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霞
何为我国一流大学建设的“本土化”?从影响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来看,我国一流大学建设的“本土化”有两个层面的意义:第一个层面指向“本土化”,第二个层面则指向“国际化的本土化”。具体而言,“本土化”是我国一流大学建设的内因和内在推动力,“国际化的本土化”是我国一流大学建设的外因和外驱力。“国际化的本土化”虽然是我国一流大学建设的必要条件,但不是根本出路,我国一流大学的建设最终要靠“本土化”这个内因来起作用。
“本土化”视野下我国一流大学建设应如何作为呢?
一、“和”而“不同”
“和”是融合,讲求交流与合作,要求具有某些“世界性格”。在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大学应以开放的胸襟,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我国也有不少与国外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办学的成功案例,我国学生可借此享受世界一流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虽然我们要把握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充分利用全球化带来的便捷资源,实现国外优质资源与本土资源的有效整合,不断调整自己的“作为”,但也要“有所不为”,不能盲目地为求“和”而“和”。
“不同”是创新,讲求特色与个性,要求保留民族本真。在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不能盲目从众,忙于投身一场场的“模仿秀”,而应该结合我国的本土实际,发挥原创精神,打造“中国制造”的本土大学品牌。目前我国在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遭遇的问题大都具有“本土性”,而要解决出现的问题必须追根溯源,反观我国自身,注重挖掘我国传统的教育资源,而不能仅仅依靠国外经验来解决。总的来说,也就是要具有“文化自觉性”。我们要有这样一种自信:我国的一流大学建设可以发展自己的模式,走中国的道路。
二、志存高远
真正的一流大学,要以原创性、基础性的研究为依托,探求自然的规律、人类存在的意义,促进科学发展,以解决社会面临的重大难题,培养卓越领导者为己任,体现高远志向、力求卓越的真正追求与旨趣。我国要建成这样的一流大学一定要志存高远,一方面要不断追求卓越,另一方面要不断树立更高更远的目标。
首先,一流大学是一个大学等级,是精英化的大学,因而理应追求卓越。“世界一流的大学,莫不以力求卓越为长远追求,力求培养顶级教授人才,提借完备的课程体系和高水平教学,争求原创性的重大成果。在世界一流大学之林,‘追求卓越’已经上升到立校之本。”其次,我国的一流大学建设要树立远大的理想,绝不能仅为追求一流,即使在一流大学建成之后也要有更新、更高的发展目标,不能止步于“世界一流大学”这个既成事实。张维迎先生在《大学的逻辑》一书中提到过“先动优势”这一说法,就是说在国际竞争中,一旦一个规则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你要改变起来是相当艰难的,改变的成本要远远高于你接受它的成本。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在我们还没有能力参与规则制定的时候,我们可以埋首自身建设,等我们自身完善的时候再来寻找自己失落的话语权,为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作出贡献。
三、既学且思
“学而不思则罔”。为学而学,只能是“拿来主义”的实践者,并不能将“外学”有机融入“己学”,甚至化为“己学”。无论是古训还是当今现实,都不容我们忽视“思”的力量。在我国建设一流大学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既学且思、为学而思、学思并进。
首先,应思考“学”与“用”的关系问题。我国的高等教育近代化起步较晚,在此之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确实在高等教育方面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我们有必要“见贤思齐”,正视差距的存在。对西方优秀成果,我们自然要用,而且要活学活用,但只能是“用”,只能是植根于本土经验之中,不能超越本土经验成为金科玉律。我们在建设过程中要多结合自身实际,寻找本土化的解决方案。其次,应思考走什么样道路的问题。是走内源化的道路(即“本土化”道路),还是走外铄式的道路(即“国际化的本土化”道路)?借鉴只是手段,不是最终目的,具备中国民族气质、中国特色和中国维度的一流大学才是我们的追求目标。“国际化的本土化”只能陪伴我们走完一段路,要到达成功的彼岸最终要靠我们自己不断地创造。
我国一流大学的建设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做好战略部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应分步骤、有次序进行,既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因一时的失败而躁动不已,要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二是转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我国一流大学建设不能只打“遭遇战”,遇到问题才被迫去寻求解决方案,而要学会打“战役战”,培养对问题的敏感度和预知能力,这样才能占据主动有利的位置。三是防止“糖衣炮弹”的攻击。所谓的“糖衣炮弹”,是指西方国家的诱人经验。中西方好像是两套消化系统,吃得过多或是吃得不合口,就有可能面临消化不良或是积食的问题,这些违背了我们“拿来”主义的美好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