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成 殷骁
【摘要】报纸通讯员在新闻报道中有重要的辅助作用。由于一些通讯员媒介素养不高,缺乏媒体实践经验,因此常犯错误,留下遗憾。本文梳理了通讯员存在的不足,对培养通讯员的方式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报纸通讯员培养
通讯员是通讯社、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等新闻出版单位聘请的非专职新闻工作人员。任务是经常为其反映情况、提供线索、撰写通讯报道等。在报纸、电台、电视等新闻媒体中,通讯员队伍最为庞大的是报纸。我国报纸最早的通讯员系统是由上海的《申报》建立的,该报于1872年创立后不久,就在杭州设立了第一个外埠通讯员联系站,1875年已扩展到北京、南京、杭州、苏州、宁波等26处。
通讯员的作用
通讯员对新闻报道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1、替记者“跑腿”
如今新媒体迅速发展,通讯员的作用愈发明显。当某地发生重大新闻事件时,媒体无法及时的赴当地采访时,常在当地寻找媒体人或普通民众作为自己的“特约通讯员”,以了解当地新闻情况。例如记者当天在A地进行采访报道,而同时B地也在举办一项重要活动,分身乏术的记者就可以把B地在场的某位朋友或熟人作为通讯员,请他帮忙采写消息、拍摄照片等。
2、在某一领域比記者更“专业”
记者见多识广,知识面较丰富。不过,在一些特定领域,例如勘探、科学研究、金融财务等,其内涵较深,术语较多,除非本专业出身或平时就有兴趣爱好,否则遇到这些方面的消息,往往无法深入采访。此时,以业内人士身份出马的通讯员,熟知采访源内部情况,知晓哪些内容是报道重点,他们比记者更权威、更老到。
3、熟悉基层情况,采访“接地气”
有些农村地区较为闭塞,被访者觉得记者高高在上,不好意思接受采访。也有的被访者不会说普通话,只会说方言,彼此沟通存在障碍。而基层干部和村民朝夕相处,关系更近,对本地情况更了解,也不存在语言交流不便等问题,他们采访起来,比记者要更接地气。
通讯员存在的不足
由于没有媒体工作的经验,同时受到自身本职工作所限,不少通讯员存在新闻敏感性差、媒介素养差、采写基本功差等问题,影响了采编质量。
笔者下基层的过程中,常听到一些通讯员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有什么可问的?”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原因,在他们看来司空见惯的事情,往往蕴含着新闻价值。《再给后代5000年》是时任经济日报社总编辑范敬宜的一篇力作,取材于宜兴市政府的一次新闻发布会。当时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在会上提到:“我们的土地种了5000年,没有遭到破坏,我们能不能再给子孙后代5000年这样的环境?”有多家媒体都报道了这次新闻发布会,但是除经济日报外,没有一家写出费孝通的这句话。所以说,要善于从司空见惯中找到线索。
有的通讯员很热情、勤奋,但传来的稿子不能用,或者需要费大力气修改。这是因为他们的视野较窄,站在本单位、本乡镇的角度,信心满满地认为一定能在省报刊发。而忽略了省级报纸的立意较高,同类型的事情全省几乎每个地方都发生过,不可能专门再报道此地的情况。还有的通讯员措词造句能力较差,存在语病多、标点混乱、用词欠考虑、段落结构不协调等问题。
如何培养通讯员
正因为通讯员对新闻报道的辅助作用大,自身由于多种原因,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对通讯员的培养就刻不容缓。
首先,要让通讯员养成“爱创新”和“勤奋”的习惯。挤出时间学习新知识,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善于概括和总结报道经验;平时要多跑、多听、多看,有时候一句话、一处不常见的情景,可能就是一个新闻点。
其次,通讯员要多看、多写、多练。多看新闻理论和新闻采写方面的书籍,特别是消息报道、通讯特写的优秀作品集,学习知名记者稿件和获奖作品的写法,避免在语法、段落等环节出现低级失误;平时多练笔,写日记、写博客,都是很好的写作方式。哪怕发发微信朋友圈,都要字斟句酌,利用一切手段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最后,通讯员要有媒介素养,找准发稿角度,根据不同的媒体定位、风格进行写作和投稿,做到有的放矢,否则投稿经常石沉大海,会挫伤积极性。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社)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