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印斌
人生大事,竟通过如此随意的方式做决断,可谓荒诞。“平衡专业冷热程度”的理由,则折射出在高校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如何给学生分专业已成为许多高校普遍面临的难题。
据《人民日报》9月15日报道,近日,湖南一所高校的城建学院让学生通过抓阄的方式分专业,引发舆论哗然。人生大事,竟通过如此随意的方式做决断,可谓荒诞。而院方给出的“平衡专业冷热程度”的理由,则折射出在高校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如何给学生分专业已成为许多高校普遍面临的难题。
愿赌服输,别无二话,校方将专业冷热不均的矛盾付诸“运气”,或许可以缓解专业分流的难题,解决平衡调剂的麻烦。然而,具体到每一个学生,则此种“撞大运”的做法,未免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难以让人心悦诚服。而循此路径求得的结果,更多的只是一种无奈,即便有所谓公平,也不过是次等的公平。
理想的选择当然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这样才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而人才也才有可能真正脫颖而出。然而,以专业的“冷门”、“热门”而言,未尝一成不变。此前可能取决于国家的需要,而现在则更多属于市场导向,简言之,哪一个专业就业率更高、收入更丰厚,则会迅速大热。而在这个遴选、对接的过程中,社会的反响、家长的价值乃至学校的倡导,往往也会成为影响冷热的重要因素。一个专业入学时可能很热,等到毕业时却已门庭冷落,这样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也因此,很多时候,完全将选择权交给学生的专业分流,可能够民主、够公平,却未必就是合理的。一方面,时下完全以就业或曰“钱景”为导向的专业等级,有着一定的盲目性,很多学生可能会为此舍弃了兴趣,出卖了理想,直至最后统统落空;另一方面,这样做也会影响学校的学术水准,甚至导致教育的失败,大家都盯着“钱景”,而稍稍高远一点的目标当然无人问津。
这样讲,并不是说不能让学生自由选择,也不是说不应该重视就业“钱景”,而是旨在强调,大学教育有足够的理由远离急功近利,视野开阔一点,目标高远一点,多一些趣味、情怀之类的东西,对于学生和大学而言,都不是坏事情。翻检民国时候的大学会发现,大学生的转系、换专业实在是稀松平常,而很多优秀人才也正是在不断地尝试乃至试错中成就自己的事业。
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也不是取之不竭的“钱袋子”,而应该首先是养成大学问的地方。大学当然要考虑学生毕业后的去向,但更多的则应该是提供给学生一个成才的机会。用北大前校长许智宏的话说就是,大学好比百花园,一所好的大学就是要提供“肥沃的土壤、充足的阳光和水分、恰当的养分”,让大家不受干扰、不受压抑、自由发展、茁壮成长。
说到底,学校以抓阄来寻找公平,看上去似乎是一种无奈,实则恰恰暴露了当下很多大学在教育理念上的贫乏。这些大学往往会搞出一些低级的管理方法,缺乏智慧,也鲜少情趣,剩下的,只是与这个社会的治理相对应的混乱与仓促。可见,学生的浮躁背后,是学校的浮躁;而学校浮躁的背后,则是这个社会无所适从的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