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兹涅茨曲线所表明的收入不均现象随着经济增长先升后降,呈倒U型曲线关系,一直以来被经济学界奉为金科玉律。而“70后”经济学家、《21世纪资本论》作者皮凯蒂在研究中发现,库兹涅茨所选取的样本时间过短且正好是1914至上世纪70年代一段异常的历史时期,其通过从70年代起更长时间取样统计得出的结论,彻底颠覆了库兹涅茨曲线的有效性。
正如本刊专栏作者李迅雷所言,统计在很多时候是会骗人的,人的生命周期短暂,所能观察到的时间段有限,这几乎是所有经济学家提出的理论不能成为真理的根本原因。
今天,本刊从化妆品异军突起,成为奢侈品行业内增长最快门类这一现象入手,研究发现,“口红效应”这一经济理论或许也正在被颠覆,或者说被赋予着新的内涵。
“口红效应”源起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每当经济不景气,人们的消费就会转向购买廉价商品,而口红虽非生活必需品,却兼具廉价和修饰功能,于是,被当作了“廉价非生活必需品”的代名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令该理论再次走红,彼时,口红、面膜的销量开始上升,与奢侈品的低迷销量呈现鲜明对比。口红效应的兴起,让冷冰冰的经济学顿时变得性感起来。
2012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疲弱,尽管伴随2014年10月美联储宣告QE结束,美国经济有所回暖。但2015年伊始,欧洲央行接棒QE,全球央行争相降息,昭示着全球经济低迷还将持续。这期间,全球口红销售额增长了9个百分点,2014年接近14亿美元,似乎在宣告“口红效应”的再一次应验。
但本刊研究发现,此口红已非彼口红,在口红销售兴旺的背后,奢侈品集团大举投入化妆品业务才是真正的推手。口红不再是廉价的代名词,而是成为奢侈品集团调整布局的重要筹码,成为“大众奢侈品”的中坚力量。消费口红,不再是经济低迷时期的心理慰藉,而是一种奢侈品消费、一种成熟生活态度的表达。
“口红效应”被赋予新的内涵再次说明,没有颠扑不破的经济学真理,只有不断变化的经济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