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润李大卫
8月24日,美国3大股指期货开盘前2次触发熔断机制。可能因为这一天出生的人是处女座,国内也引起对此事的喋喋争论,政府在市场危机时要不要救市?应该怎么救市?这样的探讨和争论目前正充斥着办公楼、会议室、街头巷尾、公交车城铁,以及各个微信群。美国是凯恩斯主义的发源地,也是救市的老前辈,理解救市理论的复杂性,大可以从美国救市的一些掌故中获得一些感悟:
2008年美国救市,当时面对巨大的争议,阻止金融系统的危机蔓延至整体经济中去是救市的逻辑起点,华尔街崩溃,将摧毁整个金融体系,从而企业无法获得贷款,购房者不再可能获得信贷支持,导致实体经济全面衰退。
反对者认为,第一,救市缺乏公平性。美国强调纳税人,救市是用纳税人的钱去补贴给投资者。投资者获得了盈利,就应该承受风险带来的损失。投资者有义务为其决策承担后果,政府有义务使金融健康运行,风险出现时,投资者和政府应该负起责任,为自己的失职和错误负责。犯错者需要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而不能让纳税人去买单,救市等于奖励了纵火犯。这一点是在美国民众中最容易引起共鸣的。第二,救市长期有负作用。美国的绝大多数人认为,美国目前的繁荣来自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自由资本市场,如果救市干涉市场经济,是对市场经济精神和美国繁荣制度基础的动摇,所谓的“市场经济精神”看不见摸不着,但美国人就是这么死心眼,认为要维护市场原则和理念的神圣和尊严,如果救市会导致政府有理由践踏市场精神,投资者不再相信市场精神,那才是最可怕的危机,是怎么救也救不回来的。
到此时,美国政府、联储和救市法案的拥护者非常艰难地在试图说服公众,面对巨大的压力,美国精英权贵展现了超凡的思辨和公众魅力:正是为了纳税人的利益不被全面经济危机进一步侵害,所以我们必须团结一心,奋勇拼搏,花纳税人的钱。火灾时不救火,只严惩纵火犯,火车出轨时只知道指责司机,都可能错过最好的自我拯救时机,从而使可能肇事者和被牵连者都处于更危险的境地。
逻辑上,救市与否的讨论焦点变成了,不救市是否会引起进一步伤害纳税人利益的全面崩溃?英国《金融时报》曾就美国的救市法案发表了一篇社论:“银行系统濒临崩溃,而崩溃将给普通百姓带来悲惨的后果。盈利企业和信誉良好的消费者将受到损害。成功的救援将可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甚至有微小的机会让纳税人从中获利。这就是救援的理由。”
最后推动救市的并非雄辩和证据,而是公众对于全面崩溃的恐惧。救市与否这个问题,起于政府干预和市场经济,却归结于人性的恐惧,恐慌来临时,理性便失去了力量。所以有人说,这也许并不是特别光彩的说法,但是救市的关键,并不在厘清责任和形势,而在制造足够的恐惧,这一点,供中国救市参考。
一个木瓜掉到水里,森林里的小动物被吓懵了,因为“咕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