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佳文
《虎妈猫爸》剧照
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一堆家规之下,她将女儿送进哈佛。就在2011年,“虎妈”蔡美儿凭借《虎妈战歌》一书震动美国,成为中美两国炙手可热的人物。2015年,热播电视剧《虎妈猫爸》再次引发公众对中西教育方式的大讨论。在普罗大众眼里,西式教育强调自由和“创意”,而中国教育就是“应试教育”的代名词。但实际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并不是中国家长的专利,英国《金融时报》指出,毕胜男这样的“虎妈”在西方并不少见,为了把孩子送进好学校,西方的虎爸虎妈同样不遗余力。近日,美国还出现了一位升级版“虎妈”:一位丹佛妈妈因为女儿在社交网站上传不雅图片,将责骂过程拍成视频并上传到网络……
《纽约时报》曾评论说,2004年后出生的纽约孩子是“候选名单上的一代”,因为无论是上托儿所、小学、中学,甚至是才艺班,这里的孩子都要在长长的候选名单上徘徊。在大洋彼岸的英国伦敦,情况惊人的相似。伦敦妈妈劳拉-埃瑟里奇至今无法原谅自己,原因是她认为自己未按照学校入学时间表怀孕,才导致生于8月的儿子马克斯在托儿所的候选名单上等待了好几个月。
像劳拉这样想确保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英国虎爸、虎妈着实不少,这为许多幼儿咨询机构带来了黄金机遇。胡克女士是一位在伦敦工作的幼教顾问,她每天接待的几乎都是成就非凡的精英人士。用胡克女士的话说,这些精英人士希望后代在事业上达到和他们一样的高度,因此早早就为年幼的子女规划好人生轨迹——上剑桥牛津,毕业后到金融业、法律界工作。而在他们眼里,高品质教育好比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一流托儿所是顶尖大学的垫脚石。为此,他们要向幼教顾问支付290英镑以上的时薪,了解帮助孩子进入顶级托儿所的技巧:向校方展示“你多想进去”,比如在言谈间透露出自己与托儿所其他孩子的家长是老相识;用巧克力和鲜花向注册登记负责人“行贿”等。
美国富人区的家长们对幼教咨询机构更加熟悉。人类学家、作家温斯戴·马丁说,在纽约上东区,这种服务是托儿所名额紧张的产物,其部分原因是富人的家庭规模往往较大。“有钱的父母经常说,子女教育如果不专门请人从小时候抓起,便感觉没有尽到父母的责任。”
英国《金融时报》一篇报道曾提过一个2岁小女孩的一周:每周五天上托儿所,周末下午接受幼教指导算术和识字,周末上午轮流上戏剧班、钢琴班和游泳班。小女孩父母还考虑为她增报中文和西班牙语课程,为的就是让女儿得到“最全面的发展”。
好的才艺班可不是花钱就能报上名。在纽约,一个高质量的课外活动可能要让虎爸虎妈们陪着孩子等上几年,卡梅洛科学研究会举办的夏令营就是其中一个。《纽约时报》报道,该夏令营的报名时间一般在每年1月,报名第一天的凌晨三四点,大批父母会冒着寒风赶来研究会门口排队。而在7点报名开始后,大部分名额会在3个小时内被一抢而空,迟来的家长就只能把自己孩子的名字写在候选名单上。
跟上英美父母的步伐,天性浪漫的法国人也开始送孩子参加培训班了。法国《费加罗报》报道,2014年,法国孩子上各种培训班的比例在欧洲高居第一。这些培训班以艺术类为主,但这种让孩子有一技之长的想法与法国父母育儿观念的转变不无关系。
送孩子上顶尖的托儿所、习得一身才艺,是把孩子送进一所好小学的第一步。而要进入英国最知名的私立小学,虎爸、虎妈们还要费尽心机“走后门”。
儿子马克斯还未出娘胎时,劳拉-埃瑟里奇就把圣安路易斯学校(伦敦一家著名的私立学校)定为孩子通向成功之路的桥梁。为此,劳拉经常给校长伯纳德发送儿子参加数学竞赛的成绩,或在早教中心表演节目的视频。而爸爸托比则变身跟踪狂,追踪巴结任何在这家学校工作的人,例如约女教师一起晚餐以探听最新情报。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劳拉成功“黑”进家庭教师协会的邮箱,并发现校长正深受校门口的道路交通问题困扰。于是,劳拉自发成了校门口举牌维持交通秩序的志愿者。此举果真博得了校长同情,马克斯也顺利拿到了圣安路易斯的录取通知书。
除了门槛高,私立学校的学费也高得令人发指。英国出租车司机克莱格·摩根为了“让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卖掉了家人唯一的房子,以支付4000英镑一个学期的学费。摩根一家生活开支都依靠克莱格开出租车挣钱,“我们每月收入2300英镑,扣除水电等各种生活费用以及还房贷,每周大概只剩50英镑。”
无法支付私立学校高昂学费的英国父母还发现,公立小学也不太好进。僧多粥少的局面让学校不得不采取一些限制措施,如就近入学(即要选好学校就要搬家到相应学区居住)。因此,英国有四分之一家长选择购买或租赁学区房,这种现象被称为“择校搬迁”,原来比较流行于亚裔移民家庭。但学区房的房价也不是每个家长都支付得起。
在美国的大中城市,为了准备SAT考试而参加补习的高中生正在逐年增加。纽约的竞争尤为白热化,重点中学的录取率不到五分之一。安德森学校是纽约最有名的中学之一,2012年,这家学校英语考试分数线是725,数学分数线是731;也就是说,英语测试不能答错超过4道题,数学考试不能答错超过5道题。
执着于名校的家长不得不将目光瞄向补习班。“我们希望缓解考试压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虎爸说,他读三年级的女儿参加了特里贝卡区的一个辅导学校办的八周制考前补习班,每周一次课,每次一小时,价格是550美元。
法国父母也为让子女进入理想的高中煞费苦心。对于很多法国人来讲,法国高中会考证书(BAC)是通向高等学府的文凭,也是得到好工作机会的桥梁。法国《费加罗报》报道,越来越多的法国父母不惜“掷重金”让孩子参加BAC考试补习班,以保证他们通过考试。因此,法国BAC考试补习班市场也非常火爆。如今,“家教”形式占了课外辅导形式的80%,每小时收费20-40欧元。市场上也有BAC考试补习班,总时长8小时或12小时的课程费用为210-225欧元。
自蔡美儿的“虎妈战歌”赢得西方主流社会关注后,亚裔父母似乎就被贴上“以高压方式强制孩子进行功利性的学习”的标签。但实际上,在欧美,“虎爸虎妈”的教育方式早在许多中上层家庭流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很多上流社会的孩子曾被送到寄宿制的精英学校,在这种学校里他们要遵守严格的规章制度,几乎没有人身自由。
而今,蔡美儿的育儿经在遭到无数声讨的同时,也受到部分欧美中产阶级父母的效仿。这一方面,是出于父母希望后代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意愿;一方面,也是受制于高素质亚裔移民的压力:为了让孩子在和亚裔、犹太裔儿童的竞争中不落于下风,他们不得不把孩子送到才艺班、补习班去。他们看到,在门槛越来越高的学校面前,“虎妈”这套教育方式似乎更容易把孩子送进名校。
蔡美儿的女儿索非亚已经被哈佛大学录取。她在《纽约时报》上这么总结自己的经验:西式教育过于强调“创意”,亚裔教育却过于强调纪律和刻苦钻研;两种教育方式应达到一个理想的平衡状态,孩子才会长成我们期待的那样。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向东方教育取经的西方爸妈估计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