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桐
有这样一位爸爸,从女儿3岁起,就带着女儿,或短途浏览,或长途跋涉,用七年时间,走了十万里路,拍了上万张照片,并将旅途故事结集成书,名为《自讨苦吃》。
和女儿一起,成为更好的人
作为杭州《都市周报》的摄影记者,对于做父亲这件事,步恩撒深深纠结过。他挚爱摄影,时常满世界跑,孩子的到来很可能让他失去这份自由。为了验证自己是否有爱心,他试着养了一只宠物蛙,结果养死了。
当医生确诊妻子怀孕时,步恩撒整个人都被各种担心包围。虽说怀孕期间一份份的检查报告都证明孩子健康,但总不免心情忐忑——网上买的衣服,往往实物与图片不符。
2007年1月,步恩撒与女儿步步初见,看着她皱巴巴的小脸,他心底一阵阵狂喜。这是一种他从未体会过的欢愉滋味,还有几分骄傲。
女儿慢慢长大,有了各种各样的怪相。步恩撒最大的乐趣就是坐在她床边,看着她憨憨地睡。步恩撒原本是一个懒人,现在,有关女儿的事总要抢着干:给她洗澡,做抚触,换尿布……女儿出生后的一百天里,他几乎每天都给她拍照片,记录她一点一滴的成长,记录着那些细小琐碎却令他牵肠挂肚的变化。他几乎一天不落地在微博和微信里晒女儿,各种萌呆怪,幸福满盈。这只是步恩撒对女儿诸多情感中的之一。每一次把女儿举过肩头,听着她嘎嘣脆的笑声,他总在心里默默对女儿说:“天塌下来,爸爸帮你顶着。”
步恩撒开始思考怎么把女儿养好,如何教她做人。机缘巧合,有一年,步恩撒出差去西班牙,遇到一个马来西亚籍华人。此人在欧洲游历多年,研究西方美术史和玛雅文化。他建议步恩撒:“你是女儿的引导,需要时常陪伴她,带她到大自然中去。这样能给她的生命带来正能量,往好的方向发展。”
这被步恩撒视为不谋而合的天意,他一直觉得旅行能培养品格,尤其适合培养耐力和情商。于是,他下定决心尽可能多地带女儿去看外面的世界,带她学习生活技能。和她一起,成为更好的人。
还未长大,就已怀念
2010年8月,步步3岁,步恩撒和妻子带着她开始了远途旅行,目的地是丽江、香格里拉。出发前,一家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可飞机起飞后,步步没有因为紧张和耳压问题“秒变熊孩子”。她睁大眼睛望向窗外,非常兴奋,用一肚子问题轰炸爸爸:“为什么不能让我摸摸云?”“飞机如果有四个翅膀,是不是会飞得更快?”“飞机累了可以在云上休息吗?”
彼时,步步痴迷于《西游记》,任何人问她叫什么名字,都答:“孙悟空。”而且,坚持带着金箍棒出游。在丽江古镇,步步拎着她的金箍棒,满街狂跑,尽管只认得一个“大”字,还是会在餐馆里认真地看菜牌。穿着爸爸在世界各地出差时给她买的民族服饰,配合地让爸爸给她拍照。从丽江去仁安,五个小时的车程,步步一直痴痴地看着车窗外不断变幻的风景。
这一切,坚定了步恩撒带步步旅行的决心。他发现,孩子的适应能力与感受力远远超出大人的想象。重要的是,旅行中会遇见各种各样在家里无法假设的问题,而每一个问题都是最好的能力培养——那是圈养不出的教育。
步恩撒深深爱上与女儿一起出行的时光。从此,这样的旅行一发不可收拾。2011年,他带女儿第一次看海。同年9月,去了马尔代夫。此后,每年的春节、十一、年假,步恩撒全部用来带着女儿或长途或短途旅行,从草原到大峡谷,从国内到国外。
每一次归来,步恩撒一个人坐在书房里,认真整理路上的照片。一路上的每一个瞬间又重新回到脑海。他知道自己有多么深爱那个小女孩,作为父亲,他有时候真的不想她长大。而他唯一能做的,只有珍惜和她的每一次牵手,珍惜他们在一起的时光。他知道,随着年龄增长,步步会越来越独立,总有一天她不需要再牵着他的手,独自远行。这样想着,眼前的时光还未走远,他就幸福而感伤地怀念了。
陪伴,是最见功底的爱
令步恩撒最难忘的,是2014年4月带步步去河南云台山的经历。本来步步妈妈也要一起去,因为临时加班不能成行。更不巧的是,出发前一天,步步发烧至38度。尽管爷爷奶奶和妈妈坚决反对他们按原计划出发,但父女俩还是上路了。
为期三天的旅行,步步玩得很开心,在盆景峡谷玩水,发着烧坚持爬上茱萸山。在大多数时间里,步步默默地拉着步恩撒的手。当累了或身体不舒服,她扯扯步恩撒的衣服,把小小的身体往爸爸身上一靠。每当她把小手放在步恩撒的手心,步恩撒都能强烈地感受到女儿对他的依赖。虽然表面上云淡风轻,可是,在内心里,他被那样温馨的情感冲击了一遍又一遍。
茱萸山最陡峭处呈45度,无比难爬,步步几欲放弃。可是,当步恩撒向她伸出手,她还是将小手交给那双大手,成功登顶。站在山巅,步恩撒觉得什么都不必说,这种不放弃已经教给了女儿许多——不管是爬山还是人生,都不可能永远平顺,学会面对与承受才是本事。
而旅途是最好的教材。步步不喜欢吃羊肉,在坝上,羊肉几乎是唯一的食物。步恩撒大快朵颐,拿着小得几乎不可见的一块羊肉递给步步说:“只给你尝一点点。”尝试之后,步步爱上了羊肉;在浦江骑摩托车,步步不敢坐。步恩撒自己骑,各种开心,步步终于决定试试,最后还嫌爸爸开得慢。步恩撒临时起意跟几个朋友一起去月亮湾烧烤,到达目的地,步步变戏法似的从车里搬出木炭、烤网、扇子以及各种食材。她每搬出一样东西,其他孩子就“哇”一声。那一刻,步步成了小伙伴们心中的小女神——而这些技能,都来自于与爸爸出行的那些时光。
七年间,步步已经出落成直达爸爸肩膀的小姑娘,父女俩走了将近十万里路,而且还会继续走下去。步恩撒坚信眼界有多宽,心就有多大。所以,他会一直带着女儿不停地上路,让她尝一些苦,经历些磨难,在各种经历中成长。步恩撒坚信女儿要富养,富在时间与教养上充足给予,而不是物质上无限供给。
同样,因为步步的陪伴,步恩撒有了更多的时间与动力看世界。当他因为拍照而掉队时,会有一个人停下来等他,对他说:“步恩撒,跟上。”有美景当前,会有一个人对他喊:“步恩撒,你来,我帮你拍一张。”这个人,就是步步。
在与步步走过的十万里路上,步恩撒深刻理解了父亲这个角色的内涵——陪伴孩子是乐趣,而非负担;是与自己童年的再次相遇,而非单纯地付出;是一种美好的体验,而非简单的责任。
步恩撒把这些体悟,写成了书,名字叫《自讨苦吃》。其实,心里是满满的幸福。一想到,当自己老了,还可以拥抱这些回忆,他就先行醉了。
(编辑 张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