有钱的小米,能任性多久

2015-09-10 07:22
新财富 2015年1期
关键词:雷军智能家居估值

小米真的能在销售额上快速超越格力吗?它有变身下一个千亿级公司的潜质吗?小米真是董明珠口中的“小偷”吗?其450亿美元的估值到底贵不贵?烧明天钱、走今天路的模式能持续多久?

从来没有一家公司自诞生开始就受到如此多的瞩目和非议。仅用4年时间,它就冲上国产智能手机销量第一的宝座,估值从最初的2.5亿美元到现在的45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BAT的第四大互联网公司。而这还远未达到其创始人雷军的目标,他的规划中,小米将晋级千亿美元公司俱乐部。如果一切如愿,2014年名列新财富500富人榜第24位的雷军也将再上台阶。 热烈追捧的背后,从来不乏质疑者。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是其中的代表。自2013年她与雷军设下小米5年内销售额能否超越格力电器(000651)的10亿赌局以来,双方互掐的好戏就接二连三上演。先是雷军2014年11月在乌镇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自信满满地宣布,小米2014年的销售额可以做到800亿元,再有一两年就能超过格力电器的1400亿元,这场赌局赢定了。后是董明珠在12月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反击,“我一个做空调的,你跟我比什么”,“你超过我,有什么面子吗?有本事在手机行业超过所有人”。 那么,小米真的能在销售额上快速超越有20多年历史的格力吗?它有变身下一个千亿级公司、催生下一个首富的潜质吗? 小米能超越格力吗? 从年销售额看,格力电器2014年的营收预估为1400亿元,2013、2012年分别为1200亿、993亿元,保持了每年增加200亿元的势头(图1)。雷军则预估2014年小米销售额会达到750亿-850亿元(税前),此前的2013年约为265.83亿元,2012年为123.5亿元(税前),连年翻倍,增速惊人。假如二者继续以当下的速度成长,不出两年,小米的年销售额将超过格力。 那么,小米能继续保持这么高速的增长势头吗? 小米手机的崛起赶上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快速膨胀的时期。过去两年,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了近4倍,尼尔森发布的《2013年移动消费者报告》称中国智能手机渗透率达到66%。高市场渗透率之下,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容量触顶,未来扩容很大一部分要靠换机来保持。 然而进入2014年,驱使用户换机的动力也趋于减弱。“手机产品的技术更新和软件创新都到了平台期。配置基本到顶了,软件方面没有太大的创新。”宇龙酷派副总裁曹井升接受新财富采访时称,产品同质化以及创新力趋缓,致使用户换机意愿下降。 而手机性能和质量的提升,也一定程度上使换机周期变长。再者,过往运营商提供的高额补贴,是用户换机的一大原因,随着补贴力度下降,这一驱动力也在减弱。IDC预计,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年增长率将降至10%左右。“一个行业增长率进入个位数,与GDP增长速度相差不大的时候,基本就意味着市场饱和了。”曹井升称。 不过雷军与董明珠的赌约有5年期限。按照董明珠的说法,格力电器将保持销售额年增长200亿元的速度,那么到2018年,其销售额约为2200亿元。以平均每部手机1500元计算,要超过这个数字,小米只要在2018年之前的任何一年卖出1.5亿部手机,雷军就可以赢得赌局。 2014年小米手机出货量约为6000万台,雷军为小米预定的2015年销量为1亿台,2016年要达到1.2亿-1.5亿台,这将大大超越智能手机市场整体的增长率,任务相对艰巨。但若将时间拉长到2018年,其实现的概率则大大增加。 一家不赚钱的公司 即使小米销售额超越格力,它的盈利情况仍难与格力PK。 与美的集团(000333)的合作,使得小米科技的财务状况首次公之于世,其2013年营收约为265.83亿元,净利润仅为3.47亿元,利润率仅为1.3%。与之对比,格力2013年的利润为131亿元,10.9%的利润率远超小米(图2)。 外界有观点认为,小米科技收入仅计入了小米手机部分,而并没有包括小米的其他服务收入,甚至网络流传小米还有34亿元的利润并没有计入小米科技,但这种说法至今没得到证明。 尽管小米一直否认自己是纯粹卖手机的公司,而是创造了硬件+互联网增值服务的新盈利模式,然而,即便已经形成强大生态系统的苹果,来自硬件的收入仍高达87%,可以确定,硬件仍然是小米盈利的最大依赖。 在产品上,小米采用强推主力机型的策略,通过规模效应大幅摊薄设计和供应链采购成本。其电商直销模式,也省去了渠道成本。同时,随着时间推移,零组件成本显著下降,也使其可以在产品周期后程收获稍高的毛利。不过,由于小米以低价切入市场,而手机制造的成本相对透明,因此,其仍与其他IT产品制造商一样,利润相对微薄。为了弥补手机硬件的利润,小米将周边产品也纳入了盈利规划中,包括配件、电商和衍生品。 硬件难赚大钱的情况下,小米的软件盈利能力被外界寄予厚望。以MIUI操作系统为核心的移动互联网软件生态,被不少人解读为小米未来盈利的主力。不过根据新财富的分析,MIUI的盈利能力并不乐观。 打开一部小米手机,可以窥见小米作为互联网入口的分发能力。除了小米应用商店可供下载的App外,MIUI上预装的App里,音乐一栏显示了百度音乐的Logo,默认输入法是百度输入法;“流量节省”功能由欧朋流量宝提供技术支持;“日历”与中华万年历合作;“生活黄页”里,携程、挂号网、快的打车、大众点评、快递100、58同城等服务商都直接接入资源和数据,另外还有雷军系的电话帮;其他的预装APP还包括腾讯QQ、一点资讯、百度地图、新浪微博、支付宝钱包等。 此前,雷军宣称,MIUI的用户已达7000万。MIUI系统能够移植到各种手机上,目前支持超过180款手机,其他品牌手机的用户也可以通过刷机使用MIUI系统。MIUI宣称,小米科技的应用商店、游戏中心、主题商店日均总下载量为3500万。然而据易观国际统计,2014年三季度,小米应用商店的手游分发量居第十位,较上季下降三位,而前九位全部为包括百度移动、360、腾讯应用宝、豌豆荚等在内的第三方应用。2014年上半年,MIUI分发给开发者的费用为1.74亿元。这一体量与BAT相比,仍相去甚远。 目前为止,小米的软件和服务优势远没有显现。雷军给小米手机定下的2015年销量目标是1亿台,随着硬件的扩张,小米软件生态的体量也将跟着扩张,然而未来MIUI不可避免将面临安卓系统的变现困局。未来如何依靠软件和服务盈利,小米面临考验。 烧明天的钱,走今天的路 硬件不赚钱,软件不赚钱,不看短期利润,雷军放长线钓的是大鱼。那么,这条线到底伸向何处、要钓什么大鱼呢?答案是:铺货,冲击销量,抢占市场份额。而这,正是雷军敢于挑战董明珠的主因。 支撑小米的逻辑链条也清晰可见:融资→做极致产品→利用新式营销销售产品→再融资拉高估值→用融来的钱继续做极致的产品。这其中,融资烧未来的钱,是小米在同行中看起来来势汹汹的重要底牌,也是雷军能够持续画大饼的底气所在。 雷军曾讲过创业成功的三个关键因素:选大市场、组建最优秀的团队和拿到花不完的钱。显然他将这一条践行在小米身上。小米在创业早期就拿到了足够多的钱。据公开资料统计,小米成立至今先后5次融资,融资总额达数十亿美元(表1)。这些钱是他敢于创新的基础。 小米普及高效文化,取缔多余环节,用于走零工厂、零线下实体的轻资产模式,看起来像一只可以随时灵活变通的游击队,打得同行措手不及。截至2013年底,小米科技总资产65亿元,但净资产只有4亿元,也就是说,小米科技在这之前一度烧完了所有投入。但是很快,凭借在资本圈的地位,雷军能迅速为小米找到下一步布局所需要的资金。 2014年12月,小米完成新一轮融资,估值高达450亿美元,成为BAT之后的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公司。充足的资金让小米避免以战养战,为了生计而奔波,无法做出长远的决策。 按照雷军的说法,他不仅烧投资者的钱,还把赚的钱也都投进去烧。这也是雷军坚称5年内不考虑上市的原因之一,因为小米的财报会很难看。 如今,伴随新一轮融资的完成,小米还能任性地走在这条道路上。未来,它能否像亚马逊一样,虽然持续亏损,仍可通过持续创新获得投资人的青睐?雷军的家庭互联布局成功与否,或将成为关键。 家庭互联这块饼 董明珠之所以激烈地指责小米,诱因之一是小米与格力电器的竞争对手美的集团达成了合作,小米科技将持有美的集团1.29%的股份,并可以提名一名核心高管为美的董事,未来,双方将在智能家居产业链、生态链等方面进行深度战略合作。这场合作,被解读为雷军多年布局的重要一步,剑指小米的终极目标:家庭互联。 按照雷军的说法,包含智能设备、智能家居的家庭互联网是下一个千亿级产业。其中,手机又是这一切的中心,其作用是把所有的设备连接起来。为此,雷军广泛撒网,为未来布局。2011年,他和徐达来创办的顺为基金,是其实现这一切的棋子,主要负责投资小米生态链,其第一期募集资金2.5亿美元,第二期募集5.25亿美元,目前达到了7.5亿美元。 雷军个人和他的公司共投资了23家智能硬件生态链上的公司。除了手机、平板、电视、盒子和路由器为小米自己生产,其他都以投资为主,雷军称,“希望用小米模式复制100家智能硬件公司,带动整个产业上下游共同成长。”所谓复制小米模式,也就是四步走:所投公司先亏钱做出性价比极高的产品,再利用小米的品牌和流量保证销量,进而利用熟人资本圈拉高所投公司估值,最后利用融资继续做出性价比高的产品。这也是过去小米用短短4年时间坐上国产智能手机一哥位置的主要原因。 盘点目前小米的智能家居布局,包括小米手机、小米路由器、小米电视、小米空气净化器以及小米智能灯泡等,大多为家居周边产品,离整体的智能家居梦还比较远。故事说久了,得要有回响,与美的的合作成了小米智能家居梦的“救心丸”。 小米智能家居的长远计划还有一项云服务保驾护航,雷军准备在未来3-5年里投资10亿美元做云服务。按照雷军的说法,通过小米手机,小米能够收集海量非结构化的数据,未来,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将成为小米最有价值的资源之一。云计算与智能家居生态有紧密联系。每个家庭智能终端最终很可能只加入一个生态云,谁先占位,谁就能把握数据入口,其他公司就会成为数据孤岛,被排挤在外。 故事完美,不过家居整体智能化之路尚未有雏形。由于家居品类多且杂,不同品牌之间竞争关系难以调和,要形成一个整体互联互通的形态,其中的困难和变数都将难以预料,小米的超前布局,意味着成功占位,还是为他人铺路,都是未知数。 小米是小偷吗? 尽管质量和服务仍然不断遭到用户及竞争对手的吐槽,不顾一切的烧钱模式仍然让小米的销售额连年翻番。面对小米的这种增长势头,董明珠仍然毫不畏惧地向其叫板,是有原因的。她毫不客气地把小米称为小偷,抓住的正是小米的软肋:专利。 在国际市场,小米和其他新兴国产智能手机一样,面临严峻的专利考验。全球出货量第三的小米,海外市场主要在东南亚、印度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欧美市场是其现阶段几乎不敢登陆的禁地。近期,小米在印度市场遭遇爱立信的侵权起诉,印度德里高级法院对其下达了禁售令。经过斡旋,搭载高通芯片的红米1S得以继续销售,红米Note则遭到禁售。 从小米的一系列动作可以看出,其并不会局限在国内发展。2013年10月,小米邀请前谷歌安卓全球副总裁雨果·巴拉(Hugo Barra)加盟,就是负责国际业务的拓展。 但小米显然也明白自身的局限,布局知识产权的脚步一直未停。查阅可知,小米成立至今已申请1400多项专利,主要集中在手机操作/控制技术、数字传输、手机结构特点、无线通信网络、图像处理等方面。一向求快的小米,还通过收购联芯技术平台,收获通信领域核心专利。此外,小米还参股知识产权运营公司智谷,与后者联合开展创新平台,并联合合作伙伴成立了2亿规模的知识产权基金。然而专利的积累并非一朝一夕,华为的知识产权积累了20多年,黑马小米的路也还长。 450亿估值贵还是便宜? 在刚刚完成的新一轮融资中,小米估值高达450亿美元。小米究竟值不值这么多钱? 按2014年12月25日的收盘价计算,联想+中兴+酷派的市值总共只有292亿美元,即使加上索尼,4家公司的市值合计也仅比小米多74亿美元。质疑者认为,无论按市销率还是市净率甚至DCF等估值方法,小米估值都高得离谱。 的确,用这传统的估值方法对“风口上的猪”进行估值实在OUT了,对小米这样的互联网企业,不妨按活跃用户或ARPU(单个用户平均收入)的方法估值。雷军说小米是“苹果+Facebook”,那么按苹果和Facebook的模式方法估值,小米又价值几何? 若按照小米活跃用户为5000万计算,以2014年12月25日的Facebook为参照,小米的估值为102亿美元,以苹果为参照,则为547亿美元(表2)。由此明显可以看出,小米450亿美元的估值,参照标准就是苹果。考虑到小米未来的成长速度,假如小米用户对其收入的贡献和苹果用户一样的话,这个估值还是有一定的逻辑。 但问题是,小米硬件的毛利率远达不到苹果的水平,安卓系统手机流量的转化率和国人的付费习惯的培养也都不可与苹果同日而语。以苹果为参照估值,未必绝对恰当。但考虑到中国无线互联应用发展得如火如荼,加上小米还有成长空间,风投机构最终给出450亿美元的估值。按此逻辑,未来小米活跃用户上升到1亿时,其估值很可能蹿升到千亿美元,雷军的目标届时将真正达成。 不过当前,作为小米主力战场的中国,智能手机厂商普遍面临着增长乏力的境况,换机需求成为主攻目标。一直走高性价比路线的小米,外界对其用户的黏性存疑。除苹果外,手机的竞争从系统到硬件都同质化,雷军虽是不可复制的,但小米的模式是可复制的。此外,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智能手机也有被其他智能产品所取代的可能。同质化竞争中的小米手机,如果在研发创新上跟不上发展趋势,其维持增长的能力存疑。 当然风投也不会忽视,小米是“雷军系”(涵盖金山软件、迅雷、猎豹、欢聚时代及雷军投资的20多家公司)从手机到智能家居、智能穿戴、云计算布局中的关键入口,更是其“软件+硬件+服务”全产业链上极为关键的一环。未来,小米对智能家居、智能硬件等领域的超前布局能否及时接上智能手机的大棒,成为小米模式最终会否安全落地的关键。

猜你喜欢
雷军智能家居估值
智能家居行业仍无“独角兽”
智能家居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娘等你回家
价值100亿元的错过
智能家居 走向星辰大海
中外企业并购定价比较研究
关于互联网企业估值的新思考
智能家居未来感初体验
热门智能手机应用
雷军:去到别人连梦想都未曾抵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