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删除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
法案将在未来经人大正式通过,这也就意味着,使用了20年的存贷比红线将退出历史舞台。业内人士分析,取消存贷比限制,不仅是银行业监管改革的必然一步,同时也是商业银行自身改革的前提。
时代产物
存贷比实际上是贷存比,即银行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存贷比最高75%,意味着银行如果吸纳了1亿元存款,最多只能贷出7500万元,对于银行来说,存贷比越高,可供放贷的资金越多,盈利能力也会越强。
1994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首次确定了存贷比不超过75%的监管指标,而后,存贷比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纳入了1995年5月的《商业银行法》。2003年,《商业银行法》进行修订,其中有关存贷比的内容被完整保留下来。此后,存贷比不得超过75%便被作为监管指标,由银监会负责执行至今。
作此规定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维护金融的稳定性,特别是保证银行有一定的支付能力,防止兑付危机的发生。存贷比监管的出台有相应的时代背景。当时,中国经济正处于过热状态,通货膨胀率高涨,而陆续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扩张冲动强烈,可能会助长经济泡沫,积累经济风险,适时出台调控政策顺应当时的时代需求。
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金融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存贷比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存贷比对于银行来说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红线,限制了银行的放贷规模,而贷款又是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所以为了增加贷款量又不超过存贷比,出现了冲时点揽存、贴息存款等乱象,市场利率波动性加大。取消这一限制,更多的信贷资金将被释放,有利于小微企业及实体经济的发展。
“存贷比的取消是必然结果。”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说。
多重利好
破除存贷比这根红线,首先获益的自然是银行。分析人士认为,取消银行存贷比之后,将会使各银行免除“逢季末、年末疯狂揽储”的压力,同时,也会放开对于银行放贷的束缚,更有利于银行自身的经营。
随着金融业发展和利率市场化,上世纪90年代设立的存贷比的副作用日益凸显。
银行为了守住监管红线,往往绕过存贷比发展表外业务,造成游离于监管之外的“影子银行”等金融业态快速发展,对金融稳定构成威胁。或者,银行通过高息揽存等方式增加这一指标分母,增加负债压力,因而,这一硬性监管指标越来越成为银行业健康发展的羁绊。这一红线的取消,有利于银行扩大资金运用自主权,减轻负债压力,增强其合规竞争力。
第二个迎来利好的,则是嗷嗷待哺的中小微企业。
在当前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需要更多资金服务实体经济时,存贷比已成为银行负债成本压力难以有效缓解的核心原因,同时也是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制度性根源。这一制度限制的取消,将明显缓解银行存款增长压力,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缓解银行信贷投放的存款约束,进而有利于促进贷款投放增加和整个社会融资成本的下降,适当扩大银行信贷投放能力,完善金融传导机制,增强金融机构为“三农”、小微企业等提供贷款的能力。
第三重利好则是,存贷比红线的取消与当前稳增长政策目标相符,有利于提升各项政策措施效果。随着稳增长步伐的加快,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将加快,取消银行存贷比限制,减轻后期对银行放贷能力的束缚,将持续释放贷款供给,使前期稳增长政策效力更持久有效。
当然,普通民众也会在这一改革中得到一些好处。存贷比取消之后,银行的盈利能力将得到提升,对银行板块是利好,中长期来看,低估值的银行股上涨潜能较大,股民们可以从中受益。
短期难现放贷激增
取消存贷比红线,很多人认为银行可以按照自己的经营“任性”地将大笔资金投放到市场。
然而,银行业人士普遍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很小。一方面,这一政策走流程需要时日;另一方面,银行信贷投放还受到资本充足水平、风险偏好、行业投向指引、信贷需求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这一措施所释放的资金有限。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从《商业银行法》中取消,但存贷比仍是重要的监测指标,信贷投放不会立刻大幅增加。由于短期内存款仍是银行负债的主要来源,贷款也是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存贷比仍会作为重要的流动性监测指标,对银行构成约束。而且,银行信贷投放还受到资本充足水平、风险偏好、行业投向指引、信贷需求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在目前经济下行、企业有效信贷需求不足、银行资产质量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此举并不会立刻导致贷款投放大幅增加。
此外,各银行放贷增量的潜力也有所不同。银监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存貸比为65.67%。据公开资料,目前上市银行中已有10家银行存贷比在70%之上,6家在70%之下,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和北京银行目前突破了75%。而央行统计数据则显示,截至2014年末,全国中资中小型银行人民币存贷比高达81.81%,高于大型银行10.08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目前中小规模银行的放贷潜力已经不大,而真正具备放贷增量潜力的则是那些受监管制约更为严格的大型银行,而这些大型银行在放开信贷投放的程度上,势必会更加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