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佑至
漫画/ 谢驭飞
对有些人来说,刘翔退役的消息未免来得太晚,告别太过漫长,他们早已在内心里宣布了刘翔的出局。对另一些人来说,这一天来得太早了,特别是对国家体育总局之类官僚机构来说,这一天是难以承受的,因为可以替代刘翔的人至今还没有出现。对中国的体育商业来说,一个星光黯淡的时代已经来临。
21世纪以来,中国出现了三个世界性的体育明星:姚明、李娜和刘翔,他们在主流竞技项目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另一些因素则强化了成功的影响力。姚明在接受采访时的反应比他在球场上的反应更快,而李娜散发出强烈的个性,他们都擅长反问,英语流利,口才几乎可以和脱口秀主持人媲美。如果是在大众传媒更发达、商业机制更成熟的体育市场里,他们的星光会更加耀眼。他们散发出来的魅力在某种程度上盖过了刘翔的成功。刘翔也懂得在跑道尽头为镜头创造拍摄机会,但他所从事的运动项目本身较为小众,而且他的团队始终没有把他艰辛的成功之路转化成一个有着内在逻辑和富有戏剧性的人生故事。这使得他的形象更接近传统举国体制下的运动员形象——尽管民族主义甚至种族主义在今天的中国也有其商业价值,但刘翔的影响力因此被限制在一个狭隘的领域之内。
这三个人的成功并不仅仅是天赋和竞技技能提升的结果。他们生活在一个特殊时期,在这个时期,陈腐僵硬的中国传统体育制度试图与商业规则接轨。他们因此接触到更加广阔的世界,反过来更容易感觉到两种体系之间的冲突和摩擦。必须有极高的情商,才能协调这种冲突,把这种摩擦降到最小。他们还必须面对观众:尤其是一些心怀不满的观众,早已在电视和报纸上熟悉美国和欧洲的商业体育,他们用对待娱乐明星的心态对待竞技体育,但内心深处却残留着许多旧时代的情结,非常易怒。
取得成功非常不容易,但维持成功显然更为困难。刘翔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登上职业生涯的顶峰,并且成功地提升了人们对北京奥运会的期待。他在一个田径运动员的黄金年龄成为现象级人物,并把自己的成功与日渐炙热的中国主题挂上了钩。随着2008年日渐临近,这个日益膨胀的主题渐渐开始侵入一个顶级运动员自由抉择的领域。刘翔面临的挑战越发艰巨,人们却对此一无所知。2008年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半决赛上,劉翔退赛,崩塌变得不可避免。
在今天,一个职业运动员,不但需要保持竞技水平,还要配合巧妙合理的商业策略,并且善于保护自己,才能有效地延长运动生命和商业价值。随着田径巡回赛事数量和电视转播机会增加,运动员必须挑选比赛。他不得不在竞技水平、运动年度排名、曝光率乃至满足观众期待等方面维持平衡。对一个中国运动员来说,他还要和有关部门就商业分成进行谈判,并且在安排运动生命的时候迁就体育官僚的升迁周期。对刘翔来说,漫长的告别不但伤害了他的职业生涯,也变成了一种心理伤害。
在中国,每一个成功的职业运动员,不但是激烈的专业竞争的幸存者,也是体制转型中的幸存者。来时路上牺牲品历历可见,从胡娜到何智丽到王治郅,不一而足。他只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在体制的缝隙中发挥自己的才华。商业成功掩盖了他们的辛酸一面,而成功本身也不可复制。
如今他们已经离开竞技场。姚明是最早退出的,接下来是李娜,当刘翔宣布中止运动员生涯时,喧嚣早已沉寂,结构性的问题仍然横亘在所有人面前。他们的前景并不确定。尽管姚明的转型一度堪称楷模,但作为中国篮球界的一分子,仍然受制于体制,时时有心无力。李娜还没有发布关于未来职业的细节,而刘翔的前景最为模糊。
好在,他们还年轻,命运还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上。祝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