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军
她没有想到,自己从小结缘公益,一直走下来,还能被业界广泛关注。
她1994年出生在江苏南京,受开明父母和周围热心公益的社会氛围感染,小学时期就与公益结缘,还光荣地成为了雏鹰假日小队队长,时常和大家忙着乐于助人,爱心的小种子开始深埋于心。
2010年,她进入南京外国语学校。大家忙着学课程、考证书、玩游戏、交朋友,可在学习之余,不管多么忙碌,她都坚持公益,没有放弃帮助别人。好多人说她“挣表现”“假积极”,放弃正事不做的“傻子”,可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看,她在抓学习的同时,积极、迅速地和同学们组织了一个志愿者社团,还经常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组织了一场场义卖义演,筹集善款资助了数百名贫困山区孩子;走进小区参加志愿者服务;走进敬老院和福利院,孝敬老人,关爱街邻,爱护孤残,向地震灾区捐款捐物等。三年里,她一直是学校最活跃的公益活动者。
2013年9月,她开始读大学。在象牙之塔,也许是爱心已经成了习惯,她迅速成了大学公益组织的一员,经常参加学校的各类慈善活动。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她遇到了许多困难,越来越觉得做公益已经并不容易——队伍规模扩大,各自的想法发生冲突,从而导致人心逐渐涣散;有时一个公益项目多个团队争抢;组织公益活动越来越遭遇社会公信力缺失,需要对志愿者一一进行电话确认;特别是郭美美事件发生以后,中国慈善公益更面临巨大的挑战。她想,如何能改变这种现状,让公益慈善走上更加健康的发展道路呢?
在学习之余,她开始了大量的社会考察和相关资料查询,在多方面的比较分析后,她觉得要解决公益慈善面临的困难,要从根本上取得人们对公益慈善的信任,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就得有效利用公益资源,解决公益团队管理上的不便,更主要的是从简化与志愿者沟通过程开始。
当她提出这个想法后,许多人都不赞同,认为这是社会的大问题,不是小老百姓就可以解决的,自己的力量小,能够参与公益慈善,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了,何苦还要费心费力去完成这么大的社会责任呢?这不是没事找事的大傻瓜吗?不是有点自不量力吗?
那段时间,她对自己的想法也一直有些犹豫,她怕自己对这件事的难度估计不足,导致半途而废,惹人笑话。可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父亲时,没想到却得到了父亲的支持,父亲当时正经营着一家“悠活网络”公司,立志追求一种乐活生活,她告诉女儿,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只要去做,就是一种成功,况且,为了大家的利益,即使失败,也会积累经验,对后来者也是功德无量的。在父亲的鼓励下,她决心以互联网思维将想法付诸于行动。
在父亲的资助下,她开始征集志愿者,许多有相同理念的资深志愿者倡导加入,开始了志愿者打卡器项目的研发工作。在简陋的环境下,出于纯净的公益心和对“乐活生活”的特别推崇,志趣相投的一群60后到90后,组成了一支年龄跨度很大却会聚了各类人才的研发团队。他们各自分工,又随时群策群力,相互协作。在枯燥的试验研究中,大家相互鼓励,虽然没有明确的加班规范,但团队成员坚持克服困难,夜以继日地加班加点,不仅没有抱怨,反而比原先更有积极性。因为他们坚信,这条路是正确的,这就足够了。
几个月的努力,志愿者打卡器开始网上试运行。她一次次听取用户的反馈意见,然后进行最苛刻的技术性改进。渐渐地,志愿者打卡器在公益业界取得了大家越来越好的反响。2014年4月,志愿者打卡器正式上线,短短1个月时间,就有志愿者用户2万名。在这个公开透明的公益平台,项目的公示公开,让出资方对捐款有了清晰的方向,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明星、名人参与公益活动;而通过具体的公益实践活动,更多的城市和公益团队纷纷下载,目前已经有超过1000个志愿者组织在使用,累积公益时间9万多小时。
她叫甘中沁,打造的志愿者打卡器公益平台,开始接入政府、企业公益、公益团队管理、公益游戏、微电商、大学生创业等项目,让社会正在形成一种献爱心、帮助他人的习惯,帮助社会更加文明和谐。
在一次公益动员大会,当记者问及为何能一直坚持的原因时,甘中沁说:“公益对我已成了习惯,它让我更包容、更快乐、更直观面对社会,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去打造社会新的慈善世界。这是我的追求,我乐在其中!”
(编辑/袁恒雷 廖新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