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晖
在上一周的周三到周五,法国经历了“噩梦的三天”。四个持枪暴徒分为两组搭档,让一个和平国家瞬间“进入了战争状态”。
那天晚上我和朋友约了一起喝咖啡谈天,回家路上翻微博,得知巴黎发生持枪歹徒血洗《沙尔利周刊》全体人员编辑会现场的惨案。到家后赶紧观看法兰西24台的电视报道,正赶上一名受伤倒地的警察被蒙面杀手上来补枪打死的可怕场面。这些年来,恐怖袭击事件接连不断,但这一桩却以其新呈现的特点令世界担心。它不是盲目的暴力活动,而是一次策划周全的“定点清除”。周刊编辑部的员工平时并不聚在一起,只在每周三上午11时开一个全员到齐的编辑会,袭击者事先摸清这一规律,专选这个时机冲入编辑们聚集的会议室,用观察专家的话说,这是针对杂志的“斩首行动”。
案发现场附近各个角度的视频显示,两名袭击者冷静而专业,手持火箭筒与AK47冲锋枪,像是训练有素的战士。他们作案后乘车逃走,三次被警察拦截,但每次警方都因火力不敌而失手。显然是按照事先的安排,二人中途两次换车,最后在巴黎19区弃车消失,一时踪迹全无。恐怖分子手持本该属于战场的重武器,在繁华的巴黎市内冒出又匿影,这让整个法国愤怒、困惑和焦虑。
谁知第二天又传来惊人消息,另一起独立的袭警事件在巴黎郊外发生,枪手是一名黑人青年,同样杀人后逃匿无踪。形势变得愈加扑朔迷离,前景难测,坦白说,如我这样的局外人,追随着电视报道,简直有种在观看一部电视连续剧或好莱坞大片的错觉。非常戏剧性的,袭击《沙尔利周刊》的枪手之一在丢弃的汽车上遗落了身份证,警方由此侦知杀手二人组是姓“夸阿齐”的亲兄弟,顺藤摸瓜找到他们的家人,发现袭警的黑人青年库里巴利及其女友与夸阿齐兄弟熟悉,这才逐渐理出事件的眉目。
经过两天两夜的逃亡与追捕,中间波澜无数,最终夸阿齐兄弟被围困在一处印刷厂的厂房里。就在这时,令人震惊的事态出现,库里巴利与女友忽然现身,杀入巴黎北部一家超市,劫持多名人质!首都附近的两处地点,两组持有重武器的危险分子,同时与警方对峙,分析专家们直言“法国此刻处于战争状态”,那一刻的局势造成的心理恐慌感真的很难描述。因为知悉两组凶犯之间联系紧密,警方最终在两处地点同时发起强攻,夸阿齐兄弟与库里巴利被快速击毙,人质营救成功。不过库里巴利的女友居然从现场逃脱,下落不明。
危机解除,但激发的震荡却很难平息。恐怖分子只有四个人,但他们分为两组,彼此呼应,一时神出鬼没,竟迫使法国几乎举倾国之力应战。总统、总理、内政部长、警察总长与宪兵总长放下其他一切政务,关注和指挥警方行动。由于不清楚恐怖分子的人数和计划,为了防患未然,政府还调动大批军队保卫机场、车站以及各个重要场所,埃菲尔铁塔下持枪士兵成组巡逻的景象,似乎是这个国家永远失去安宁的兆示。是的,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一方以命相搏,以少打多,速战速决,但远为庞大的对手却伤害深重,“文明社会”的“和平状态”难以为继,只能处于被动的应付之中。
事發以来,法国政府大力颂扬主旋律,呼吁国民团结、统一,捍卫民主与自由。法国人也用各种形式表达坚决态度,《马赛曲》的歌声在追悼与游行当中反复响起,十分感人。但恐怕大家心里都清楚,此次事件不啻又一次“9·11”,世界将很难完全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据说极端组织已经宣布对这一桩双生的恐怖袭击事件负责,扬言将对欧美社会展开系列攻击。换而言之,不管法国等国家多么地发达与现代,但跨越国家的激进势力却能将其不断拖进一种前所未有的战争形势当中,规模小,过程短,但足以让国家机器疲于应对。这也许是军事教科书上从来没有的课题,而所谓的文明社会还没有找到有效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