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凌
透过两组照片,仿佛能看到两个不同的年轻人站在面前。与众不同又彼此不同。
唐晶认真地做着“无用”之事。
“无用”当然是指无世俗之用,就像他自称从不看关于金融与心灵鸡汤的书,而正是这两类图书,充斥着书店的畅销书展台,粉饰着虚假的阅读繁荣,指点着所谓人生成功之道。他的作品反映出深厚的专业背景,透露出一种对经典的坚定信仰,从古老传统中,仍可汲取不尽的营养和力量。《成长》系列也恰恰是对过去经验和生活的回望与探源。
陈晓峰则游戏地做着认真之事。
说他游戏,是指他的创作表面看来更加不羁与前卫,以至于他发给我一张电脑游戏截屏作为代表作时,我很正常地怀疑他是不是发错了文件。通过这个举动,我被清晰地告知,摄影的内涵和外延都正在深刻地改变。虽然非常认可他通过截屏传达的理念,我仍对晓峰说,“你还是发一张正常的照片给我吧”。这更多是个心理测试,想看到他坚持的程度。
经过我的小数据统计,摄影师们最喜欢的超能力,一是隐形,二是穿越。穿越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过去,另一个是未来。唐晶早早明白了过去蕴涵的宝藏,晓峰则迷恋于未来不确定的惊奇。
向任何方向探险都是个人可贵与可敬的选择,所有的努力都形成合力,推动着摄影继续向前走下去,守住旧疆域,开辟新领地。但可以确定的是,这片土地已非王国,而是走向共和。
Q:你是如何与摄影结缘的?
A:大学里学过摄影基础理论,加上后来当“驴友”外出的实践。
Q:谈谈你使用的第一台相机?
A:奥林巴斯C5050,记得当时叫做“专业卡片机”,5000多元。
Q:你现在用什么摄影器材?
A:各种都用,从手机到4×5座机。
Q:你最合手的摄影器材是什么?
A:没什么感觉是不合手的。
Q:你觉得摄影最好的展示方式是什么?
A:墙上或者书上,或者别的更有意思的媒介。
Q:胶片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A:有。
Q:摄影对你意味着什么?
A:一种度过时光的方式。
Q:你从摄影得到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A:某种观察世界和自己的渠道。
Q:决定成功的因素有多少,以及它们的重要次序?
A:运气、心态、细节。
Q:你曾经遇到的最大困难或挫折是什么?
A:很难突破自己。
Q:你从中得到什么经验教训?
A:再等等看看,再推自己一把或者再踢自己一脚。
Q:你最看重摄影师的什么品质或素质?
A:自省,细致。
Q:你最喜欢的在世的和过世的摄影师各是谁?
A: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喜好对象。目前是托马斯·鲁夫(Thomas Ruff)。
Q:你最喜欢的摄影主题是什么?
A:谈不上最喜欢,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关注点。
Q:你最喜欢的摄影作品是哪些?
A:我想不到的作品。
Q:决定一幅摄影作品好坏的因素是什么?
A:没有固定的标准。一般来说很多标准都和外部有关,和作者的关系反而不大。
Q:你对年轻摄影师有什么忠告?
A: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不抱怨,不偷懒。
Q:你认为摄影的未来会是怎样?
A:“摄影”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会有极大的拓展和延伸,和其他视觉行为(不一定是艺术)的边界会模糊融合。
Q:你有什么摄影规划?
A:别太把摄影当回事。
Q:你最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A:自得。
Q:决定你一生重要走向的“决定性瞬间”是什么时候?怎样的场景?
A:2006年的某天,我找领导谈话,告诉她我决定不走仕途。
Q:你一生最初的记忆是什么?
A:吃奶,爷爷背着我上托儿所。
Q:你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是什么?
A:太多了。
Q:你一生中最悲伤的时刻是什么?
A:发现自己不能喝酒。
Q:你喜欢读什么方面的书籍?
A:除了金融类和心灵鸡汤类励志成长类的以外都看。
Q:让你感到放松的事情是什么?
A:无所事事。
Q:让你感到紧张的事情是什么?
A:太多了。
Q:你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A:太按照父母的愿望成长,觉醒得不够早。
Q:你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
A:爷爷突然就去世了,没来得及多陪他说说话。
Q:你最恐惧的是什么?
A:去医院。
Q:如果能选择的话,你希望让什么重现?
A:去世的爷爷。
Q:你珍视自己的哪种能力?
A:幽默感。
Q:你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A:睿智。
Q:如果可以,你希望拥有什么样的超能力?
A:穿越时空。
Q:自己的哪个弱点让你不能忍受?
A:拖延症和吃得太多动得太少。
Q:你这一生中最爱的人或东西是什么?
A:家人、朋友。
Q:你目前的心境怎样?
A:大体平静偶尔略焦虑。
Q:你的行为准则,生活信条是什么?
A:人生而就是不平等的。
Q: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A:没有。
Q:你认为人最可贵的品德是什么?
A:利己不损人。
Q:你认为人生最完美的幸福是什么?
A:自在。
Q:你认为什么是不幸?
A: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Q:人身上可以被谅解的缺点是什么?
A:心直口快。
Q:人身上最使你厌恶的缺点是什么?
A:虚伪。
Q:你认为什么样的人命运最可悲?
A:一生围着别人转的人。
Q:你最看重朋友的什么品质?
A:忠诚。
Q:你觉得男性什么品质最重要?
A:睿智。
Q:你觉得女性什么品质最重要?
A:知性。
Q:你认为什么叫明智?
A:知道自己是谁,以及该怎么做。
Q:你怎样看待名望?
A:有最好,没有也没办法。
Q:你认为程度最浅的痛苦是什么?
A:信用卡还款之日将近。
Q:你如何评价这个时代?
A:每个时代是且也只能是你所属于的时代。
Q:你怎样看待人类的未来?
A:不关我事,我只负责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一段时间。
Q:如果能够改变这个世界的某个方面,你最想改变什么?
A:我改变不了世界,所以没想过。
Q:你觉得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A:生命中所有无意义的片段构成了生命的全部意义。
Q:你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死去?
A:利索点就可以。
Q:假想一下,你希望自己的墓志铭怎样撰写?
A:不需要这个吧。
Q:除了上述问题,你最希望被世界提问并回答的是什么?
A:没有。
Q:你是如何与摄影结缘的?
A:小时候用家里相机拍照。
Q:谈谈你用的第一台相机?
A:父亲送的。
Q:你现在用什么摄影器材?
A:135、120、4×5画幅相机。
Q:你最合手的摄影器材是什么?
A:4×5折叠相机。
Q:你觉得摄影最好的展示方式是什么?
A:根据环境和空间寻找最合适的展示方式。
Q:胶片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A:有。
Q:摄影对你意味着什么?
A:一种表达方式。
Q:你从摄影得到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A:乐趣。
Q:决定成功的因素有多少,以及它们的重要次序?
A:勤奋,天分,乐趣。
Q:你最看重摄影师的什么品质或素质?
A:诚实。
Q:你最喜欢的在世的和过世的摄影师各是谁?
A:托马斯·斯特鲁斯和米歇尔·施密特。
Q:你最喜欢的摄影主题是什么?
A:景观和肖像。
Q:你最喜欢的摄影作品有哪些?
A:德国摄影。
Q:决定一幅摄影作品好坏的因素是什么?
A:是否足够专注。
Q:你对年轻摄影师有什么忠告?
A:摄影师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证明自己。
Q:你认为摄影的未来会是怎样?
A:存在有存在的意义。
Q:你有什么未来的摄影规划?
A:继续景观和肖像题材拍摄。
Q:你最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A:自由。
Q:决定你一生重要走向的“决定性瞬间”是什么时候,怎样的场景?
A:考上美术学院,然后开始艺术领域的学习和工作。
Q:你一生最初的记忆是什么?
A:苏联解体。
Q:你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是什么?
A:结婚。
Q:你一生中最悲伤的时刻是什么?
A:没有答案。
Q:你喜欢读什么方面的书籍?
A:文学,艺术。
Q:让你感到放松的事情是什么?
A:独处。
Q:让你感到紧张的事情是什么?
A:热闹的狂欢。
Q:你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A:没有。
Q:你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
A:没有足够的时间。
Q:你最恐惧的是什么?
A:对生活失去兴趣。
Q:如果能选择的话,你希望让什么重现?
A:青春。
Q:你珍视自己的哪种能力?
A:组织能力。
Q:你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A:对色彩敏感。
Q:如果可以,你希望拥有什么样的超能力?
A:空间跨越。
Q:自己的哪个弱点让你不能忍受?
A:焦躁。
Q:你一生中最爱的人或东西是什么?
A:艺术。
Q:你目前的心境怎样?
A:平和。
Q:你的行为准则,生活信条是什么?
A:不偏不倚。
Q:你有什么样的口头禅?
A:没有。
Q: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A:近山者能,近水者智。
你认为人最可贵的品德是什么?
A:勤奋。
Q:你认为人生最完美的幸福是什么?
A:始终保持平常心。
Q:你认为什么是不幸?
A:贪、嗔、痴。
Q:人身上可以被谅解的缺点是什么?
A:一定程度的懒惰。
Q:人身上最使你厌恶的缺点是什么?
A:傲慢。
Q:你认为什么样的人命运最可悲?
A:不能认清自己的本性。
Q:你最看重朋友的什么品质?
A:诚实。
Q:你觉得男性什么品质最重要?
A:坚强。
Q:你觉得女性什么品质最重要?
A:温柔。
Q:你认为什么叫明智?
A:知人者明,知己者智。
Q:你怎样看待名望?
A:是一个人存在的证明,必不可少但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Q:你认为程度最浅的痛苦是什么?
A:丢失钱财。
Q:你如何评价这个时代?
A:混乱与希望并存的时代。
Q:你怎样看待人类的未来?
A:不清楚。
Q:如果能够改变这个世界的某个方面,你最想改变什么?
A:文化隔阂。
Q:你觉得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A:让生命从容。
Q:你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死去?
A:没有痛苦。
Q:假想一下,你希望自己的墓志铭怎样撰写?
A:不知道。
Q:除了上述问题,你最希望被世界提问并回答的是什么?
A:专业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