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榴弹古今谈

2015-09-10 07:22姚丁杨
百科知识 2015年19期
关键词:火球手榴弹破片

姚丁杨

在当今荧屏的“抗日神剧”中,手榴弹绝对是上镜率极高的武器。笔者记得在某部抗日题材的电视剧中,我军抗日志士用手榴弹炸掉了敌军的一架飞行中的飞机。尽管这个情节十分夸张,但作为现代军队近战时的利器,手榴弹在我军抗战史上确实发挥了其他武器难以替代的作用。众所周知,手榴弹是一种用手投掷、由延时或碰炸引信起爆的小型爆炸弹,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威力大、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操作方便等优点,是历史最悠久、人们最熟悉的步兵近战武器之一。时至今日,手榴弹早已发展成为一个种类齐全的近战武器大家族。在当前世界各国的军事行动中,特别是在反恐防暴的行动中,手榴弹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古代的“手榴弹”——火球

手榴弹的发展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而中国正是手榴弹的发源地。据史料记载,我国至少在唐代元和年间(公元806~821年)就发明了火药的配方,当时用硝、硫、碳3种原料合成的火药配方已在民间广为流传。到了唐朝末年,各地战乱不断,人们便开始用火药做成各种形状的火器来杀伤敌军人马,其中使用最广泛的就是一种名为“火球”的武器。火球就是把火药制成球,再在外表面涂以保护层。火球的使用也很简单,先用铁锥将球壳穿透,点燃后再用抛石机或手把它掷到敌阵。火球可以燃烧、发烟和放毒,它实际上就是手榴弹的雏形。对火球的制作工艺和使用方法记载最为详尽的一部著作,是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由曾公亮等人编撰的《武经总要》。《武经总要》的十一、十二卷中不仅详细记载了火球的制作使用说明,还绘制了火球的外形图和结构示意图。据记载,当时的火球用纸糊成球形外壳,再用麻绳系上火药放在壳中,麻绳的一端通出球外,系上小环;壳内除了火药外,还填上砖石碎块,壳外则涂上黄蜡、沥青和炭末的混合物。这种火球在守城时使用更是得心应手,威力倍增。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宰相李纲组织的第一次东京保卫战,就是因为使用了大量的火球杀伤了攻城的金军,从而取得了守城作战的胜利。到了明代,我国火球的种类和制作工艺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火球壳体由纸糊壳体改为竹编壳体,而品种更是出现了毒性火球、燃烧火球和障碍火球等许多种类。然而,遗憾的是,到了清代,清政府对火器的研发严格限制,这使得我国的军事工业数百年间停滞不前,手榴弹的发展也就一直停留在火球的水平上。

形似“石榴”的新武器

现代意义上的手榴弹起源于欧洲。在13世纪中期,火药从中国经过阿拉伯传到欧洲。到了14世纪,欧洲战场上便开始出现了火药武器。之后的几百年,尤其是在中国的火器发展停滞不前之际,欧洲的火器却日新月异。17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一种把火药和铅弹丸装入铁筒内的铁壳手抛弹药武器。由于这款武器的外形圆润,内部装有很多小球状的弹丸,这便很像石榴和石榴籽,因此它获得了“手榴弹”之名。尽管当前我们所熟知的手榴弹大多是柱形,有的还带手柄,并且弹药内部也很少装有石榴籽样的弹丸,但“手榴弹”这个名称却沿用到了现在。整个18世纪,手榴弹都是欧洲军队行军打仗的必备武器,当时还出现了专门投掷手榴弹的掷弹兵部队。然而,到了19世纪,枪炮武器异军突起,手榴弹则一度受到冷遇。直至20世纪初的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随着战壕战的兴起,手榴弹才又获得了广泛应用。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我国手榴弹的发展才真正和世界接轨。

民国时期的技术引进和仿制

我国引进西方的手榴弹武器,始于晚清的洋务运动。在一战期间,我国正式开始自己生产制造手榴弹。1917年,汕尾制弹厂最先生产出了中国的第一批现代手榴弹。自此之后,生产手榴弹的兵工厂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民国时期,我国的手榴弹生产主要依靠技术引进和产品仿制。当时,我国生产制造的手榴弹分为德式、俄式、法式、意式等诸多品种,其中应用最广的就是德式木柄手榴弹。德式木柄手榴弹是在德国STG24式木柄手榴弹的基础上改良而成的。这款手榴弹结构简单,便于大批量生产,携行、投掷使用也很方便,因而很快在全国推广。德式木柄手榴弹作为当时战场上的主流,也就成了我们目前在战争影视剧中最为常见的手榴弹款式。除了德式木柄手榴弹以外,比较出名的还有一款巩县兵工厂研制的小型木柄手榴弹,它的弹体直径、木柄长度和装药量都小于一般的木柄手榴弹,但它在配药中增大了TNT炸药的比例,因而威力不减。它的拉发火机构尤为精巧:拉火管内装玻璃粉,玻璃粉内包裹一团铜丝卷,铜丝一端连接拉火绳,另一端通导火索和硫磺,使用时利用铜丝与玻璃粉的摩擦发火点燃导火索和硫磺。小型木柄手榴弹因其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深受抗战前线广大将士的喜爱。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生产手榴弹的厂家达到30多家,年均产量达到370万枚,这些手榴弹被射击火力明显不足的中国军队在防御作战中运用到了极致。在1938年的滕县保卫战中,3000名装备极差的川军官兵就是靠战前送来的一大批手榴弹,在巷战中与装备重炮和坦克的日军血战数日,为台儿庄会战争取了宝贵时间。据统计,整个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一共使用了约3000万枚手榴弹,直接杀伤了大约40万名日军官兵,遍布全国的“手榴弹雨”令日军心惊胆寒。

新中国时期的自主研发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开始走上自行研制手榴弹的道路。我国自主开发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几款包括:67式木柄手榴弹、79式火箭手榴弹和86式无柄手榴弹。67式木柄手榴弹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装备我军,直到现在仍为我军的制式装备。它的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便于大批量生产;其缺点是弹体较重,体积较大,爆炸产生的破片数量比较少。79式火箭手榴弹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火箭手榴弹之一。该手榴弹最大的特点就是既可以用于投掷,也可以用火箭发射装置发射,这就解决了手榴弹很难从低处向高处投掷的问题。该弹引信装置配有两套,用手投掷时,使用弹头的拉发火延期时间引信,用火箭发射器发射时,则采用弹底着发火引信。79式火箭手榴弹使用方便,采用立姿、跪姿和卧姿均可发射,非常适合在城市、山地、丛林等地使用。86式无柄手榴弹的壳体是一层塑料包裹的破片衬套,内含高能炸药和1600颗直径约3毫米的钢珠。86式手榴弹的引信是采用翻板式针刺发火机构,这样的结构大大提高了手榴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86式手榴弹重量较轻,易于抛掷也便于携带,弹体爆炸时,1600颗钢珠能迅速地向周围散开,对人员的杀伤力很大。目前,86式手榴弹已经逐渐成为解放军的主装手榴弹。

种类齐全的大家族

如今,中国的手榴弹早已发展成为种类繁多、性能优良的大家族,包括进攻手榴弹、防御手榴弹、发烟手榴弹、照明手榴弹和防暴手榴弹等等。进攻手榴弹就是在进攻中能利用大量的高温高压气体来实现杀伤和破坏作用的手榴弹。这种手榴弹一般弹体壁较薄,装药量较大,引信较长同时易于投掷,它能允许进攻中的步兵掷弹后继续前进。防御性手榴弹主要依靠爆炸后产生尽量多的破片来杀伤敌人,这种手榴弹装药量较少,但破片和钢珠较多。使用防御手榴弹的步兵须要在掷弹后立即隐蔽起来防止自己被破片击伤,因此它适用于防御战中。发烟手榴弹属于一种信号手榴弹,它通过散发出浓烈的彩色烟雾而实现地对空或地对地的信号联络或目标指引。照明手榴弹内部装有照明剂,它能保证在一定的燃烧时间内散发出强光,从而实现照亮攻击目标、侦察敌军部署的效果。防暴手榴弹是用来震慑、驱散人群的,它在爆炸时并不产生大量的碎片或高压气体,只是将弹体内装填的大量塑胶小球溅射出去并产生巨响和闪光。这些小球并不会造成杀伤,打在人体上只会产生一个类似于蚊虫叮咬产生的疼痛的包块。

未来的用武之地

尽管有人认为以手榴弹为代表的轻武器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是非常小的。但是,从现实角度看,现有的高新技术武器大多只作为一种威慑力,大范围使用的可能性不大。至少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以街道巷战、工事作战为代表的短兵相接的战斗仍会频繁发生。这些战事一般在40米以内进行,这一距离是直射武器的死角,却正好是手榴弹所填补的火力空白。因此,手榴弹在21世纪还是会很有作为的。

相关链接:

“手榴弹”和“手雷”

手榴弹按照外型可以分为有柄手榴弹和无柄手榴弹。其中有柄手榴弹就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手榴弹”,其结构主要由木柄、弹壳、保护盖、拉火绳、拉环、拉火管、导火索、雷管和炸药构成,这些零部件大部分为铸造件或冲压件,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大规模生产。无柄手榴弹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手雷”,呈圆柱形或纺锤形。手雷的引信部件比较复杂,要用专业设备加工而成,且对生产工艺要求较高,因此成本较高。此外,手榴弹的杀伤效果与弹体爆炸产生的破片数量和大小紧密相关,普通的手榴弹没有预制破片,仅有少数外加破片套,而手雷的弹体里一般都含有预制破片或钢珠,所以手雷的威力要更强一些。

猜你喜欢
火球手榴弹破片
破片群作用下复合材料层合板近场动力学损伤模拟*
超级大火球
亮亮吃西瓜
弹药动态加载下破片测试方法
半预制破片战斗部破片威力分析
太阳
中非手榴弹竟比可乐便宜
重保龄球
前向战斗部破片散布均匀性研究*
预测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