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
要求 “补天之手、贯虱之睛、灵慧虚和、心细如发”,这是明代周嘉胄在《装潢志》里要求古籍修复师所具备的本领。古籍修复不仅是个手艺活,还要有中国古典文化知识的积累。目前国内只有南京艺术学院、南京金陵科技学院以及辽宁的一所高校设立了古籍修复专业,招生人数不多。更普遍的传授方式还是师父带徒弟,手把手地教。
工具 修复古籍的工作区像厨房一样,有豆浆机、面粉,还有冰箱。被虫蛀的古籍需要冷藏,以防细菌进一步感染;豆浆机和面粉则用来熬制糨糊,阴天湿度大,就熬得浓,晴天则熬得稀;修复的书如果纸张厚,也要熬得浓一点,纸张薄,就稀一点。要确保糨糊刷到书页的时候不浓不稀,粘上毛边纸之后干净平整,没褶皱。
工序 一本书从书库提取后,修复师先要拍照存档,记录下种种病害,然后进行拆页、编号、选配补纸、清洁书页、修补、润湿压平、折页、锤平、压实、齐栏、打眼、穿稔、捆结、装订、贴书签等十几道工序。
方法 古书多磨难,虫蛀、鼠啮、火烬、脆化、酸化、粘连、絮化……每一种疑难杂症都不好对付。被酸化的,得采取酸碱中和的办法,把古籍的书叶泡在碱性溶液里;书页粘连的,得给古籍包上皮纸和毛巾,放在竹屉蒸笼上蒸熏,让纸张间的墨汁和水渍慢慢化开。古籍修复师的每一个动作都如履薄冰,稍有不慎都将对书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前景 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2006年,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组主持编制了文化部颁布的《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两个行业标准,并将引入纸浆补书机、纸张纤维分析系统、静音吸附台、冷光无影灯、激光雕刻机等设备。行业标准有所规范,行业效率也在提高,国家越来越重视,古籍修复的前景似乎越来越好。
个案一:1986年,余师傅高中毕业,被分配到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以下简称“省图”)阅览室。当时,省图特藏部收藏着近47万册古籍,其中一部分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虫蛀、污垢、霉烂、焦脆、水湿等损坏现象。当图书馆发起“救亡古籍”的行动时,全馆仅有两名古籍修复师,年纪均比较大,修复手艺“绝传”的问题亟待解决。余师傅性情沉稳,话不多,搭上了这次培养新人的列车,便从阅览室来到了特藏部,随后被派去湖南图书馆学习,“拿着领导的介绍信就出发了,当时是1992年,去到湖南才发现这里还是凭粮票吃饭呢!”
近30年的修书生涯中,余师傅印象最深刻的修书经历是2006年修的一本《李氏族谱》。当时余师傅看到这两大册线装本,几乎无从下手,书页粘连、虫蛀严重,已经无法翻阅。修书期间,恰逢妻子怀孕,家里、单位两头跑,等到两册古籍被修成平平整整的8本书,自己的孩子也几乎同时出世。
个案二: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的小沙已经在省图实习两个月,“大概和自己性格中的一部分比较像吧,坐在书桌前,看着古书,心静得下来,就干了这一行。” 第一次修书,古籍给小沙的印象并非典雅精致,而是破旧霉烂,“就在想它到底经历了什么。修完了之后,那种成就感让人开心”。虽然资历尚浅,仍在前人的经验里摸索,但小沙坚信未来大有所为,“很多人不能接受创新,但我是接受的,国外很多技术,这些在国内都是空白,可以去突破。” 不过,这一行从来拒绝澎湃的激情,“激情当然有,没有就不会去学这个了。但是这个激情呢,要慢慢沉淀,不是大江大河,而是潺潺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