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医疗没有大机会

2015-09-10 07:22滕斌圣
商界评论 2015年1期
关键词:专科领域医疗

滕斌圣

最近,许多大佬都说大医疗大健康是继互联网之后的唯一“大机会”,大量社会资本相继进入,大健康产业的“盛宴”俨然开席。

随着中国医疗市场越来越多元化,撬动的社会资源越来越多,最终谁能分享这一大机会的成果呢?本质上,无非是大医疗产业链上的利益相关者。其中供应商包括设备和医药制造商,医院包括公立医院和各种专科医疗服务机构,患者服务则是最外围的与之相关的各种产业。

大健康产业“蛋糕”的哪部分利润最丰厚?从产业发展趋势看,高端医疗器械、专科连锁医院,以及移动智能医疗三大领域最受青睐。医疗需求层次的提升为大健康产业提供了巨大机遇,由此带来的医药、器械、服务业的蛋糕,不仅使医疗并购基金狂飙,还引起行业外的垂涎。

不过,大健康产业也存在相当高的进入壁垒和风险。首先是技术门槛较高,尤其在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方面。但在国家创新政策鼓励下,部分国内企业已经崭露头角,比如华大基因的高端自主创新、中兴医疗的低端“颠覆性创新”。其次,政策管制严格,按照设立主体和运营性质的不同,医疗机构可以分为公立医院和私立专科连锁医疗服务企业。后者是未来增长的重点,因为政策限制,公立综合性医院还未向民营资本开放,而综合医院一般不去碰专科医疗,这就产生了巨大的空间。第三,规模经济的要求。在患者服务领域,服务内容相对分散,由于难形成规模效应,往往需要强有力的跨区域整合才能盈利。

不同企业进入医疗行业的路径各不相同。在供应商领域,由于高技术壁垒,医药医疗器械领域形成了寡头垄断的格局,很长时间难以改变。生物医药的发展给创业企业提供了机会,但他们的结局往往是被大型医药巨头收购。在医疗服务领域,除了现有的公立医院,“大学附属医院”成为一种核心能力扩张的形式。北大方正、清华诚志等从医疗管理系统开始,以北大国际医院为样本逐渐向医院运营业务延伸,最后形成收购地方医院的扩张模式。

由于缺乏政策和无形资产支持,民营资本的进入往往是通过提供专科医疗服务,可以分为两个领域:一类是偏重服务的非治疗机构,如体检服务;一类是医疗机构,如妇产科医院。在患者服务领域,新的商业模式正在飞速发展。例如通过移动智能终端提供“移动医疗”,这种形式彻底改变了传统医患交流的界面,降低了医疗服务成本,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质量。

跨界正在成为主流的大健康产业进入方式。青岛海信利用自己擅长的显示技术与图像处理技术,开发医疗显示设备、便携式超声设备、医学图像处理系统等。拥有渠道优势的沃尔玛认为,消费者可以一站式解决各种健康需求,于是在一些门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包括治疗过敏、测量血压、接种常见疫苗等。谷歌领投了用大数据服务肿瘤医疗的创业公司Flatiron Health的1.3亿美元B轮融资,是其迄今对医疗软件公司的最大一笔投入。

并购也是追赶大健康产业快速成长的捷径,IT巨头涉足医疗主要依赖此招。阿里巴巴联手云锋基金收购中信21世纪,随后将其更名为“阿里健康”。从医药电商开始,阿里已经决心实施“未来医院”计划,依托在支付及金融解决方案、云计算能力和大数据平台等领域的优势改变传统就医行为。

大健康产业前景诱人,但至少现在,移动医疗还没有成熟的盈利模式。未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生态圈的成熟,移动和智能医疗将进一步显现价值,从器械、就诊模式等方面促生颠覆性变革。

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中兴、海信基于自身的技术优势,北大方正撬动政策资源,沃尔玛运用渠道能力扩张,谷歌和阿里具有强大的跨界整合能力。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必须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那些认为在大健康机会面前人人平等,谁都能做,靠钱就能砸开一条通路的投资者,恐怕迟早会发现,投资医疗将有可能遭遇类似当年光伏的滑铁卢。

[编辑 王宇航]

E-mail:wyh@chinacbr.com

猜你喜欢
专科领域医疗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领域·对峙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什么是医疗告知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