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阑 李志平
羊,是中国最古老的汉字之一,这个字初始就是画了一个羊头的正面,后为了简化,将羊头盖骨、羊眼、羊口简化为三横,鼻子为一竖,再加上两个角,组成了现在的“羊”字,它也是历史非常悠久的姓氏之一。在货币产生之前,羊还一度作为物物交换的一般等价物被古人们广泛使用,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羊是一种性情温和的动物,《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而其“善”字则从“羊”,意为期冀人性从羊,善良温顺,因此,羊族汉字多有“驯顺”之意,而后来慢慢发展,也都有了各自的引申意义。
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羊族汉字有:姜、羯、详、祥、美、烊、鲜、羌、羡、羲等,其中“美”字是我们最常用的汉字之一,《说文解字》中说:“美,甘也。从羊,从大”,徐铉注释说:“羊大则美”,而羊长大后,又可提供给人更多的奶、肉和皮毛,可见“美”是由羊大而味甘而来。古人将“羊”和“大”组合起来,后引申为漂亮的意思;古人祭祀祖先和神灵时,总是将家里最好的东西摆放在案几(也就是祥的偏旁“礻”上,以表示对祖先和神灵的尊敬之意,而首选的就是家中最大的“羊”,因此“祥”字由此演变而来,《说文解字》中也说:“羊,祥也”,秦汉金石多以羊为“祥”,“吉祥”亦写作“吉羊”。
繁体的“养”——“養”字表示以食供人,所以从“羊”从“食”,表示人的成长,离不开食物和羊;又如,“羔”字,由羊和灬组成,《康熙字典》中,灬同火,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羔”字的本意则表示:火烤的羊肉味道更美;而“羹”字,由羔和美字组成,羹作“五味和美”之解,表示用五味做成带汁的肉菜,味道鲜美。由此可见每一个字的来源都有其各自的深意。不只是字,成语中也不乏“羊”的身影,如我们最常见用的“三阳开泰”,《易经》以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至,阴消阳长,有吉祥之象。故以“三阳开泰”为岁首吉祥之语,而“羊”与“阳”谐音,又因“羊”蕴含吉祥之意,因此也作“三羊开泰”。吐鲁番出土的南北朝织物中的“三阳开泰”,就是三只羊的图案,另外,“三羊开泰”吉祥图多绣于荷包、褡裢等衣物饰佩上,亦呈现于剪纸、画作等艺术作品之中。再如“爱礼存羊”,是一个古代词语,出自于《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意思可以解释为因爱惜古礼,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不忍废弛此传统,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
另外,诗经中也对羊有所描述。“素丝羔羊”便出自于此,《诗经·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毛传:“素,白也;紽,数也。古者素丝以英裘,不失其制。”后来以此来比喻正直廉洁的官吏。《诗经·无羊》中还有此句:“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尔羊来思,其角濈濈。爾牛来思,其耳湿湿。”此句的精妙之处在于其传神,所谓“濈濈”是羊角簇立,所谓“湿湿”正是众牛随着咀嚼而耳摇动,简单的两个叠词足以表现群聚之貌。
羊的文字可谓是博大精深,从字到词到成语、俗语,无一不体现出羊的魅力所在,但若是想深入学透羊的文字知识,恐怕也不是件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