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里有许多称谓是蛮有意思的。比如,老婆不叫老婆,而称之为“家属”。媳妇来探亲叫“家属来队”;打光棍的叫“至今还没有家属”。本来从文字结构分析,“家属”是一个集合名词,但却被官兵们演绎成一个特定称谓。记得,我的“家属”第一次到部队探亲时,周六食堂通知临时来队家属帮助包饺子。调皮的小战士在黑板上写通知时,把家属写成了家“鼠”,逗得那些来队探亲的家属们笑得前仰后合。闹得广州籍的管理股长很是恼火,硬叫那个小战士向家属们道了歉。
我和我的家属相识于1980年4月,那时,我提干已经四五年了,母亲对我的个人问题干涉颇多。在她的执意坚持下,我最终把家安在了家乡大连。筹备结婚的第一个困难就是做家具。当时买木材需要结婚证,但配给的木料怎么算计也做不成两样家具。未婚妻着急了,她和母亲东一块木板,西一块方子,四处讨弄,总算凑够了数。紧接着就是画图纸、定样式。她在电话里对我说:“部队挺忙的,我自己看着办,也不征求你的意见了。”后来母亲告诉我,“为这几样家具,小娥(妻子的小名)可是用尽了心思”。她“观摩”了左邻右舍的家具样式后,自己设计出立柜、写字台、床和茶几的款式,还请人在床头的五合板上烙上当时最时髦的烙铁画。可是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她最得意的立柜刚组装起来,还没来得及刷油漆,就站在地上散了架,气得她在自己的杰作旁哭了半天。她以为我不知道这些情况,还骄傲地问我:“怎么样,这全套的家具都是我自己挑选、设计的。”我回了她一句:“不知道木匠用没用钉子?”她立即嗔怪道:“找你们军人,啥也指不上。”
家属的这句话在她十八年的随军生活中一再被印证。1981年9月,家属怀孕临产,而我当时正在辽宁日报社理论部学习。9月23日,恰好在大连有一个采访任务,完成采访之后我顺路回了趟家,但只待了一天就匆匆返回沈阳。结果,就在那天晚上,家属住进了医院,在医院折腾了一整晚,第二天早上5点钟,儿子降生了。当时她身边没有一个亲人陪伴,直到上午9点多钟母亲得到消息,乐颠颠儿地拎着小米粥和鸡蛋赶到医院,她这才吃上早饭。当然,这件事也成了日后她用来“声讨”我的“重磅炮弹”。
对于我来说,两地生活最苦的就是对亲人特别是对孩子的惦念。儿子出生后,家里人琢磨着给他取个小名,我看他总是乐呵呵的,觉得这孩子天生是个乐天派,于是就叫他“乐乐”。母亲体谅我在外地工作,也体谅儿媳一个人带孩子不易,执意把带孩子的任务承担起来。母亲对她这个孙子的喜爱几乎到了偏执的程度,她拿出侍候自己七个孩子的全部经验和耐心,精心地侍候孙子。
我当时从事新闻工作,虽然整天东奔西走,但一有空就拼命往家赶。战友们开玩笑说,连旗是打着想儿子的旗号回家看老婆。其实,我内心里对儿子的牵挂更深切、更心不由己。儿子从小就没有享受到父亲
的陪伴,才两三岁的孩子,一见我整理手提包,就赶紧扑过来,想办法打动我、挽留我,因为他知道,爸爸又要回部队了。
乐乐小时候每天能去的基本上只有三个地方:家、托儿所、妈妈工作的银行。在妈妈的单位里,乐乐不仅可以在办公室玩耍,还跟妈妈参加内部的一些会议。家属觉得这样做不大妥当,但行里的老同志却给予了极大的包容。后来,有些会议干脆就由乐乐去通知,而他每次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家属在家里是老小,受家人照顾多些,但她却是一个“有性格”的善良人。每年春节,我们都会一起去给老人购物,她给老人买东西从不吝啬。我母亲得糖尿病后,都是她用自己的医疗证买来胰岛素,定期送给老妈。她不但对待自己的婆婆好,对待我那无儿无女的伯母也是一样。母亲和伯母去世后,姐姐清理了她们的衣物,她告诉我:“两个老人家的衣服,有一大半是小娥买的”。
我之所以说她“有性格”,是因为她和我母亲之间偶尔也会有些小矛盾,对于婆媳矛盾,她虽不能逆来顺受,但却自有一套处事原则。1983年6月,我正在本溪某部队参加一项考核,家属突然不打招呼就带着孩子赶过来。估计是怕影响我学习,头半个月她隐忍着,每天只是平静地做饭、带孩子溜达。直到第十六天的中午,我考完试回到临时宿舍,她这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向我诉说了事情经过。原来,她和我老妈因为琐事吵了一架,两个人都很有个性,谁也不肯先服软,最后互相之间竟然连话都不讲了。我耐心地劝她,给她讲老妈一生的经历,谈她与老妈以往的感情,希望她能从家庭的大局去考虑和处理这件事。又过了两天,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回到大连。没想到,当天晚上,她不仅和我一起回了家,而且像没发生任何事情一样,亲热地和老妈打招呼,而母亲的眼角也泛起点点泪光。那一刻,我心里涌起难以言表的感动。我想,家属之所以能想通,除了她对母亲的理解之外,实际上也是为了维护她内心的一个原则,那就是不能让我从中为难,因为我的肩上承担着她和这个家庭的责任和希望。
家属的善良直接影响着孩子。有一次,我们三个连桥的孩子在一起“吹牛”,大连桥家的巍巍说:“我爸爸是园林公司的,我逛大连所有的公园都不花钱。”二连桥家的老虎说:“我爸爸给厂长开车,礼拜天我们想上哪就上哪。”乐乐想了想,不紧不慢地说:“俺爸、俺妈都是党员,一到礼拜六就开党员会。”四岁的乐乐说这句话时,流露出一种与年龄极不相称的自尊与豪迈。乐乐上高中时,班里有个姓常的同学得了肺结核,他的父母均下岗,没钱让他住院治疗,儿子便把450元住宿费全部给了这位同学。家属知道后,不仅没有埋怨儿子,还打电话高兴地跟我说了此事。两个月后,这位同学出院结账,还缺1200元钱,儿子回来和我们商量,能不能资助一下。我和家属商量后,决定帮常同学把住院费结清。事后,同学的母亲专门给我们打来电话,感动之情难以形容。孩子是需要教育和引导的,而最初给予他思想灌溉和照耀的,就应该是父母。
当然,我的兄弟姊妹对我的这个家、对我的家属和孩子,也给予了真心的关照。他们经常带全家人去赶海、逛动物园,或者去野外郊游,所有这一切,无不是为了我的家属和孩子生活得更丰富、更快乐。这种源于血缘却又极其细微的爱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但我知道,兄弟姊妹们的初衷很简单,就是用他们的努力,填补因为我不能陪伴家属和孩子而带来的缺憾。
也正是由于这种水乳交融的亲情,在此后的日子里,每当我萌生转业回家的念头,每当工作遇到挫折时,我总会想起家里老老少少对我的理解和深深情感,我就会为了他们和他们所认同的事业而义无返顾。
人的一生,幸福可以用许多指数去衡量,但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有一个时刻牵挂你的母亲,内心疼爱你的家属,永远在乎你的兄妹,品格秉承你的儿女……所有这些“因子”,为我们汇聚成一个“家”,这样一个温暖的地方,谁能不爱它?
责编/张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