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 • 境

2015-09-10 07:22蒋成龙
世界博览 2015年19期
关键词:文化交流教授韩国

蒋成龙

郑根浩(정근호),1969年出生于韩国忠南燕岐,1991年又石大学(Woosuk University)东洋画系毕业,2004年获中国中央美院中国画系硕士学位,如今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成为了国际关系专家金灿荣先生的博士生。现任中国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绍兴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韩国艺苑艺术大学客座教授、韩国美术协会会员、韩国环境美术协会会员、大田广域市特邀作家、韩国孝文化节根节日宣传大使、百济文化节宣传大使、地上军庆典宣传大使等职务。(文字块)

郑根浩曾多次获得韩国和中国各地的美术相关奖项,举办过超过40次个人画展,作品被中央美院美术馆、北京LG大厦、韩国现代画廊和韩国陆军本部等单位所收藏。

说起郑教授给人的印象,恐怕很难让初次接触的人联想到他的职业和工作。没有外交家的一本正经,没有艺术家的狂放不羁,平时的他完全是一副憨态可掬,彬彬有礼的学者风度。几年前在一次中国收藏家协会组织的活动中,笔者经朋友介绍与他相识。操着一口流利但多少有些“洋腔怪调”的中文,郑教授的话语中透露着对绘画艺术的热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看法。

绘画专业科班出身的他并非出自艺术世家,父亲在韩国的法院系统工作,母亲则是传统的全职妈妈。东洋画专业毕业后,他一心寻求艺术上的突破,希望能够从东方传统文化和历史中寻求突破。为此,他在1997年只身一人来到中国,开始了进一步的求学之路。

文化寻根与艺术探源

来到中国求学对于郑教授来说可谓顺理成章的选择,无论从历史、文化的久远性,还是艺术形式、风格的多样性,都深刻影响了包括韩国在内的绝大多数亚洲文明。在韩国学习期间,郑教授主要以山水类题材的水墨作品为主,融合了众多东、西方艺术创作技法格,尝试了大量传统与创新的结合,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独有风格。然而他认为,除了创新之外,自我探索和艺术根源的探寻才是当时遇到的最大困难和不足。

“韩国相比中国开放的较早,所以我很早就接触过大量西方文化和艺术,觉得暂时够用了,反而是传统层面欠缺太多。东方文化在之前的教育中并不充分,所以需要来中国‘补课’,否则无法融会贯通。”

为此,郑教授1997年便来到中国,在中央美院进修的同时努力学习中文,随后成功被录取为研究生,攻读硕士学位。在他印象里,那时的中国还未全面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各方面都更加传统。无论是艺术专业还是百姓生活,甚至就连老北京的大院、胡同文化,在他看来都是如此迷人。

硕士在读期间,他主要以抽象水墨画和材料学为研究方向。而水墨画的用色方式、材料特性和构图方法都与西方抽象大为不同,这使他对艺术和技巧的认知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的抽象画是‘东方的抽象’,和西方人不一样。不同于具象作品表达事物本身的特性,抽象作品需要画家融入更多思考和想象空间,这与作者和观赏者的文化背景有很大关系。”郑教授继续说道:“在韩国的时候,我的老师非常注重写生的重要性。那个时候我还年轻,每天走几十公里路,翻山越岭去感受生活,这对我的提高非常有帮助。来到中国,我开始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毕竟这里的事情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不同的,值得观察和思考的。”

来到中国后,除了日常的学习和交往,郑教授也一直活跃在艺术创作的前沿阵地,期间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北京当代美术馆、炎黄艺术馆、保利大厦等地举办了多达40余场的人画展,最多的时候一年就办了八场。

当笔者询问郑教授作为一名艺术家,是否有经纪人和固定客户的时候,他憨憨地抓了抓头,说道:“我没有经纪人啊,也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找我。客户也不固定,中国韩国都有,还有一位法国人买过我很多作品。韩国的客户很多是医生,很巧合,可能在韩国的医生比较有钱吧?”说罢我俩都笑了起来。

艺术为媒的文化交流

来到中国十几年,郑根浩教授除了虚心求学,努力在艺术造诣上日渐精进之外,也一直在积极努力地探索艺术发展的空间,以及中、韩两国文化交流的远大前景。

“2004年毕业后,我在北京炎黄艺术馆对外联络部工作,从事中韩文化交流工作将近十年。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并不懂怎么去搞。当时只能向老师和朋友们学习,从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的中日交流项目中借鉴了很多成功经验。但是我发现自己还有很多理论知识需要补充,很多专业知识需要掌握,所以就到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开始学习外交专业。”郑教授如此描述当年选择前往人大求学的初衷。

确实,对于文化交流来说,艺术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举世公认的最好媒介。但跨国交流活动牵扯到诸多外交、公共关系领专业层面的知识、技巧和资源,绝非易事。而从事外交工作的专家之中又鲜有艺术专业出身,缺乏具有艺术家身份的“跨界”人才。

郑教授认为,随着中韩两国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经济水平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与此同时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会愈发强烈。目前,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主要依靠经济往来和娱乐行业的推动。这些对于寻常百姓来说固然至关重要,但毕竟只是表层。要想让人民相互理解,必须从艺术、历史、文化角度进行更深入的挖掘与互动。

“两国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互相‘不了解’,这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政府的运作方式,经济环境和商业氛围的区别,甚至人们日常生活和交往的习惯等。这些都和电视剧里演的不一样,而且这些区别的产生是有历史、文化等各方面深层原因的。”郑教授继续解释道,随着在中国居住的时间越来越久,他开始从更深层面了解这个伟大的文明古国。这不仅对他的艺术造诣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也让他更加清晰地意识到了两国人民的不同。如果想要拉近百姓之间的距离,就需要让他们亲自参与到交流之中,切身感受这些区别和差异,从而才能认识到如何互补、提升和发展。

对于所谓的“不了解”,郑教授举了几个例子:比如,韩国的行政管理基本是以市为单位,相对松散,艺术领域行业协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也呈现“碎片化”的状态。这在操作大型文化交流项目的时候会产生诸多不便;再者,韩国本地行业协会、艺术机构的数量和规模上也无法和中国相比。根据我国发布的官方统计数字,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收藏爱好者大约在7000万人左右。郑教授开玩笑地说,整个韩国都没这么多人口。

“很多韩国游客和艺术家,甚至各层领导们来到中国后都感到非常吃惊。太多艺术和文化层面的东西是他们没见过没听过的。开始他们也不理解我为什么如此执着于两国交流的事业,但真正来过后,他们都会改变看法的。同样,当中国艺术家和收藏家前往韩国考察时,也会为整个韩国的艺术行业带来诸多契机。”

郑教授继续说道:“为了能够让交流的内容更加丰富,门类更加广泛,近年来除了艺术相关的专业组织外,也开始和中国收藏家协会进行更多的合作。协会中有各类专业委员会,也有很多水平极高的收藏家,藏品类别也是包罗万象。这种多元化的艺术品组合更加符合寻常百姓对于文化交流的需求。”

不过与此同时,郑教授也表示自己努力作为两国艺术和文化沟通的桥梁,这份差事责任重大,并不轻松。这些年来,他频繁往返于中、韩之间,协调各方关系,动用一切力量促使各个活动顺利开展,可以说是呕心沥血。不过,他最终用“苦尽甘来”这句成语说明了自己的决心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当笔者问道他将来的计划时,郑教授居然冒出“农村包围城市”这么个概念,颇让笔者感到意外。他笑着解释道,由于自己的能力有限,目前还只能做到局部区域性的小规模交流活动,但这也是两国之间逐渐互相加深了解的必须过程。他希望今后时机成熟后能够将交流活动普及到北京、上海、首尔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中,提高艺术交流的影响力,让更多的百姓领略两国文化的精髓,进而在各个层面促成更加深入地交流。

“我来到中国都快20年了,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中国。我热爱这里的人,喜欢这里的美食美酒,习惯了中国的生活环境。可以说,我是韩国人,但我的家在中国。”——郑根浩

(作者为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研究员)

猜你喜欢
文化交流教授韩国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刘排教授简介
在韩国走马观花
文化交流
心不在焉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