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勇
“今天看到一老人摔倒了,于是赶紧过去扶。没想到她一把抓住我的手,说我撞倒了她。我急忙说,监控会还我清白的。老人说,别傻了,这里没有监控。我直接一脚踹过去,说没监控你也敢这么‘屌’。她儿子说,我们边上把你踹人都给录视频了。我冷笑一声,从兜里缓缓地掏出了一本火红的《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证》”。
这是一个流传于微信朋友圈的讽刺性段子,背景是前段时间比较火的新闻事件:南京宝马撞车案的司法鉴定,让“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这个词火了。
我捕捉到了公众的心理背景:受刺激、无奈、害怕。
这个词是精神病专家们的发明,而用在“司法鉴定”上,恰又具有法律效力,构成了完美的“知识-权力”链。
这一切,有着怎样的发生机制呢?
如果问一个普通人:你知道“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个什么病吗?
回答肯定是“不知道!”。
因为精神病专家们自己都讲不清楚。比如,南京脑科医生的鉴定人员只是这样解释:“临床特征为起病快、病程持续时间短并表现为精神病性且又找不到发病原因的精神障碍,就是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讲不清楚的表现之一,是这个词什么都没有说明。“急性”、“短暂性”,最多只能说明某种“精神障碍”的特征,来得快啊,消失也快啊,可是什么样的“精神障碍”啊?没有任何描述,并不像“精神分裂症”、“被害妄想症”那样有界定性的描述。从知识的严谨性来说,这个定义显然不够明确。
讲不清楚的表现之二,是精神病专家们都承认了,“找不到”或“不知道”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病因。
问题来了,你都找不到病因,不知道病因,在逻辑上,如何能够绝对确定这是一种精神病呢?
而为什么就把某些人的语言-行为表现认定是精神病呢?不可以是一种心理问题吗?甚至不可以是正常人情绪不稳定时的表现吗?
公众之所以受到“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这个词的刺激,是因为它太违反常识(精神病无论是慢性发作,还是急性发作,多多少少都是具有持续性的!而不是什么“急性短暂性”!),怪不得有的网友吐槽:“搞半天都不知道这是个什么鬼”。
精神病专家们还算厚道,努力描述了一些“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症状”,比如“基本表现有片段妄想或多种妄想、片段幻觉或多种幻觉、言语紊乱、行为紧张或紧张症”。现实中,这些“症状”其实在正常人、有心理问题的人、精神病患者都可能有。比如,当一个人面试时,说话混乱、行为紧张,还害怕面试官会不喜欢我,那我们不能因此就怀疑,这个人是不是得了“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尽管“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这样一种“精神病”的界定还缺乏创造一种知识去解释世界、解释人时的严谨,甚至从某种角度说“有违常识”,但很多精神病专家还是以“专家”的姿态做出“权威鉴定”,并没有任何对“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反思和质疑。
尽管“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这样一种“精神病”的界定还缺乏创造一种知识去解释世界、解释人时的严谨,甚至从某种角度说“有违常识”,但很多精神病专家还是以“专家”的姿态做出“权威鉴定”,并没有任何对“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反思和质疑。
这正是可怕的地方。
印象中,某些经济专家、精神病专家、心理专家在抛出反常识也很可笑的言论时,面对公众的质疑,最喜欢用的一招就是“你们不懂”,再进而就是“你们不配质疑”。似乎,检验一个人所说的话有没有错,居然是他懂不懂某个“专业”,是他是否属于某个“专业”的“专家”。而似乎一个人是“专业”的,他就“真的懂”跟这个“专业”有关的那些事情,就垄断了对此的解释权。
这种情况,好比一个普通人吃一种水果,说很酸,但是,水果专家说你错了,是甜。普通人争辩,然后水果专家说我是专业的,你不懂。于是,普通人虽然觉得搞笑,但面对人家抬出来的“专业”,心理上也不占优势。
问题是,你的“专业”虽然是研究水果的,可是这个领域也不是独属于你这个“专业”而和我们够不着哦,它就是我们生活中饮食的一部分,我们怎么就没有发言权了,就没有判断它到底是酸的还是甜的能力了?仅仅因为你也“研究”它,就获取了垄断权?
这是一种倚仗“专业”的知识霸道。
可是“专业”又是个什么东西呢?
我在很多场合都讲过,一个只懂心理学的人,非常可能根本不懂人类的心理。要懂人类的心理,并不需要你懂心理学作为必要条件。换句话说,你懂不懂人类的心理,跟你懂不懂心理学没有逻辑上的关联,它们之间的联系是松散的。如果你愿意,你甚至不需要去懂所謂的“心理学”,而是需要去懂点哲学,懂点社会,了解人的存在,了解人性。
原因很简单,心理学只是一套人为建构的知识体系,这套知识体系,跟人类的心理规律、人类的心理表现是两码事。不是你懂了这套知识体系,把它背得滚瓜烂熟,你就真的懂了人类的心理规律和心理表现。并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所谓的“心理学”不过是一套错误的知识体系,你被它洗脑,只按它提供的那一套知识来套,反而搞不懂人类的心理。
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人。
可是,为什么一个人懂物理学、懂医学,却没有这样的问题,他确实能够制作杠杆、设计电路,能够给人治病呢?
原因在于,物理学、医学属于科学,是非常客观的学科,它们具备两个特征,可以客观验证,可以有量化的指标,而且这些指标在反复验证中可以反映出研究领域的真实情况,极少例外。但心理学,还有很多社会科学(其实不应该叫“科学”),比如经济学、社会学就做不到。至于历史、文学、艺术这类,更不用说了。
这些学科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所研究的对象是社会或跟人类精神有关的事情,研究对象会“参与”并影响你的研究结果。它们根本无法抹去主观性,甚至主观性非常强。其在知识上的可靠性,是不可能跟物理学、医学等比的。
那么精神病学呢?它虽然把自己往医学上扯,可是,研究的毕竟是人类的精神表现,虽然器质性病变也会导致精神异常,可精神异常并不等同于器质性病变本身(那只是神经的“物质基础”)。更何况,大量的精神表现,跟器质性病变没什么关系。它并不具备像医学那样严谨的客观性。
至于精神病專家们对精神病的鉴定过程,也并不神秘。他们无非是根据“精神病嫌疑人”(这是我创造出的一个词)的语言、姿态、神情、行为表现等(他们叫“临床表现”),并根据他人对“精神病嫌疑人”的表现的描述(可能还有一些生物学指标的测量),来综合地作出判断。并没有一个万能的神秘的仪器,像医学上的判断那样“科学”。
而在这个过程中,留下了两个漏洞。
第一个漏洞,是精神病专家受精神病学的规训,有可能“看谁都像精神病”,即使这个人只是有心理问题,甚至只是个因受刺激而情绪不稳定的正常人,像“精神障碍”这样含混的说法,就是看谁都像精神病的一个词语后果。第二个漏洞,一个人可以伪装得符合精神病诊断标准所描述的那些“症状”,从而去迎合精神病专家们的判断。
简单地总结就是:只要你被认为是“精神病嫌疑人”,要证明自己不是精神病,并不容易!
这也意味着一个人要装精神病,也是可能的。
我们终明白,为什么精神病专家们要强调自己的“科学性”,他们,还有一些经济专家、心理专家们要强调自己“专业”了。这纯粹是心虚。知道自己不具备科学那样的客观性,但又要确立知识霸权,建构“知识-利益”的合法性,于是需要这样干。
还是可以吓唬人的。
哲学家赵汀阳在他的文章《关于命运的知识》中揭示了这一点。他说,“由于人文社会知识缺乏像自然科学那样‘硬’的证据和效验,便只能通过知识的‘专业化’这种不够‘硬’的办法来凑乎建立知识的标准和信心,就是说,虽然无法知道某种人文知识是不是真的,但既然能够把它搞得看上去很专业,那么它就好像是真的,而它既然好像是真的,那么就算是合理化了。专业化意味着在某一种知识内部建立起一套规则、程序和自身确认的标准以便对自身的合理性进行辩护。正是这种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的合理化机制维持着知识的信心。”
他还继续论述:“专业化是一种悖论性的努力:为了建立某种‘成熟的’、能够控制的、稳定的理解,就不得不把生活和社会某个方面的问题单独处理,从而形成专门的知识,可是这种专业化的代价是对其它问题的忽视和歪曲,因为在过分突出某种问题时难免不符事实地改写了它与其它问题之间的真实关系,而任何一个问题都是在它与其它问题的关系定位中才具有意义的。因此,专业化所导致的困难不能简单化地说成是‘片面看问题’的缺乏,事实上一种片面性理解会导致全面的歪曲,一点错,全都错”。
赵老师的犀利程度让人惊叹。我们反观一下,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研究自然科学、医学的专家们基本上都较为谦虚,知道自己知识的边界,在公众面前自我感觉并没那么良好,但是,搞“社会科学”的,很多人在公众面前自我感觉却相当不错,而且刻意强调自己的“专业”。从心理上只能解释,这正是知识的“权威”不足所给他们的知识合法性焦虑,为了否认这一点,只能在公众面前秀自己的“专业”。
当然,赵老师所说的,只是社会和人文知识的可靠性问题,它们和自然科学不同,远不如看上去那么可靠,甚至可能导致全面的歪曲,而“专业化”的本质不过是自我贴金。这个,还没有涉及到像精神病学、心理学这样的学科的方法的问题。
事实上,还真有方法上的问题。
问题之一,就是喜欢玩还原论。
现代社会能还原成原始草棚里的人群吗?人能还原成猴子吗?换句话说,还原成了原始草棚里的人群,还是现代社会吗?还原成了猴子,那还是人吗?答案显而易见。但奇怪的是,精神病专家和心理专家们就是喜欢还原,把人的精神表现、心理活动还原成各种物理-化学效应,似乎这样才能够有可客观测量的指标,才够“科学”和“专业”。可是,所有的物理-化学效应,最多是人的精神表现、心理活动的生理效应,并不是精神表现、心理活动本身。还原论在对人的研究中是一种极为无能和错误的方法,因为它只是耍了一个花招,进行了概念的偷换,把对人的研究转化成了对构成人的物质基础的研究。
问题之二,弄出一套所谓的“症状”表现,说成是什么什么病,什么什么症,然后,根据一个人的表现去套。精神病专家和心理专家有了这一套诊断“标准”,不需要去理解一个人,就可以傻瓜式操作了。
这一招是从自然科学那里学来的。可是东施效颦了。人不是物体,精神表现、心理活动是极为复杂的,真正重要的是去理解他内心的心理逻辑,而不是外在表现出了什么“症状”。每一种“病”,在“症状”上都可能存在交叉,而每一个正常人,也都可能具有某些“病”的“症状”。这种方法,同样是非常偷懒和无能的做法。它的严重后果就是乱诊误诊。
精神病诊断和权力结合得非常紧密,它可以为权力对一个人的强制或法律责任的减轻、豁免提供知识“合法性”的论证。所以,我们无意否定精神病学的价值,但其本身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带来现实的严重后果。
因此,我们需要保持对它的反思性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