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生物角膜缔造光明

2015-09-10 07:22刘燕交
民生周刊 2015年16期
关键词:临床试验角膜视力

刘燕交

湖北农妇黄元珍是个不幸的人,但无疑又是个幸运的人。2010年,她在干农活时意外被竹片划伤眼睛,角膜溃烂,右眼接近失明。这对黄元珍一家来说,无疑是场灾难。长久以来,提到角膜损伤,多数人都会谈虎色变,由于国内角膜供体稀缺,绝大多数患者只能在长期等待中煎熬。黄元珍就诊的武汉协和医院,当时已经有1000多人在排队等待角膜供体。

幸运的是,黄元珍遇到了艾欣瞳生物工程角膜,通过临床试验,她在使用艾欣瞳28天后开始逐渐恢复视力,从几乎完全失明到视野清晰,从黑暗到光明,黄元珍见证了这一医学奇迹。

2010年至今,已经过去5年,黄元珍患病的右眼恢复良好,和健康的左眼视力上几乎没有差别。“我没有拖累任何人,现在眼睛和正常人一样。艾欣瞳的效果如何,看我的眼睛就知道。”

5月23日,在角膜盲防治创新论坛暨全球首个生物工程角膜启动仪式上,黄元珍现身说法,她幸福真诚的笑声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

世界唯一临床生物角膜

当全社会都在呼吁创新、鼓励创新时,中国再生医学国际有限公司一直专注医学再生领域创新,为众多像黄元珍这样的患者带来福音。由该公司研发的生物工程角膜艾欣瞳(专业名称为脱细胞角膜基质),是世界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完成临床试验的生物工程角膜产品,已于4月22日获批上市。

黄元珍被竹片划伤眼睛接近失明,这一疾病在医学上被称为真菌性角膜炎。角膜是眼球前部的一层高度透明的组织,就像照相机的镜头一样对视觉成像起着关键作用,一旦混浊或受损将直接导致患者失明。而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致盲率极高的角膜病,治疗难度很大,一旦药物无法控制感染,必须进行角膜移植,否则患者就需要摘除眼球。

当前,角膜移植主要包括人捐献角膜手术移植、人工角膜移植术等,国外虽然已有以异质性材料如玻璃、硅胶等为原料研发制造的人工角膜,但人工角膜均由人造高分子化学材料制成,存在生物相容性、力学特性差,临床试验效果不佳,无法形成连续化上皮,不能与患者自体组织完全整合等缺点,病人排异反应明显。人的角膜薄而透明,却是由无数排列紧密、纵横交错成网状的胶原纤维构成,仅靠化工分子材料等纯人工材料,目前无法做出如此精密复杂的结构。

艾欣瞳的问世则有效解决了当前角膜移植相容性差的难题。艾欣瞳取材于猪眼角膜,经过脱细胞处理,去除抗原成分制造而成,主要成分为胶原蛋白。不过,选择猪角膜进行研发并非一蹴而就。

深圳艾尼尔角膜工程有限公司运营总裁张斌告诉《民生周刊》记者,用动物角膜替代人体捐献的角膜,专家首先选择了与人类较为相近的猴子做实验,但由于其饲养成本较高、繁殖率低,来源上成了一大难题。通过对猪、牛、羊、鸡、鸭、鹅等筛选后,研究人员发现猪的角膜参数和人比较接近,其携带的病毒则不容易传染给人类。

“相比人的角膜,猪角膜来源丰富,最重要的是它具有和人角膜基质相似的组织结构,应用后角膜的厚度、屈光度保持不变,感觉神经可以长入,能够恢复知觉。而且,通过脱细胞方法去除猪角膜的免疫原性,可以降低猪角膜移植的炎症反应和免疫排斥反应。”张斌说,为了保证猪角膜的供应,他们还在深圳专门设立了养殖场,与此同时,产品研发对于猪的品种也有要求。

猪的角膜移植到人的眼睛上有哪些困难需要克服?艾尼尔公司生产部副经理王维博说,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免疫排斥问题,二是避免把动物疾病通过移植带给人体。“这属于异种移植,异种移植在国际上做了很多年,包括肾脏等器官的移植都有过研究。移植的角膜一旦发生排斥就不透明了,而我们在实验和临床中做到了猪的角膜移植后透明、无排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花了十几年时间。”

张斌说,猪眼角膜在去细胞、去抗原处理后,可保留其天然角膜三维立体结构,降低其免疫原性,以防止产生免疫排斥反应。移植后,可以逐渐与患者原有的角膜组织整合,从而实现终身使用。

从项目立项、研发到第一枚生物工程角膜进入医学临床试验,用时7年多;随后临床3年,到今年4月2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注册问世,中国再生医学公司带领的科学家团队花了10多年的时间。

这十几年,是房地产、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蓬勃发展的年代,很多公司为了赚快钱纷纷转向其他行业,而再生医学国际公司却默默坚守,埋头研发,期间还数度陷入财务困境。为确保一线科研经费,公司数次压缩非科研开支,十几年来,历尽艰辛。目前,随着猪角膜的研发成功,再生医学国际公司开始收获果实,并立志成为国际领先、中国第一的再生医学集团。

总有效率达94.44%

猪角膜研发成功后,黄元珍在2010年接受了生物工程角膜移植临床试验。黄元珍当时右眼球的2/3被溃疡病灶覆盖,近乎失明。移植后,她右眼视力恢复到0.4,正常的左眼视力为0.5,双眼视力差异细微。

“和黄元珍一样,从2010年到现在,共有115名患者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接受了生物工程角膜移植临床试验,全部取得理想治疗效果。”张斌表示。

临床试验由北京同仁医院牵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武汉协和医院、河南眼科中心等国内多家知名眼科医院参与。接受该生物工程角膜手术中,男性75例,女性40例,年龄在18~75岁之间,平均年龄54岁。术后随访复查显示,生物工程角膜清晰透明,与原来正常角膜结构高度融合,使用安全有效,最佳视力达到了1.2,总有效率达到94.44%。

相关医学权威部门鉴定认为,生物工程角膜以天然猪角膜为原料,经过病毒灭治及脱细胞工艺多级处理,产品免疫原性低,生物相容性好,生物安全性高,植入患者眼部后,逐渐与患者自身角膜组织整合为一体,修复角膜损伤,最终形成与正常角膜相似的结构和功能,可终身使用。

“863”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再生医学首席科学家金岩表示:“艾欣瞳保留了天然角膜基质胶原蛋白结构,生物相容性好,安全性高,能与周围组织快速整合,并随着自身细胞的迁入改建,移植角膜逐渐透明,患者视力逐渐恢复。”

費用不超异体捐献手术

在中国,像黄元珍这样的患者有数百万。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发布的《视力残疾全球数据报告》显示,中国共有盲人824.8万,占世界盲人总数的18%。其中,角膜疾病是最重要的致盲眼病之一,在发展中国家是继白内障之后的第二大致盲眼病,也是眼球摘除的第一因素。2006年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因角膜病致盲患者约400万人,85%的角膜盲源自感染性角膜病,每年新发角膜盲患者约10万人。

中国再生医学国际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邵政康告诉《民生周刊》记者:“这400万的角膜病致盲患者并不都适合使用艾欣瞳。艾欣瞳适用于角膜溃疡的治疗,用于治疗炎症、创伤等原因造成的尚未穿孔的角膜缺损患者,全国大概有200万人的需求量,仅需一次简单的移植手术即可。”

受传统观念的束缚,长期以来我国的角膜供体严重缺乏。全国每年捐献仅3000余例,加上国外捐献或进口的眼角膜,每年施行的角膜移植手术仅为4000到5000例。

“现在有能力长期保存眼角膜的眼库,全国有41个,但库存几乎为零。大部分能做角膜移植的三甲医院,都同样面临‘等米下锅’的困境。”邵政康说。

目前,再生医学国际有限公司正在研究艾欣瞳的定价,但邵政康表示,“费用不会超过异体捐献手术。”

对于艾欣瞳的市场前景,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牛津大学终身教授崔占峰说:“这个生物工程角膜产品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成功实现了产业化,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科学家找到了一个非常聪明的办法,解决了以往研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既要修复角膜,又要恢复功能,在国际再生医学领域占了先机。可以预言,随着产业化的扩大,不仅中国数百万患者有望重见光明,在受佛教影响的东南亚地区也将拥有广泛市场。”

猜你喜欢
临床试验角膜视力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抗疫中第一个获批临床试验的中药——说说化湿败毒方
变形的角膜
保护视力等
好奇:20/20视力到底是什么?
视力测试
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角膜病的效果分析
超薄角膜瓣LASIK与LASEK的观察对比
超薄角膜瓣与普通角膜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对比研究
肿瘤治疗药物Tosedostat的Ⅱ期临床试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