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新时代

2015-09-10 07:22姜超
新财富 2015年1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劳动力服务业

姜超

要素禀赋以及分配的变化是理解当前政府目标、经济转型和资本市场表现的核心。未来的中国是人变少了,钱变多了,所以公平或者说共同富裕成为首要目标。人变少了,所以工资趋于上升,适合发展服务业;钱变多了,所以资本回报率或者说利率长期趋于下降,适合发展直接融资。改革的核心是顺应人口老龄化以及要素禀赋的变化,增加居民收入,降低资本回报,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中国的经济增长往下走,已有七年时间,目前一个很大的困惑来自现实情况与政府的目标。现实情况是工业化到了后期,而且大家也不愿意再走老路。北京的朋友一定很清楚,我们发明了一个词叫“APEC蓝”,连空气都成了稀缺品,可见目前的工业化受到了极大的制约。与此同时,政府提出GDP到2020年要翻一番,这样每年增速就要达到6.7%,要求较高,与工业化受到的制约存在矛盾。 政府怎样去平衡呢?我们需要认真审视:到底政府的初衷是什么。仔细回顾历史发现,其实政府最初的目标是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党的十八大的目标,除了GDP翻番以外,还有人均收入要翻一番。 如果从收入的视角来看经济,可以发现问题要简单得多。过去几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速在9%-10%,超过了GDP,若想收入翻一番的话,未来只要每年保持5.6%的速度就够了,增长压力大大降低。原因是目前我们的人口变少了,所以劳动力在收入分配中的比例趋于扩大。此外,为什么要保就业?其实也就是保收入,只要老百姓都有钱赚、安居乐业,难道政府还真怕增长速度下来吗? 所以说,收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视角,从这个视角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要建设“丝绸之路”,这已经不再是建设中国,是要去建设世界了。GDP是本地生产总值,建设世界跟中国的GDP已经没什么关系了,但会带来收入的增加,将过剩产能转化为中国的国民经济财富。马歇尔计划就是很好的榜样,它是一个双赢的政策,成功把美国二战后过剩的产能转化成对欧洲的援助,大家各得其所。 在未来的政府战略里,收入将被放到更高的位置。为什么2013年政府突然开始公布基尼系数?虽然公布的数据很高,但说明新政府对这个问题很重视,很高的贫富差距会使经济增长不稳定、不能持续,拉美国家就是重要的教训。 从收入角度出发,公平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四中全会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是“共同富裕”,而曾经在我们学生时代学习的是“首先让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走向共同富裕”。目前中国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已经进入小康社会,如果未来能让增长福利惠及更多的低收入阶层,就完全可以降低对经济增速的要求。我们判断中国未来将从允许部分先富转入到促进共同富裕的新发展阶段。 而公平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改革的核心是保障各种公平,以化解中国经济的泡沫。我们总结认为,政府提出的改革包括三大公平:机会公平、权利公平和规则公平,分别对应到市场的公平竞争、要素的公平交易和收入的公平分配。根据这三部分可以把改革做一个系统的梳理。 第一部分的市场公平竞争,此举会重新定位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现小政府与大市场。首先,所有人都是公平竞争的,这可以通过司法改革去实现;政府内部的关系需要通过财税改革去定位,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需要通过行政改革去定位,而国企改革的核心是重新定位市场之内国企和民企的边界。 司法改革的核心是通过去地方化和去行政化来保证公平。而行政改革方面,政府称下放了很多权力,体现在哪里?其主要体现为注册企业数量的大幅增加,新的公司法在2014年实施,以前注册公司很困难,现在很容易,因为实行认缴登记制度,这也是新三板的源泉。 国企改革,包括央企改革和地方国企改革,其核心内容有两个,一个是混合所有制,一个是分类监管,其实本质是一件事,就是把国有企业所垄断的服务业向民营企业放开。当前国有企业在哪里?在服务业里。几乎所有的重要服务业都被国有企业把持。最近我们做的比较分析显示,从2011年到2013年,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投资占比在持续下降。几个行业尤为明显,比如体育行业,有恒大的足球可以看了;比如电信服务,有了移动转售;包括目前资本市场火热的券商、银行,以及2013年的传媒行业,都是国有企业投资占比在显著下降的行业,分别对应着券商牌照、民营银行的放开,网络新媒体的壮大等等。所以说,要么是通过分类监管让国有企业退出,要么是通过混合所有制实现和民营资本分享,核心是把这些垄断的服务业放开,而这也是中国未来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所以,尽管经济往下走,服务业的占比和增速是比较稳定的。 政府之间关系的定位是通过财税改革来实现的。1994年财税改革之后,地方政府没有钱,但又要追求GDP目标,没办法只好去卖地,走上了土地经济、投资驱动的不归路。那么2014年为什么投资增速一直往下走?这是由目标的变化决定的。2013年年底地方政府考核标准发生了重大改变,GDP不再是唯一目标,所以在2014年年初地方政府都把GDP目标大幅下调,投资增速顺理成章地降了下来。 第二部分是要素公平交易和收入的公平分配。过去30年中国经历了工业化,背景是劳动力充裕而资本稀缺,所以要对外开放,引入国外投资,资本稀缺所以其回报丰厚,而劳动力充裕导致工资偏低。而目前,中国的人口红利出现拐点,劳动力变得稀缺,工业化步入后期意味着资本过剩,因而未来要素分配必将向劳动力倾斜,资本品的回报面临长期下降。 生产有四大要素—资源、土地、资金和劳动力。过去我们的分配是向资源、土地、资金倾斜的,这三部分收入占比很大,而劳动力一直不值钱,劳动力收入占比很小。但是未来,关系会扭转,资源、土地、资金的价格会下降,只有劳动力的分配占比是上升的。 沿着这个线索我们可以把要素改革梳理一遍。比如价格改革,油价、煤价等改了很多,其结果是更进一步反映供需关系,反映经济往下走,所以油价、煤价都是下降的。 而金融改革,通过利率和汇率市场化,通过沪港通和RQFII引入了海外的资金。引入之后有什么结果?从我们自身的工作情况看,目前我们的客户已经是来自于全球,笔者有1/4的时间要为海外客户服务。2014年去了两次欧洲,第一次是6月,当时踌躇满志,路演时我们说“赶快来中国吧,我们的国债收益率5%可以随便买”;而到了11月的时候,收益率已经降了100-200个基点,只有4%不到了,但是对方拍着我的肩膀说:“不要不好意思,我们这边是负利率,把钱存到银行要向银行交钱!”在海外客户眼中,只要中国的国债收益率是正值就值得投资,核心是汇率要稳定。而所有其他高利率的新兴市场,例如印度和俄罗斯,汇率都是大幅贬值的,在这一点上和人民币完全无法竞争。 所以说,如果资本项目放开的话,不是中国把全球的利率拉上去,而是全球的廉价资金进来,把中国的利率降下来。中国的国开债和美国的国债还有200个基点的利差,这是一个很大的安全边际,而资本项目开放的话,会把中国的利率降下来。 那么怎么去理解土地改革?首先是要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工业化是把农业用地变成了工业用地,未来将是服务业转型,要把工业用地变成服务业用地,所以有了自贸区等各种制度设计,把金融等各种服务业注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另外一层含义就是抑制房价泡沫。中国缺的不是土地,而是商住、服务业用地。假如能把底层农业、工业的大量土地释放出来,是可以将上面的商住用地价格降下来,并最终抑制房价泡沫的产生。观察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其房价涨幅基本上和CPI差不多,所以增长可以持续。 至于户籍改革,其带来的直接结果之一便是,过去几年最低工资上涨的幅度开始超过GDP的增速。GDP名义增速只有9%左右,而全国最低工资平均上调幅度在13%左右。劳动力变少了,导致工资上涨,居民是受益的。所以整个要素分配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要素禀赋以及分配的变化是理解当前政府目标、经济转型和资本市场表现的核心。过去的30年,中国人多钱少,发展是首要目标,所以要对外开放吸引外资,要建设GDP。因为人多所以工资低,适合发展工业;因为钱少所以资本回报率高,所以银行业蓬勃发展。而未来的中国是人变少了,钱变多了,所以公平或者说共同富裕成为首要目标,我们不再强求GDP,甚至可以帮别人建设GDP,只要能够带来收入就行。人变少了,所以工资趋于上升,适合发展服务业;而钱变多了,所以资本回报率或者说利率长期趋于下降,适合发展直接融资。 因此,整个改革的核心是顺应人口老龄化以及要素禀赋的变化,增加居民收入,降低资本回报,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劳动力服务业
共同富裕:绘就美好生活蓝图
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
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绵薄之力
我国劳动力市场薪酬体系发展趋势研究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服务业企业100强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