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越菲
安德烈·格里米内利(A nd rea Griminelli)十一岁开始跟随两位传奇长笛手郎帕尔和詹姆斯·高威学习长笛,高威盛赞他“也许是最杰出的长笛演奏家,在未来很多年都会站在音乐界的前沿”。虽然在十五岁左右时,他发现长笛在吸引女孩方面没有什么帮助,于是自学了一段时间“更加浪漫”的吉他;不过,在有了未婚妻之后,他就不再玩吉他了,因为觉得“没必要了,吉他只是用来取悦女孩子的”。格里米内利认为,“如果你想在某个领域做到最好,你必须只选择一样东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专业性的成功”。格里米内利的选择无疑是长笛,“我对这件乐器非常严肃认真。我只吹长笛,它是我一生中唯一的、最重要的乐器”。
随后,格里米内利就读于巴黎音乐学院,在意大利斯特雷萨(Stresa)和亚历山德里亚(Alessandria)获得过多次音乐比赛的冠军。1984 年,刚刚二十岁出头的格里米内利收到卢奇亚诺·帕瓦罗蒂的邀请,参演著名的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音乐会。那次经历对格里米内利的职业生涯来说至关重要,“对于一个年轻的学生来说,能参与到这样的一场音乐会中去,而且是以独奏的身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机会”。以那次邀演为契机,两位音乐家开启了之后两百多场音乐会的合作,包括1990 年的伦敦海德公园、1993 年的纽约中央公园以及巴黎埃菲尔铁塔、莫斯科红场等。格里米内利觉得自己很幸运,“能跟着这样的大师,去最好的音乐厅,为最多的观众演出,并频繁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对他来说,帕瓦罗蒂就像是一个父亲一样,引领着他在音乐之路上前行。
从巴黎音乐学院毕业后,格里米内利先是进入了交响乐团工作,但是短短一年后就退出了乐团,放弃了音乐教学,选择了独奏作为自己事业发展的重心。“在乐团工作虽然会有很多朋友,但占据的时间太多,那样我就没有时间来演奏一些富有创造性的音乐了。而现在,我有足够的自由去演奏各种风格的音乐,去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他表示,成为独奏家是顺应自然的事。“不是我选择做一名独奏家,而是我被大家选择做一名独奏家。”他颇有些得意地说道。
格里米内利在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东京三得利音乐厅等世界一流演出场所演出过,合作过的指挥家和乐团也是名号响亮:朱利尼、祖宾·梅塔、詹姆士·列文以及英国皇家爱乐乐团、巴黎管弦乐团、纽约爱乐乐团等。他细腻的诠释方式和高超的演奏技巧为他赢得了来自音乐界的各个奖项,包括格莱美奖、巴黎大奖和意大利骑士奖等。他曾多次担任卡洛·波卡多罗(Carlo Boccadoro)、法布里奇奥·菲斯塔(Fabrizio Fest)等当代作曲家新作品世界首演的长笛手,成为新曲的御用演奏家。此外,格里米内利还是一位多产的唱片艺术家,由他担任独奏录制的唱片有三十多张。
采访时,有记者问道,除了技巧之外,他演奏旋律打动人最大的诀窍是什么。格里米内利先简单回答了几句,说着说着,觉得不够形象,索性拿起长笛吹起来了。他演奏了同一条旋律两遍,第一遍是平铺直叙的,第二遍则饱含了丰富的情感,似乎在诉说着一个故事。不需要更多的言语,在场的人顿时都理解了,看来音乐的确是没有国界的语言。
采访当天,格里米内利还对两位来自上海市盲童学校的学生进行了长笛演奏的指导。据盲童的辅导老师介绍,这两位学生属于全盲,只是稍微有些光感,盲人的音乐学习完全是靠听力和双手,一个个音符凭借记忆学习。这两位笛手习笛约有十年,均已达到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办的长笛考级十级水平。他们为格里米内利吹奏了各自的拿手作品,大师对他们在演奏姿势、演奏方式和气息控制等方面给予了现场指导。“手指姿势要注意,”他边说边做起示范,“双脚前后站立比分开站立更有助于气息的稳定……”大师表示,这是他第一次教盲人演奏,因为语言不通,学生又看不到他的动作,所以指导起来有点困难,只能靠他手把手地指点。“让更多人感受到长笛的魅力,即使眼睛看不见,心也可以听见。”格里米内利这样解释为中国盲童上课的意义。
除了常规的音乐会演出以外,格里米内利还非常热衷于公益活动。他的太太是哥伦比亚人,在那儿有一个基金会,每天为超过两百个孩子提供食物,而且这个数目还在不停的增加中。“因为在哥伦比亚,很多孩子的家里非常穷,没有东西吃。”在意大利,他也会参与很多慈善活动,比如为医院购买新的医疗器械以及癌症研究等举办一些音乐会等。
这次来上海演出并不是格里米内利的第一次中国行,早在2010年世博会时,他就来过上海。2013 年9 月,他又受邀来北京参加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朱塞佩·威尔第两百周年纪念音乐会。格里米内利表示自己很喜欢中国的传统和文化,“中国人很友善,在这里我感觉就像在家里一样”,当然还有中国菜、按摩等,“尤其是足浴、颈椎按摩,这在意大利是没有的”。
三天后的音乐会,格里米内利在上海音乐厅为听众献上了一套长笛的“拼盘”曲目,把长笛各个时期的作品都汇集到一起,包括巴赫的《E小调奏鸣曲》(BWV 1034)、莫拉奇改编的罗西尼《摩西主题幻想曲》、舒伯特的《引子、主题与变奏》(改编自《美丽的磨坊女》中“凋零的花”)、博尔内改编的比才《卡门幻想曲》等。格里米内利认为,巴赫是所有作曲家中最伟大的,他录制过巴赫所有的三重奏作品,由长笛、羽管键琴、维奥尔琴共同演奏。一般情况下,他在演奏巴洛克作品时,如果是羽管键琴而不是钢琴伴奏的话,他会用一种黑色的木质长笛来演奏,而不是现在所看到的金属制长笛,因为这样会更贴近作品的原意。
长笛的音域分为低音区、中音区和高音区。长笛的低音区宽厚沉稳,又具备着铜管乐器金属摩擦的独特音色,演奏起悠扬哀婉的乐曲时,更添三分柔和,令人沉醉其中;中音区在演奏中运用得最多,音色最为干净透彻,充分展现了其通透明媚的特点,一品音乐的本真滋味;高音区的音色鲜亮,极具穿透力,仿佛扮演着乐队中女高音的角色。格里米内利的演奏将这三个音区融为一体,浑然天成,笛声清润悦耳。他娴熟地以一支长笛展现出各种不同的情感,或凄然低诉,或灵动愉悦,抑扬顿挫间,笛声婉转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