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巽达
前段时间,人民政协报刊登《欲攀文艺创作高峰,首需“治境”“择将”》。望题知义,此报道聚焦两个话题:一谓“治境”,二谓“择将”。
所谓“治境”,讲的是整治文艺环境,全国政协京昆室集中的一批戏剧界专家针对“唯票房论”机制、“获奖作品刀枪入库”导向、为参赛评奖当“飞行艺术家”的无奈,以及对本该支持的文艺团体粗暴“关停并转”的改革方式等一一剖析,指出为何出现“有高原没高峰”的种种原因,很多都说到点子上,条分缕析,一针见血。而其中最犀利的,莫过于对“择将”的直率指陈,可谓一语中的。
针对“择将”话题,报道的原文是——虽然缺“高峰”的原因复杂,但最重要的是文化单位常常被作为安置干部的地方。由这样的干部管理文艺单位,只怕日后“高原”都会变为“盆地”。然后是针对性的建议,希望领导部门选好配强专业文艺单位的领导班子,选拔有专业实践经验、德才兼备的从业人员作为后备干部培养。该文章把“有高原缺高峰”现象的“最重要”症结点明了,那就是缺乏懂行的文艺干部。甚至毫不避讳地挑开了“内幕”:“文化单位常常被作为安置干部的地方”。这些安置的领导往往既无专业历练,亦无文化特长,似乎只是为“解决职级升迁”而“到此一游”。由此令人不得不遗憾地推测:在组织部门眼睛里,文化单位“反正不重要”,让干部来“转一转”而解决职级安置,或许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唯独没有想到,文化对于民族素质和民族精神的塑造力,担责至伟。此岗位何其重要,并非可有可无。
由是常常禁不住“遥想当年”。想当年,周恩来总理、陈毅元帅等老一辈革命家,不但诗文俱佳,甚至还有表演天才,他们虚怀若谷,热情内行,与著名文艺大家打成一片,鼓励文艺家创造一流作品。这些打江山的老一辈革命家,会放弃“政治正确”吗?当然不会,但是对文艺的领导,岂能停留在简单的“政治领导”?他们太懂得和擅长“寓教于乐”,深谙文学艺术的多重功能,所以才会与文艺家和谐共舞。而相比现在的一些文化干部,由于缺乏艺术禀赋和专业素养,常常只顾“政治正确”,而忽视艺术规律。这就很容易加剧文艺界人际关系的紧张和艺术创造的衰退。此种例子所在多有,如今被一些政协委员归结为文化高峰难以攀登的“最重要”原因,甚至“预言”为“高原恐怕都会变为盆地”,这种猛击一掌、醍醐灌顶式的呼吁,值得深思和反思。
在这儿,我们不做“外行不能领导内行”之类的旧调重弹。能不能领导,怎样领导,领导到什么程度,这些都是可以深入探讨的。但有一点恐怕容易达成共识,就是“内行”更容易遵循艺术规律,更容易懂得艺术家所思所想,更容易将心比心地珍爱艺术家的创造。
三言两语讲述一个“从外行领导到内行领导”的文艺界著名例子。这个人的名字叫吴宗锡,是著名评弹理论家,是喜爱评弹的陈云座上客和知音。刚刚解放时他被组织派去当上海评弹团团长,可是他对评弹知之甚少。然而在领导岗位上,他迅速进入角色,很快成为评弹作家,尔后成为极其稀缺的评弹理论家。“党的干部”和“评弹理论家”雙重角色在他身上并行不悖。在文化干部的“择将”上,如能像政协委员提议的“选拔有专业实践经验、德才兼备的从业人员”自然最好,但假如“觅将不易”,也应当“择”那些具有文化追求、具备文艺情怀的“将”。
习近平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针对文艺创作有“高原”而缺“高峰”现象的讲话,给了文艺界政协委员大胆反思和直面问题的勇气,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治境”和“择将”是解决“高原”与“高峰”问题的关键。忠言逆耳、良药苦口,这种讲真话的风气值得鼓励。假如我们都能不回避矛盾,深入思考如何提高民族文化影响力和人民文化素质的各种问题,以具有可行性的建言献策下猛药、出良策,“高峰”并不是遥不可及的。
(作者为《上海采风》杂志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