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者”:向IS宣战的黑客帝国

2015-09-10 07:22:44龚灿
看世界 2015年24期
关键词:黑客账号成员

龚灿

网络狙击IS

11月13日巴黎发生连环恐怖袭击,全世界对恐怖分子齐声讨伐。该案发生后第三天,网络上发布了一段视频,一名头戴电影《V字仇杀队》中盖伊·福克斯的V字面具的黑客声称,其代表全球最大的黑客组织“匿名者”(Anonymous)向“伊斯兰国”(IS)及其支持者公开宣战,同时声称他们在两天里已经使超过2000个与IS相关的推特账号瘫痪。不过,事后有“匿名者”成员表示,该视频是其他黑客组织以“匿名者”的身份发布的。

虽然该宣战视频由“匿名者”发布的真实性还待考,但在当前应对IS这一全球最大的恐怖组织的战争中,黑客组织“匿名者”发布宣战口号,激起的回响仍是非常重大的,不过其产生的作用到底有多大,不少人对此深表怀疑。毕竟在过去几年中,“匿名者”可以说是声名狼藉。虽然有人称它为 “数据时代的罗宾汉”、“自由斗士”,但在更多人看来,“匿名者”是“网络仇恨机器”,是“一群自以为是正义使者的中二野小子”,是“美国版键盘侠”或者“一个爱捣乱爱管闲事有文化的国际流氓”。因此,“匿名者”发布这样的反恐声明,自然有人怀疑其是在“蹭热点”,或者是借恐怖袭击事件来洗白自己。在“匿名者”发布反恐宣言后,不少来自印度的黑客也加入“匿名者”组织,对IS发动网络袭击。

新战场

当IS通过社交网络宣传招募圣战分子以及不断扩大影响力时,在网络上对IS发起攻击不失为开辟另一片战场。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J.M.贝格和数据科学家乔纳森·摩根发现,2014年最后4个月,至少有46000个推特账号由IS的支持者所控制和使用,每个IS支持者的账号平均约有1000名跟随者,而推特上IS的支持者人数远远高于普通推特用户的支持人数。

据《大西洋月刊》报道,早在2014年8月,“匿名者”就已宣布对IS发动“全面网络战争”,并成立专门的分支组织“GhostSec”,来应对IS通过博客、视频等社交媒体发起的网络宣传战。“GhostSec”定期追踪甚至渗透进IS网站监视他们的活动,从而妨碍该组织的招聘,以及限制恐怖分子策划国际恐怖袭击的能力,并将收集到的信息交予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中情局(CIA)等情报部门协助反恐。截至今年10月,“GhostSec”称已经破坏或摧毁了与IS有关联的130多个网站,还曾将IS有关的信息通过一家名为“克罗诺斯咨询(Kronos Advisory)”的私人安防公司透露给FBI,从而挫败了IS原计划于今年7月在突尼斯市场发动的恐怖袭击。

居住在欧洲的Mikro是“GhostSec”的运营官,也是“匿名者”组织反对IS的“网络战士”之一。他于今年2月成立了另一个黑客组织“CtrlSec”,与“匿名者”共享人员和资源。“CtrlSec”的唯一任务就是摧毁亲IS的推特账号。Mikro称,CtrlSec帮助摧毁了6万至7万个亲IS的推特账号。《外交政策》杂志报道,CIA前局长大卫·彼得雷乌斯称“匿名者”提供的有关IS的情报“对于反恐十分有价值”,该组织已经摧毁了与IS有关联的149个网站,致近10万个推特账号瘫痪,举报了超5000个宣传视频。

在通过网络视频宣布加入反恐大战6天后,11月22日,“匿名者”宣布接管超过2万个和IS有关联的推特账号,并公开了这些账号。3天之后,“GhostSec”又攻破了IS的暗网宣传网站,换上了抗抑郁药物“百忧解”的广告。

巴黎恐怖袭击后,“匿名者”组织通过视频向IS宣战

对于“匿名者”向IS发起的网络攻击,有网络安全公司指出,这会令IS趋向地下化,情报机关或网络安全公司要侦察他们的行动将难上加难。自“匿名者”不断关闭IS的推特账号后,IS已开始改用“Telegram”等加密通讯软件。该软件不只可保护用户免受监控,用户之间更可转移资金,同时可设置定时“自毁”功能删除讯息。

“网络仇恨机器”

“匿名者”的前身是2003年出现的恶作剧论坛4chan,其创建者克里斯多夫·普尔是一位来自纽约的失眠症患者。当用户没有按照屏幕上的要求输入昵称时,将会得到系统默认的“匿名者”称呼。在这个论坛上,用户们可以随意发布照片或尖锐评论。而他们最热衷的便是寻求“挑起强烈的争端(lulz)”——“lulz”是从“LOL(大声笑)”派生而来,亦即“幸灾乐祸的大笑”。用户们通过分享黄色笑话或淫秽图片来实现“lulz”,其中那些最震撼的内容被贴在“/b/”版块上,这些用户也称自己为“/b/tards”。2004年左右,“/b/”版块上的部分用户开始把“匿名者”视为一个独立的群体。

4chan论坛上的用户不关心政治,不支持任何政党,自诩“正义的十字军”,对网络上的不良迹象自发进行抵制清理,比如多次假扮成未成年少女只为让恋童癖者陷入圈套,然后将他们的个人信息透露给警察。有些匿名者则故意制造争议和恶作剧,如有人发布雷管炸弹图片,有人威胁要炸毁几个足球场而被FBI逮捕。为此洛杉矶当地的媒体称“匿名者”为“网络仇恨机器”。

“匿名者”真正走进公众的视线是在2008年。当年1月,Gawker传媒发布了好莱坞影星汤姆·克鲁斯吹捧山达基教的视频,山达基教会认为该视频有版权保护,要求Gawker立即删除。“匿名者”认为这是一种网络审查,因此有人在4chan论坛上提议“入侵”或“攻陷”山达基教官方网站。随后有“匿名者”成员在YouTube上发布“新闻稿”视频,许多黑客加入进来。这些黑客通过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手段,让山达基教官网崩溃了好几天;制造一个“谷歌炸弹”,使“危险邪教”的第一条搜索结果指向山达基教官网;往山达基教欧洲中心寄去几百份披萨;往山达基教洛杉矶总部传真一大堆全黑文件,只为耗尽对方机器的墨盒。当年2月,9000余名“匿名者”头戴V字面具,在全球127个有山达基教会的城市举行游行抗议。其间,山达基教的领导人声称收到死亡威胁,向FBI申请要求调查“匿名者”。

在这次活动中,“匿名者”采用了一个夸张的口号:“我们是军团。我们绝不宽恕。我们永不遗忘。等待我们。”这一口号以及V字面具,从此成为“匿名者”的标签。

而后,“匿名者”陆续发起了几项攻击活动,声名远扬,当然更多的是遭致骂名。2010年年底,由于维基解密泄露了相当数量的美国外交电报,美国国务院下令万事达、VISA、PayPal等几家公司停止对维基解密的资助。于是,“匿名者”组织中的部分黑客对这几家公司的主页发起DDOS攻击。PayPal事后声称在这次网络攻击中损失了550万美元。

2008年4月,在“匿名者”对抗山达基教会的活动中,数百名“匿名者”头戴V字面具出现在伦敦山达基教堂前游行抗议

2011年,因反对索尼将破解了其旗下PS3游戏的黑客乔治·霍兹告上法庭,“匿名者”中的部分成员建立了一个针对索尼的分支组织“SonyRecon”,将索尼高官的私人电话及家庭住址等信息公布出来,组织抗议者在索尼门店进行示威,并且对索尼发起大规模的网络攻击,约7700万用户信息数据被泄露。随后,索尼在线娱乐事业重要组成部分PSN和SOE被入侵,2400万用户信息被盗。“匿名者”的网络攻击致使索尼公司损失1.71亿美元,堪称索尼的历史性灾难。

无处不在的“匿名者”

“匿名者”的“丰功伟绩”不止这些。近几年,很多重大的国际事件中都能看到“匿名者”的身影。

2010年,一些“匿名者”成员提出了所谓的“反击行动”,其“反击”目标包括专门处理版权诉讼的英国律师事务所ACS:Law、澳大利亚反盗版组织、英国大牌夜店“内阁之声”(Ministry of Sound)、西班牙作家与出版商联合协会、KISS乐队创立者吉恩·西蒙斯的网站等。2012年,美国司法部指控文件共享网站互联星空侵犯版权,下令关闭该网站。而后,“匿名者”对美国政府和版权组织网站发动DDOS攻击,攻击对象包括 RIAA、MPAA、广播音乐公司甚至FBI的官方网站。

随后“匿名者”的攻击目标变得更加多元化,并大量涉足国际事务。在2011年的中东北非变局中,“匿名者”成员参与了对突尼斯、巴林、埃及、利比亚、约旦等国政府的网站攻击。在突尼斯骚乱中,参与者向突尼斯政府域名下的电子邮箱发送大量垃圾邮件,企图造成对方的服务器瘫痪,并配以文字“恶有恶报,不是吗?”。“匿名者”还是“占领华尔街”运动的早期参与者和传播者,并袭击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网站。为反对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匿名者对以色列数百个网站发动DDOS攻击。

在攻击IS的同时,“匿名者”去年还发起了“支持弗格森”行动,声称如果抗议者遭到骚扰或伤害,他们将攻击所在城市的电脑和服务器。他们曾攻破了三K党的推特账号,对三K党的主要网站服务器发起攻击,将三K党的成员资料公布出来。

此外,“匿名者”还曾“黑”过美国CIA网站,将美国一家被称为“影子中情局”的美国战略预测公司的电子邮件泄露出来;侵入英国有组织犯罪重案局网站;在《太阳报》网络版首页张贴“报道”:该报大老板、媒体大亨默多克被发现“死于著名的树雕花园”。

“匿名者”曾在《太阳报》网络版首页张贴“报道”:该报大老板、媒体大亨默多克被发现“死于著名的树雕花园”

在诸多遭致非议的行动背后,“匿名者”也不乏大快人心的举措。2011年10月,“匿名者”关闭了一个名叫“洛丽塔之城”(Lolita City)的地下恋童癖网站,这个网站拥有100G以上的色情数据。“匿名者”在入侵该网站后,获取了1589名用户的资料,并将之公诸于众。

由于“匿名者”成员都是以匿名身份在网络上出没,而且攻击活动看似毫无章法可循,因此该黑客组织显得颇为神秘莫测。在网络安全领域研究专家眼里,“匿名者”是一个新的黑客集体,不是一个传统的组织,更像是一个非传统的亚文化群体。得克萨斯州记者巴雷特·布朗被认为是“匿名者”的高层领导之一,他将“匿名者”描述为“一连串前赴后继的伟大友谊”。因为,不用交会费,也没有入会仪式,任何人只需简短的象征性宣誓,就有可能成为一名“匿名者”(Anon)。

美联社曾经称“匿名者”是“一群专家级别的黑客”,但事实上,“匿名者”成员中只有五分之一的人是黑客,其他都是“极客和示威者”。后者主要目的是进行DDOS攻击,通过下载和使用傻瓜式的攻击软件或同时访问网站阻塞网络通信,技术含量非常低。

当然,“匿名者”也并非外界所形容的是“一盘散沙”,《编码自由:黑客的道德与美学》一书作者、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人类学家加布里埃尔·科尔曼称,“匿名者”组织内部实际上早就出现了一个非正式的领导阶层,包括别号为“司令员X”的克里斯·多瓦尔,“匿名者成员个体以及那些特立独行的人依然在一些重大事件上保持着服从态度,优先考虑集体——特别是那些能引起强烈争端的事件。”科尔曼曾在书中透露,该组织不是向成员下达命令,而是利用表决系统,让成员网上进行投票,选择最佳方式来处理出现的任何情况。

随着“匿名者”挑起的网络争端越来越多,对“匿名者”的围追堵截也愈趋严密,许多隐在幕后的“匿名者”成员陆续被曝光。自2009年以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西班牙、土耳其等国相继逮捕了数十名参与网络攻击的“匿名者”成员。这些人员包括攻击CIA的19岁黑客瑞安·克利里、对PayPal采取DDOS攻击的14名黑客、对土耳其政府网站采用DDOS攻击的32名黑客。

当今世界最强大的无政府主义黑客组织“匿名者”,在互联网上对决当今势力最强大的恐怖组织IS,这场网络战争会走向何方,还充满变数。不过“匿名者”的网络攻击自然会继续持续下去,而外界对“匿名者”的争议评价也不会就此平息。

猜你喜欢
黑客账号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欢乐英雄
趣味(数学)(2022年5期)2022-07-29 03:24:22
多少个屁能把布克崩起来?
趣味(数学)(2022年5期)2022-07-29 03:24:22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彤彤的聊天账号
施诈计骗走游戏账号
派出所工作(2021年4期)2021-05-17 15:19:10
网络黑客比核武器更可怕
Google Play游戏取消账号绑定没有Google账号也能玩
CHIP新电脑(2016年3期)2016-03-10 14:5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