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根系侨胞台胞侨乡根系侨胞台胞

2015-09-10 07:22贾益民肖航
中国报道 2015年5期
关键词:海丝台商泉州

贾益民 肖航

今年3月,福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闽台地缘优势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人文优势,成为国家第二批自由贸易区的试点省份之一。目前,福建自贸区面积为118.04平方公里,包括三大片区:重在建设先进制造基地的福州片区、重在金融创新实验的厦门片区以及立足于建设一个贸易自由、关税特惠“自由岛”的平潭综合实验区。

吸引台资的优势

厦门与金门相隔不过10公里,天气晴朗时依稀可见对岸人员的活动;平潭岛东面与台湾省新竹港相距仅68海里;台湾2300万人口中,1800万人祖籍福建,且大多集中在厦漳泉三地。因此,福建和台湾除了地缘,还有血缘。

自1989年至今,国务院共批准设立五个台商投资区,全部都在福建省,国家对福建省与台湾开展广泛、自由、深度商业贸易的期待与厚望由此可见一斑。可是,据有关部门统计,自2003年起,江苏一直是中国大陆吸引利用台资最多的省份。是什么原因致使具有地缘优势的福建省在吸引台商时不能名列首位呢?营商环境与台商追求的理想环境之间的距离是最关键的因素。

从福建自贸区的获批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对福建自贸区的期待:对台经济。希冀通过福建独具的对台地缘优势、血缘优势,进一步形成与台湾最亲密的自由贸易关系。因此,服务先行是福建自贸区现在与未来获得良好发展的重要理念。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福建自贸区一定要扎实提高政府服务的软硬件,简政放权,争取形成台商投资、生产、经营的最佳社会环境。

当前,福建省委、省政府已经开始一系列提升商业服务环境、改进政府效率的举措。如在全国税务系统率先采用移动数字证书技术,包括纳税人端和税务干部端两大功能区,能够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办理任何税务事项。在平潭片区率先对台企试行的台商协会总担保制度将在自贸试验区挂牌后实施。据悉,作为台湾协会的会员企业,只要缴纳一定保证金就可以享受由台商协会提供的总担保,在总担保有效期内,企业多次办理相同海关事务无需再逐次提供担保,既简化了行政手续,又减轻了企业负担,也减少了企业的资金占用。厦门片区推行的“三证合一、一照一号”,将原来由市场监管、质检、国地税三个部门分别审批发放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进行整合,统一发放营业执照。“一照一号”即可一次性领取载有唯一一个证照编号的营业执照,该营业执照兼具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功能。

海外华商需有“对接思维”

截至2014年底,世界华侨华人总数达6000万。发达国家的华侨华人数量激增,日本和韩国的华侨华人数量增长最快。北美华侨华人多达530 万,从上世纪80 年代以前占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4% 增至2007 年的近12%。欧洲华侨华人从上世纪80 年代以前占华侨华人总数不足1% 增至2007 年的近5% 。华侨华人聚居区几乎遍及全球各大洲的各个国家,尤其近百年来中国移民鲜至的拉丁美洲、非洲和中东各地,现在也出现多个数以万计的华侨华人聚居区。

福建作为全国侨乡大省,海外华侨华人数量和有影响力的侨商都居全国前列。根据有关部门2010年的统计,闽籍海外华侨共1500万人(不含2000万闽籍台湾同胞)。同时有资料显示,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排名前五位的富商中,95%的祖籍是福建省。

如何发挥祖籍福建的华侨华人在建设自贸区中的作用呢?最新发布的“一带一路”规划中有两句话值得我们思考: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充分发挥海外侨胞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独特优势作用,积极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裘援平在2015博鳌论坛上阐述“一带一路”战略下华侨华人如何发挥作用时提出了“对接思维”。其一,海外华商要与互联互通相关项目对接;其二,要与参与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对接;其三,要與中国同丝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对接。

“对接思维”是每一个海外华商都可以基于自身特点和优势融入福建自贸区建设的策略,既有利于华商本人抓住中国发展的机遇,也有利于福建自贸区概念与发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交融并进。

泉州曾是刺桐港

如果用一个纵坐标回溯泉州远古时期至今的历史,就会发现,宋元时期是泉州海外贸易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那时泉州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刺桐港,是世界海上贸易的重要港口和中转站,泉州也是世界知名的刺桐城。泉州的城市品牌在港口商贸中不断累积增值——各国商人在刺桐港交换商品,当回到自己的国家讲述在刺桐城的商贸故事和所见所闻时,他们就在为刺桐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添砖加瓦。泉州也因此成为世界各族宗教文化林立与交融的海洋文化的城市代表之一。

这是由历史上福州、泉州、漳州以及近代的厦门等城市的多元文化和古今中外的文化融合积累决定的。当前的挑战是,如何在今天让福建的海丝文化资源与自贸区的商贸行为互动成长,从而为国家建构全球“海丝新文化”和“海丝新品牌”的内涵提供实践意义的典范。

应对挑战的关键在于理清商业与文化的关系。从福建各海丝城市的历史看,商业的繁荣是一时的,但文化的繁荣可以是延续不绝的。福建与台湾地区,福建与东南亚地区,福建与欧洲、非洲地区的商业共赢是短期红利,而全球文化多样化趋势下的跨文化传播将是长期红利,这是民心相通的根本,只有福建人民与台湾人民的民心相通,才能促进两岸经济长远持续繁荣。

今天,走在泉州的大街小巷,昔日的伊斯兰清真寺、摩尼草庵等文化遗迹仍散发着异国文化的芳香,泉州人的商业文化中也融入了来自中东、中亚、西亚、南亚、欧洲等各地区的传统。正是多元文化滋养了泉州商业文化特质的形成,也成就了一大批世界级的泉州商人。由此可见,福建不仅可以成为中国自贸区的典范,更可以成为21世纪中国对外展示“海丝新文化”魅力的文化先行区。

猜你喜欢
海丝台商泉州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台商马景鹏的“老家”情怀
在溧台商讲述创业故事——溧水,一片值得台商扎根发展的土地
台商吕孟哲的剑胆琴心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海丝泉州 20余项科技成果在这里对接
海丝源头——泉州
海丝海博会四月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