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康
大量打着“艺术品”、“藏品”噱头的商品,利用信息不对等让中老年人“吃药”。
前一阵子,看到某购物频道不断介绍一款由紫砂壶制作大师裴石民第四代传人裴俊伟制作的“梅花桩石瓢壶”,数量5000把,每把售价1980元。为了表示该作品的尊贵并物有所值,特意再介绍了裴石民大师当时制作的石瓢壶在一次拍卖会上拍出了1245万元的天价。
这不由得让人产生两个疑问:一是裴俊伟和裴石民相隔四代,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禀赋、不同的艺术修养,各自所创作的作品不能同日而语;第二,裴石民的作品留到现在已为数不多,具有文物收藏价值,自然能以天价拍出。而裴俊伟一批次就生产5000把,且不说这5000把是不是裴俊伟亲手制作,这5000把茶壶到底是手工制作还是一个模具里造出来的,这么大的量从收藏的角度来看也不值一提。购物频道如此宣传涉嫌偷换概念。如果通过电视直播是在销售生活日用品,1980元一把壶有些贵;如果是在销售艺术品,一卖就是5000把,显得操之过急。
靠金字招牌吃饭古今中外皆有之。从会计学的角度看,所谓名人效应就是能够带来真金白银的无形资产,拥有方往往可以作为折股的资本,具有提升身价的潜力。但名人效应在商业社会,也可能成为唬人的幌子。
比起祖孙捆绑式销售的营销模式不同,还有一种是把不同名头的书画家的作品放在一起,也是批量销售。比如近日某报刊上把市场上有些艺术名气的十个书画家组成一组的销售广告。作为艺术收藏品的名人字画,一旦贴上了批量生产的标签,这有什么可炫耀?顶多是限量版的宣传画、商品画而已。纯粹为了最大化、最快速的商业化目的所进行的艺术品复制,任何正规的收藏机构都不会感兴趣。
互联网时代,无论是电商购物频道还是报刊广告,针对的群体主要是中老年人。大量打着“艺术品”、“藏品”噱头的商品,正是抓住了银发群体晚年理财的心理,利用信息不对等让中老年人“吃药”。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没有专门规范收藏品流通和鉴定市场的法律法规,也没有专门监管鉴定市场的行政部门。这意味着,如果老百姓投资藏品出了问题,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了。笔者在此提醒一句:收藏品交易水深难懂,涉入者需谨慎。(作者邮箱:wzk1958@hotmail.com)
孤独的长跑者们
撰稿/陆澍敏
牛市里股民苦乐不均,有人忙着增加赢利,也有人忙着挽回损失。近日,上市公司武昌鱼发布公告称,经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调解,公司已与52位投资者涉案标的共计1100万元的有权代理人达成和解协议,并已支付赔偿款项,赔偿上述投资者因公司虚假陈述造成的损失。这52位投资者总共获得赔偿395万元,人均7.7万左右,为此付出的是长达三年的诉讼长跑和数不清的开庭审理以及调解过程。若不是武昌鱼因为急着重组,想尽快了结这场官司,恐怕再拖几年这些投资者们都未必能拿到补偿,而股民们除了投资武昌鱼造成的亏损,为此付出的时间、精力和损失的机会还将更严重。所以,不要让胜利来得太迟,不要让公平的代价太高,这是我们的管理层和立法者需要进一步考虑的。
汇金减持四大行的意义
5月28日A股暴跌,很大程度上由一则消息触发:汇金年内首度减持四大行股票。根据港交所披露的公开信息,汇金于5月26日在A股场内减持工行和建行,金额分别为16.29亿和19.06亿元。建行市值超过1.5万亿,工行的市值更是高达1.7万亿以上,何以区区十几亿的减持就能引起市场这么大的反应?一方面,减持金额虽然和市值相比微不足道,但市场的理解是,在这个位置减持至少不为低估,管理层有意在股指涨到这个位置时表明态度,给略显过热的市场降降温;另一方面,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最大的障碍,国有股持股比例过高一直是问题,根据相关公告,汇金减持工行后,股份占比由34.84%降至34.72%;减持建行后,股份占比由57.26%降至57.15%,虽有所下降,持股比例依然很高。这至少表明了方向——即便是国有银行这样的庞然大物,汇金也可以通过逐步出让部分股权的方式,来完成混改。这才是汇金此次减持最大的意义所在。
牛市“幕间休息”
5月28日,连续上涨多日的股市风云突变,大幅下跌321.45点,跌幅高达6.5%,超过500只股票封死在跌停板上,5月29日早盘股市依然下跌近200点。新股民懵了,不是说好的牛市吗?为什么还会有这样大级别的振荡?其实,慢涨快跌正是牛市的特征,既然大家都把这次暴跌和2007年的5·30暴跌联系在一起,有人找出了本轮行情和2007年行情的走势叠加图,发现两者惊人一致,也就是说,如果本轮行情完全复制上一轮行情的走势,那么在本次振荡调整过后,大盘还有很长一段上升行情将要展开。因此这一次暴跌,也许可以看成是盛夏里的一场雷暴雨。主导5·30以后上涨的大盘蓝筹股是否还能在5·28以后扮演同样的角色?也许这次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