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隅居岛国,日本人隐忍的功夫真是练到了极致。日本人讲礼,鞠躬作揖、无微不至,那些野蛮的部分,例如武士道,其实也是克己的内容居多。所以,看日本的书籍,总能感到一些浅浅的忧伤,隐秘地散发出来。泽木耕太郎的这本《波斯之风》虽然是一本游记,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尼泊尔等一系列曾经属于波斯王国的地方,按理说应该有一些异域风情,但是经过泽木笔端这么一过滤,仍然还是日本式的人情。
说是旅游,其实泽木更多的是在随性地流浪。一切随性。因为随性,所以更真实,这种随性的生活态度日本人真是太擅长了。泽木写道,他没有固定行程,从香港飞到新加坡,再到加尔各答、菩提格雅、加德满都、德里、德黑兰、安卡拉、伊斯坦布尔、伊斯法罕,一路西行,交通工具主要是当地的公共汽车、火车,住宿也很随性,一般是廉价的小旅馆,有时甚至是好几个人一起睡的大通铺。
只是,泽木的随性是有目的的。只有如此接近于当地人的日常生活,没有一般旅游者的挑剔和做作,才可以观察到陌生地域人们的生活,经历他们的生命过程,活着以及死亡。
书中有一段很招人喜欢:泽木去参观印度的日本寺,住持说起一个故事:他以前住的招待所有个靠跑腿为生的孤儿,虽然是小孩,却是个抽烟喝酒、生命力旺盛的小孩。有个晚上,另外一个小孩拉肚子,撒娇说要买这个、想吃那个,吵个不停,住持去照看他,这时,中庭传来悲伤的哭声,他望向窗外,那个跑腿小孩正把脸埋在膝盖里哭着。那一刻,住持才发现,小孩隐藏在活跃性格背后的真实心理。
还有一段,泽木讲到自己碰到一个瞎眼的卖艺人,他茫然的时候,经常面朝着天空,身体缩得小小的,微涨的眼睛露出混浊的瞳孔。偶尔有人经过,他立刻埋下头来击鼓。但是行人过去后,他又仰望天空。隔一阵子,再度敲起大鼓。
无论走到什么地方,日本文学都能体察到人们最灵魂深处、最隐忍的性格与情绪,这种跨越语言、民族、文化的关怀让人难忘,这或许就是日本文学不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