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华
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第6届中国汽车造型设计大赛已经落幕。今年,这项赛事已经跨入了第10个年头。在这10年中,从大赛中走出了许多优秀的年轻设计师,他们已经活跃在国内外汽车设计的各个领域,逐渐成为各车企的中流砥柱。每每看到他们的设计作品,都让人不禁感慨一浪高过一浪的人才势头锐不可挡,国内汽车设计师成长的黄金岁月真的来了!优秀的作品值得分享,让我们通过这些优秀的设计,来看看现在的年轻设计师都在想些什么?
“突破传统汽车硬性底盘的设计语言,定义为流畅的软性底盘配合硬性速度的驾驶舱,未来全地形单(双)人车,给乘客更好的舒适感、安全感,形态饱满又不失动感。
轮胎由可独立伸缩的自适应材料组合传感器设计成的单体悬挂组成,能智能的预判断改变伸缩组合方式适应不同路况(公路胎、雨林胎、雪地胎、沙地胎)......同时,通过每个单体的独立伸缩方式,并配合磁悬浮支撑的驾驶舱,最大限度的避开行车途中的颠簸。”
2047年,由于技术的进步使得能源利用率得到进一步改善,太阳的能量被储存、转化、直接利用,人类关掉了大量的火力发电站和核能反应炉。新能源大行其道,也使得传统汽车成为历史,迎来了汽车的革命时代。市场需求促进了材料学的长足进步,车身缩减至和人一样的重量,更小的驱动单元和更强大的动力系统让汽车体量急剧减小,也逐渐转变成个人乘坐的车辆,外观的改变使得物理学更好地运用在车体上,利用大自然的力量让汽车更符合能源效率;仿生学也使得汽车在野外地形上安然前行。
分析意向图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新颖、尖锐、激进、强对比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正是我想在这次勒芒LMP1 24小时耐力赛的赛车的外观造型上所表达的构想。
通过上一步的处理,我得到这些关于侧面的原始想法图4,前面三个在形态语义上,更像充满驾驶乐趣遐想的摩托。相对于第四个,前三个虽然造型比例上非常新颖,但是在造型的复杂程度上更为零碎。第四个从前到后由倾斜的大线条贯穿,在造型型面比较整体的基础上,更加具有动势。前轮出点状发散的型面特征和贯穿前脸以及侧面,直插尾部的大线条,延续了意向图中的精髓。接着,在图1和图2的基础上,尝试做一些具象化的赛车特征,在得到这张比例合适,能大致体现我设计初衷的造型后,我决定再从顶视图入手,做一些类似的发散。然后用线稿去尝试理解其中型面的逻辑性。
灵宠是一款用于城市内部交通的单人小型车。它将改变人与车的关系,将会成为你掌上的专属智能宠物。灵宠的所有状态和信息都会反馈到你的智能手机上,它的驾驶与辅助操作,也只需在你智能手机上便可以轻松实现。
外形灵感来源于蜗牛,蜗牛可爱的造型十分富有亲切感,流线型车身有效地降低了风阻,而仿生于蜗牛壳的造型使车身具有坚固的结构,同时拥有宽敞的驾驶空间。灵巧的车身尺寸使灵宠能轻松应对城市复杂狭窄街道,相对一般家轿占用更少的停车空间。电力驱动即环保又降低了噪音与振动。大面积的钢化玻璃设计使驾驶者拥有极佳的视野,磁悬浮轮胎结构使车身始终保持平稳状态,最大程度的吸收了行驶的振动。明度较高的配色方案,不仅给人一种亲和、环保的感觉,同时给人们一种科技感和未来感。
她的外形灵感主要来源于“鹰”和“速度”。鹰是自由的象征,而自由是生命的真谛。本概念车形态要传达一种对于生命自由勇往直前的追求:前脸是鹰捕食俯冲时的神态,把鹰瞄准目标俯冲时的速度和准确用于汽车的速度感上,让汽车具有了鹰的生命。
此车的另一创新是结合智能磁悬浮轨道。未来的道路是一条条磁悬浮光道,不但减少了道路的维修费,而且基于磁悬浮轨道的反馈信息,道路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变道。一辆车出现问题,轨道会立刻生成新的轨道绕过故障车行进。除了车本身具有的探测躲避障碍物之外,磁悬浮智能轨道也提供了双重安全保障。所以未来人们不必担心撞车,酒驾等安全问题。
根据对大赛主题“智能与生命”的调研和认识,我们以生命的第一定义——自由为车身造型的设计原点,我们希望可以打造一辆自由、张扬、不受拘束的微型超级跑车;同时,我们定义了一种新的汽车驾驶方式:通过汽车与人大脑电信号的数据传输,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心动=行动”,这也是贯穿我们整辆车的设计理念。
我们设计的这款跑车,整体以简单的流线和曲面为主,整个外观简单,优美,但又不失张扬和自由。故而采用黑白配色体现车身简洁的设计风格,突出自由不受约束的设计理念;内饰方面,我们采用黑色和蓝色的配色来体现内饰的科技感和未来感,同时在内饰中加入了参数化的设计概念,旨在定义一种能够让人在驾驶过程中更轻松、更愉快又不缺乏驾驶乐趣的驾驶方式。
这款车我们将其定义为2045年一个人乘坐的微型超级跑车,整车分为三个部分:前车身、座舱以及后车身,当使用者要使用车辆时,可以直接坐进停在家里或者其他建筑里的座舱内,然后通过一些运送装置将座舱放入早已在楼下的车座上。同样,当驾驶员回家时,也可直接把座舱运回家。当然,无人驾驶是智能汽车的必备。
“紧急智能救援车”外形灵感受“蚂蚁”的外形启发,设计出了六个轮子的抢险救灾运输及紧急救援的设备,实现救援与运输的必要任务。这款救援车的特性与蚂蚁有相同之处,可以实现行驶在任何地形,车轮后部采用独立的悬挂臂,比普通的车更能适应各种地形。
根据蚂蚁的身体结构特点,将我们的车身分为三个部分,即车头、主控系统、运输车厢。所有的控制部分在车头部分内完成,可以控制车身中间两个的独立吊臂完成起吊、抓取的功能,保证第一时间在灾区抢救更多的生命。汽车底盘可以随坡度的大小随意调整每个轮子的角度,保证汽车整体始终保持平稳状态。
救援现场环境复杂、时间紧张,为此救援车配备了复合式多气体检测仪、音频生命探测仪、蛇眼生命探测仪、红外热成像仪等先进的搜索、侦测设备,以便迅速完成对现场救援的环境快速检测,被困和伤员搜救实时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