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戈特利普·戴姆勒和威廉·迈巴赫这对儿好基友。这里为什么一定要加上名字呢?因为一会儿还有下一代的事儿呢。这两个人的关系基本可以定义成伯乐和千里马,当然老戈作为伯乐同样有着非凡的设计和机械工程天赋。老戈比威廉大十几岁,在工作中发现了这个天赋异禀的年轻人,慧眼识人的他立刻对威廉进行重点培养。随后戈特利普把威廉弄到了卡尔斯鲁厄的一家重型机械制造公司担任制图员,年轻的威廉在这里度过了很重要的三年——积累实践经验。
人往高处走,之后跟随老戈来到科隆的Deutz蒸汽机制造厂,想必大家也有所耳闻,这家公司的大股东之一就是我们可爱的奥托先生。老戈和威廉的到来让奥托如获至宝,尤其是年轻的威廉,给这家工厂带来了更多创造力。我们不妨来看下时间游戏:威廉大概是1872年到Deutz开始工作,“奥托循环”成形于1876年,而奥托提出这个概念大概是10年前的事儿了。翌年8月,奥托的专利正式被认证,在获得专利之前,威廉还带着这款发动机参加了什么博览会。然而威廉对这款新式发动机并不满意,回到科隆后又继续做了改进。那么威廉·迈巴赫在奥托的公司究竟负责什么呢?产品设计和研发。我们并没有想说明什么,大家看明白就好。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随后发生了什么事儿呢?官方说法是戴姆勒与奥托在研发层面产生了严重分歧,我们想这时威廉的天空飘来五个字:回头看看我!其实商人的头脑是很灵活的,但心里总过不去那个坎儿,就是“想要的太多”。老戈也是老江湖,哪儿能老吃素面呀?1882年,他一手拿着Deutz给的十几万马克(当时货币)赔偿金,一手牵着威廉,摆着一副老愤青嘴脸离开了Deutz。之后两个人并没有一走了之,而是继续着彼此热衷的事业。俩人合伙开了个作坊,终日在里面叮叮咚咚。1882年离开Deutz,到1885年就有了著名作品——举世闻名的戴姆勒一马力“大单缸”。
话分两头,另一个喜欢研究奥托专利的人是谁呢?卡尔·本茨。我们就不明白了,那时候德国怎么就突然冒出那么多机械天才,而且还彼此都离着不远。不但如此,威廉·迈巴赫和卡尔·本茨年纪相仿,差了不到两岁。本茨在技术和研发过程中并没有迈巴赫那么幸运,有老戈这么个带头大哥,还能去奥托的工厂参与最核心的研发工作,本茨唯一能倚仗的,就是自己无底线的“老黄牛”精神,并在一次次的挫折中顽强爬起来。
真的不用把自己的创业之路都说成是童话,摆出一个造物主的姿态。本茨一直都对奥托的发动机感兴趣,而且自己在不断改进设计,从煤气发动机就开始了。那时候信息并不发达,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没有现在这么完善,所以很多事很难掰扯清楚。以我们的观点,客观的说,奥托和戴姆勒年长一些,属于先驱;威廉·迈巴赫与卡尔·本茨年纪轻,算是后生。因此无论是威廉还是卡尔,他们所谓的研究与发明都是站在前人基础之上的。而两个后生确实也有天赋,他们让奥托的四冲程理念得到升华,让四冲程单缸内燃机小型化,可靠性大大提高,故障率降低到日常人们可以接受的地步。
如果说是巧合,那么基本就是下面我们说的这个。我们上面说了,戴姆勒的单缸发动机于1855年面世,其实本茨的内燃机出生也在这个时候,甚至当时还比较不稳定,卡尔一直在进行改进。这里我们有理由相信戴姆勒的产品似乎更成熟一些,因为那哥儿俩先把这台发动机装在了一辆自行车上,让摩托车有了雏形。在之后的1886年,又将这台发动机装在了一辆四轮马车上,并作为礼物送给了戴姆勒夫人。本茨则比较鸡贼,他把稳定性有提升的内燃机装在了一辆三轮马车上,刚一能跑便马上申请了专利,于是乎官方就认定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辆“汽车”。老戈和威廉那哥儿俩估计下巴都把脚面砸肿了,心想不带这么玩儿的。
所以接下来这件事就应该不算巧合。我们上面也说了,就在1886年,奥托的四冲程内燃机专利被宣布无效,原因是由于竞争对手的申诉,说之前已经有法国人这样干过。竞争对手?究竟谁是竞争对手呢?接下来就是老戈和威廉这哥俩吃一堑长一智,俩人将自己制造的内燃机装上一条小船,于是乎有了摩托艇,哥儿俩立刻就注册了专利;估计俩人也是憋了一肚子气,俩人又马不停蹄地将内燃机装上了一个飞艇,以此霸占天空。大家更熟悉的可能是迈巴赫的齐柏林飞艇,那是后面的事儿了,现在是戴姆勒最初形成向天空、陆地、海洋共同进发的概念,也是三叉星Logo的起源。大家也看到了,不是这哥儿俩真的就有那么大志向,一定要全天候发展,真的是让本茨逼的——唉,都是被逼的。
1900年,两个事儿,一是老戈不辞而别,驾鹤西去;威廉和保罗以DMG推出了35HP。由于35HP的推出又出现了两件事:埃米尔·杰利内克,一位奥匈帝国商人,作为当时戴姆勒产品的第一位经销商兼投资人,要求在戴姆勒新产品上加上小女儿“梅赛德斯”的名字。好几十万摆在眼前,那是钱呐,犹豫什么?保罗和威廉立刻答应了;另外就是这款车的出色设计和性能同时引起了卡尔·本茨的注意,两家公司从这个时候开始建立联系,之前都是单干。两家公司最初的接触,戴姆勒掌印的就是保罗,不是老戈。而且“梅赛德斯”的商标注册以及三叉星Logo的注册都是在DMG与Benz&Cie合并之前完成的,之前奔驰的产品Logo是月桂花环中间加BENZ字样,喻示奔驰产品在赛车运动中所取得的成绩。
有一种情况,叫功高盖主,这直接导致威廉·迈巴赫于1907年彻底离开了DMG,保罗·戴姆勒开始亲自执掌设计研发工作。威廉·迈巴赫离开DMG恰恰预示着真正迈巴赫时代的到来,离开之后,迈巴赫父子开始搞飞艇,就是著名的齐柏林。一战后飞艇被封杀了,有了资本的迈巴赫就开启了自己真正的造车时代,一个真正的迈巴赫豪车时代。从概念车W1,到量产的W3,再到拥有三米六轴距的W5,还有V12发动机的旗舰车型“Maybach 12”,迈巴赫汽车在不断更迭豪华汽车的定义,直到1929年威廉·迈巴赫与世长辞。之后其子卡尔开启了后迈巴赫时代,推出了更加豪华的DS7和DS8车型,充分奠定了迈巴赫在超豪华领域的地位。再之后二战爆发,迈巴赫的超豪华车生涯戛然而止,战后的迈巴赫就像恒星爆炸后留下的黑洞,引力巨大却犹如无物。
转回头说DMG和Benz&Cie,同样是由于一战后的经济不景气,两家公司才考虑合并。在正式合并之前很久很多事宜就开始进行了,包括在一定时间内各自生产销售自己的产品。两个公司正式于1926年合并,合并后的商标为“梅赛德斯-奔驰”,并在以后的产品中统一商标。这个合并,是没有迈巴赫的合并,纯粹是戴姆勒和本茨两个家族企业的整合。上世纪60年代,梅-奔需要在复苏过来的市场中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与自己血脉相连的迈巴赫无疑是个好选择,于是公司斥资收购了迈巴赫品牌并修葺工厂,让这个传奇得以延续。后来梅-奔复活迈巴赫就是近些年的事儿了,大家心里都有杆秤,我们就不评论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