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英
在合肥频繁走出去学习外地经验的同时,也有不少城市来合肥学习取经。关于制造业转型升级,可以说合肥是观察中西部多数城市转型的良好样本。
7月22日,第19届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大赛在合肥落下帷幕,明年将移师德国莱比锡。
从中国合肥到德国莱比锡,要跨越105个经度。相距甚远的两个城市,接力举办世界顶级机器人大赛,这可能是一次机缘巧合。
不过,当莱比锡在实施“德国工业4.0”时,合肥也在落地“中国制造2025”。这,却不是巧合。
受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影响,各国纷纷启动"制造业重振"计划。这些计划包括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的“工业4.0”、日本的《机器人新战略》,以及《中国制造2025》。
在这样的发展潮流中,合肥,从“制造”到“智造”将怎样实现蝶变?
“智造”新棋局
7月6日-19日的两周内,在合肥市经信委网站“工作回顾”清单中,含有这样几条信息:赴杭州、常州和北京市学习考察光伏产业发展及应用情况;赴济南市调研创建“中国软件名称”相关情况;参加“上海合肥双城合作”比较研究协调会。
在合肥频繁走出去学习外地经验的同时,也有不少城市来合肥取经。关于制造业转型升级,可以说合肥是观察中西部多数城市转型的良好样本。
依据各省发布的信息,国内东部沿海地区已紧锣密鼓打造制造业升级版图。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诸多省份都在加快步伐,紧张布局。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制造业是工业发展的脊梁。地处中部的省会城市合肥,要挺进“省会前十强”、让“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名副其实,制造业转型升级是核心支撑力。
那么,“合肥制造”转型的基础是什么?转型的战略是什么?
先从一组数据看合肥转型升级的基础。2014年,合肥市经济总量为5152.97亿,位居省会城市第14位,增长10%。工业总量首进全国十强,增速位居第2。2015年上半年,工业总量“十进九”,超越长春,增加值增速12%,工业投资总量居省会城市第三。
2014年,合肥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447.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26.6亿元,增长12.3%。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00.78亿元,增长12%,高于全国、全省5.7个和3.3个百分点。
一方面,合肥在工业增长上步态稳定,势头良好;另一方面,合肥的产业结构也在持续优化。
有一项数据可以看出新兴产业在合肥的地位。2014年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2553.9亿元、占全市工业30.2%,实现增加值681亿元、增长29.7%,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66.3%。
2015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319.11亿元、增长26.5%,对工业增长贡献率为56.1%。高技术产业增加值588.36亿元,增长16.4%,拉动工业增长8.4个百分点。
再看传统制造业。家电、汽车是合肥两大支柱产业,以家电为例,产值连续多年超千亿元,2014年达1409.4亿元,“四大件”产量稳居全国之首,占据国内近20%的市场份额。目前,合肥的家电、汽车、装备制造以及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已经逾越千亿产值。
在长三角新区域格局里,工业基础是合肥的亮点之一。有了工业基础就有了转型创新的出发点。
今年年初,按照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合肥市出台了“1号文件”《聚焦重点领域产业推动转型升级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打造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高技术服务等5大产业集群。
依据《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是创新驱动发展,主线是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主攻方向是智能制造。
据悉,合肥市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审查稿已经形成,即将公布。在智能制造领域合肥的目标是:至2020年,引进智能制造龙头企业50家,配套企业500家,在10个至20个核心智能部件领域取得产业化和工程化突破,实现产值1000亿元,这将是合肥谋划的下一个千亿产业。
有了基础与思路,合肥将如何实现撑杆跳?
两翼同频共振
“合肥工业”微信客户端上,有关技术改造的“快报”不断更新。
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合肥完成工业投资1021.6亿元,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为69.8%,比去年同期增长3.4个百分点。合肥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由2006年的45.8%提高到2014年的61.4%。
传统产业在升级改造中正在实现“凤凰涅槃”。合肥市经信委主任李海鹰介绍,围绕家电、汽车传统制造龙头企业,合肥将以整厂为单位实施“脱胎换骨式”改造,建成100家“智能工厂”。以机器人、数控机床、3D打印为重点,在传统制造领域启动“机器换人”计划和“数字生产线”建设。以10%-25%的政策补贴,引导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
以家电产业为例,聚集合肥的家电品牌有14个以上,包括本土的美菱、荣事达,以及招商引进的海尔、美的、长虹、格力、惠而浦、TCL等。目前,各大家电品牌正在向中高端智能家电产品转型,如海尔推出智能家电操作系统U+,TCL集团推出“‘智能+互联网,产品+服务’双+”战略。而格力、海信等家电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自动化改造,在关键生产工序实现“机器换人”。
如果说家电产业是观察合肥传统制造业“旧貌换新颜”的窗口,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则展现了合肥产业转型涌动的浪潮。传统产业改造与新兴产业壮大作为合肥制造业转型的两翼,起到了同频共振效应。
合肥市发改委副主任朱胜利近期常忙于各种集成电路产业项目的对接,“每周要接待1-2家有意向落地合肥的企业,或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推进项目。”朱胜利说。
“合肥要转型发展必须要突破原有的路径依赖,做无中生有的文章。合肥做了两个梦,一个是面板之梦,一个是集成电路之梦;面板、芯片和软件是电子信息产业的‘面、芯、魂’。”。
为什么选择集成电路产业?
朱胜利告诉记者,“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市场需求巨大,是我国每年进口量最大的单一产品;产业带动性,1块钱的集成电路可以带动10块钱的电子信息产品,可以产生100块钱的工业产值。”。
“产业发展的领域确定后,要想实现快速发展,关键在于谋划推进项目。”朱胜利坦言。
项目如何落地?用朱胜利的话来说,就是针对集成电路产业项目非常需要对资金、研发、人才、应用等方面支持的实际,准备了多种政策支持工具包,对每个项目量身定制政策,实行“一个项目一套支持方案”。如提供设立各类产业基金,给予股债结合投资,加强对研发项目、人才引进支持,帮助对接本地整机应用企业,搭建高效公共服务平台等。当然,我们对企业什么时候开工,以及产值、税收、投资等同样有约束。”朱胜利告诉《决策》。
“对于所有集成电路企业,落地或运营才刚刚开始,政府要提供更多的服务,实行陪伴式成长,营造成长的好环境,就像像对待刚栽上的小树一样,多浇水、多呵护。如果小树死掉了,我们所有的努力和信誉都会损失。”朱胜利解析。
应当说合肥是目前全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聚集了联发科技、群联电子、通富微电、兆易、君正、杰发等50多家企业,相关从业人员1万多人,形成了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较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预计到2020年的产值将达到300亿元。
集成电路是合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一抹缩影。平板显示、语音、生物、太阳能光伏、机器人等产业正在不断丰满合肥转型起跳的羽翼。
转型的关键是人
制造业转型升级如何落地?采访中,多方参与主体一致认为“转型的关键是人的问题”:一流的政府、一流的员工、一流的科研。
5月31日晚上,李海鹰从北京传回喜讯:合肥成功申报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从全国36个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经过“36进25”,“25进15”两轮淘汰后,最终获得第6名。
激烈竞争中要取得成功,考验着地方干部队伍。7月8日,李海鹰应邀在合肥市委党校,给学员讲了一堂“新型工业化发展政策解读”课。跳出政策讲政策,李海鹰运用大量案例讲述了合肥工业发展从“1.0-4.0”、从全国省会排名“第13到第9”的嬗变过程。
李海鹰说,京东方进入合肥时,外界对于政府融资大力引进不甚理解;2012年欧美对华实施“光伏双反”时,合肥大力推动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提出打造“中国光伏应用第一城”,外界同样不能理解。实际的情况是,2014年,合肥太阳能光伏产业和新型平板显示产业都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过去说制造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沿海向内陆市场转移,这是片面的。转移不是被动接受,而要主动出击,这是等不来的。”李海鹰举例说,“合肥虽然是内陆城市,但建立了出口加工区,有了基础才有大企业来的可能。联宝集团落户后2014年一年的产值就是400亿。”
李海鹰认为干部的观念很重要,“在推动合肥工业发展时一定要勇于开拓创新,力戒因循守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是每个企业都能成为大的企业,而是‘小微’要成为‘小强’,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制造业往哪个方向发展,就是要发展‘小强’企业。”
朱胜利也认为:“政府要有真正的转型认识与决心,并清楚转的路径和方向。尤其对产业发展要有专业的眼光,似是而非是不行的,不成为专家也要成为行家。”
谈到企业人才,朱胜利则告诉记者:“企业最关心的是能不能找到合适人才。”一个生动的例子是,台湾群联电子准备落地合肥时,在合肥三所大学召开三场推介会就招到了86个人,这个场面打动群联立即下定决心,在合肥投资10个亿。对一个设计企业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投资。
“大多数企业考虑的有三点:政府对这个产业理解重视度,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措施,留住人才的发展环境。”朱胜利说。
“联发科技在全国的八个研发中心,在合肥人员是最稳定、发展最快的,目前规模已经达到700多人。”朱胜利说,“人才流动是正常的,就目前合肥的区位交通条件来看,能够与上海、深圳、北京集成电路企业集中的城市间相互流动,对合肥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或许还是一个有利条件。”
依托中国科大、合肥工业大学以及安徽大学多所名校,合肥本地高校每年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有几千人,而北、上、深地区一批有经验的皖籍人才的回皖创业也是合肥集成电路人才的重要来源。
一流的科研将造就一座城市的智力生命。2013年,由安徽省、中科院、合肥市以及中国科大共同组建的中科大先进研究院正式运作,至今已有40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入驻。
四方共建让中科大先研院自一面世就尽显隆重与权威。先研院院长助理王兵告诉《决策》:“先研院的成立是想通过机制的创新打破原来的束缚。创新有诸多要素,包括人才、资金、成果、模式以及分配等,只有这些要素聚集在一起,才能从实验室阶段推广到样品、产品、商品,怎样缩短其中过程,则要诸多要素充分发挥作用。先研院能够吸引和聚集更多更好的要素,促进成果更易转化。”
中科大先研院属于企业化运作的事业单位,它有着孵化器的功能却又不等同于孵化器。“类似一座桥梁,一头是市场企业,一头是高核院所,中心是研发。”王兵介绍,以往一个创新团队出现后,总是缺一些东西,要么缺管理要么缺市场,或者缺供应链与发展模式,而现在先研院可以为缺乏的东西“提供可能”。
7月29日,合肥市委十届九次全体会议召开,《合肥日报》在头版配发评论员文章分析“完成任务,重点在抓;实现目标,必须靠干。不落实,再宏伟的蓝图也只是镜花水月,再美好的愿景也会成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