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烨
【摘要】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的今天,记者面对的采访对象的身份也由过去单一型变成复杂多样型。因此记者要懂点心理学知识并善于在采访中加以运用,这对提高记者采写新闻稿件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采访心理学运用
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的今天,随着户籍改革、新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和网络信息化社会的来临,记者面对的采访对象的身份也由过去单一型变成复杂多样型。同时记者在新闻采访中,充满着与被采访者的心理互动的过程。因此记者要懂点心理学知识并善于在采访中加以运用,这对提高记者采写新闻稿件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记者采访不仅要了解新闻事件,还要了解受访者群体心理共性
采访前,记者不仅要了解新闻背景,了解有关政策,设计好“作战”方案,同时还需要对受访者的身份及其所属群体的共性有一定的了解。
采访对象因其性别、出身、职业、经历、性格、气质等的不同,可被分为各种群体。同一群体人们的共同心理就是群体的心理共性。对不同群体心理共性的了解,可以帮助记者在较短时间内和受访者在心理上产生亲近感,为成功采访做好铺垫。
采访中,记者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针对不同群体,因人而异,做到“见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比如采访普通农民和工人,可以随意家常一些;采访知识分子,提问则要有理有据有逻辑性;对于一些新兴的群体,比如迁居城市的外来人员、“海归”人员、经纪人、营养师等等,则要“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地提出问题。采访中,记者还要善于“接茬”,抓住受访者的心理,结合事件本身发展规律,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使采访步步深入。此外还要注意到,即便是同一事件、同一群体的不同受访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会有不同的心理状态。因此,记者不仅应该了解受访者所属群体的心理共性,还要了解受访者个体在新闻事件中所处的位置和心理状态,从而采用适当的提问方式。
此外,在新闻采写中,记者自身的心理素质也会影响新闻价值的实现。比如记者自身的知性、智性、感性、应对性等人格特征。有的记者采访一开始就有畏难情绪,采访对象稍有不配合就泄气。遇到受访人员不愿回答的情况,不能旁敲侧击,迂回探问;还有的怕吃苦,不愿意沉下身子到基层深入采访。比如同样是采访大山里的邮递员,有的记者怕苦怕累,看看材料,开个座谈会,虽然最后也写成了稿件,但报道效果远不如跟随邮递员走完全程、亲身体验后写的报道好。
了解受访者个性心理,能进入到对方的精神世界
著名记者柯天在《怎样做一个新闻记者》一文中指出:“采访是一种应世最高的艺术,也是新闻学最微妙而又最困难的技术。说起来并没有什么一定的格式,只可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在采访中,当采访对象情绪激动、脾气暴躁时,记者要冷静,不能跟着对方情绪,而要帮助对方平静下来,按照记者的采访“路线图”进行;当遇到的采访对象属于“沉默寡言”型时,记者可以从对方熟悉的话题切入,比如从受访者的工作、爱好或者家庭等等来打开话题,消除对方顾虑。同时记者要保持足够的耐心,注意谈话内容的节奏,或请教说明、或夸赞理解,让受访者感到被关注、被接纳。记者还可以不时地用肯定的肢体语言来鼓励受访者,用尊重的眼神与之交流,从而让受访者的心扉进一步敞开,畅所欲言。对于那些不愿谈不想谈的,可以“巧妙设疑”或“借题发挥”。比如说“有人对你最近发表的观点存在这样的异议……”“针对你们上次到贫困小学捐助行为,一些网友提出新的更好的建议”等等,从而激发对方,打开话题。
无论遇到何种采访对象,采访中,记者若善于运用“共情”法,无疑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共情,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也就是在采訪中,记者能设身处地体验受访者的处境和感受,能与受访者产生某种“共鸣”。
笔者2011年采写《心理矫治,让年轻的心不再迷惘》报道时就有这样的体会。笔者来到省女子戒毒所,一共采写了两位女性戒毒人员。其中一位是音乐学院高材生,交友不慎染毒。笔者面对的这位受访者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采访对象。首先,她是女性戒毒者,其次,她是从大学生沦落为吸毒者的。因此,她除了具有一般女性戒毒者共有的心理特征外,还有其个性化的心理特征。比如在戒毒所,她比一般戒毒者有知识,更在乎自己将来的前途,懂得疼惜自己,渴望被尊重,同时她过于自怜自爱,不能与别的学员相处,时有大小摩擦发生,造成她不被群体接纳的孤独。戒毒所一直在对其进行心理矫治。其被矫治的过程很具教育性与服务性。针对这位采访对象的隐私情感及心理变化,笔者事先做了充分的案头准备工作。但无论怎样精心准备,笔者只有得到她的信任,让她感受到被尊重,这样才有可能打开她的心扉,使采访进行下去。当时笔者身着素净衣服,稳重而平静地坐在她旁边。看到高挑而秀气的受访者,和她那受伤的眼神,笔者控制住为她惋惜的心理,用淡定而和善的目光应对。
接下来,从她愿意谈的话题进行。她聊她的音乐与学院生活,父母对她的培养与疼爱,平常爱做的事。笔者认真听着、点着头,有时还忍不住夸赞她,让她觉得记者可以理解她,慢慢地她消除了心理顾虑,尽情诉说着如何走下坡路、不珍惜自我、与有毒瘾的男友相处的经历以及戒毒所中的生活及心路历程。笔者用家常的话语、自然的口吻,让她感到关心与尊重,并对她误入歧途给予惋惜和同情,与她产生了某种情感“共鸣”。采访结束后,笔者还特别表达了对她的才气和知错就改品质的欣赏,激发其面对困境的勇气。此稿写得生动感人,很有教育性。
新闻采写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笔者认为要写出一篇好的新闻,记者不仅要有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样深入基层的行为,还要在采访中做到“共情”,这种双向互动会让采访对象畅所欲言,使记者更确切地了解新闻事件,从而写出真实反映社会、体现“三贴近”精神的新闻。
做受访者的朋友,既参与又保持距离,合理运用心理学技巧
采访者与被采访对象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记者居高临下、态度傲慢固然不行,而过于随和、迁就,又很难得到想要的东西。因此记者要在平等的氛围中把对方带到自己的思路中,实现有效提问,让对方回答自己设定的问题,得到想要的东西,而不能被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要做好这点,笔者觉得采访新闻尤其是采访情感类新闻,记者做受访者的朋友,采用体验式采访是较好的一条途径。
有研究表明,初次见面的两个人在信息表达中,很大部分的信息不是靠语言表达,而是凭动作、表情、语音、语调等非语言方式实现的。这些表达方式都是记者和受访者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
因此采访中,记者还要对受访者的细微表情或者一举一动时刻关注,“察言观色”,并随机应变。记者与受访者彼此的神态、表情、细微动作等,都是传递心理活动的信息,这就要求记者善于使用观察法。
“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者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他们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①“观察又可以分为参与观察型和非参与观察型、隐蔽型与公开型等。”②
在一次采访中,笔者采用“参与型观察”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014年8月,笔者采访合肥一位美丽的重度肢残女士李文。李文有姣好容颜却自小重度肢残,靠双拐和轮椅行走,但她不抱怨命运,热爱生活,努力学习进取,坚定地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她对生活的热爱、自立自强的精神,吸引了一位英俊健全的小伙。她在工作之余主持电台扶残助残节目,与健康的爱人相知相恋,结婚19年依然恩爱,还有一个健康聪明的儿子。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妻子温柔上进,丈夫情比金坚,而且夫妻俩还一同帮助了很多残疾朋友,分别被评为“中国好人”。
但笔者采访他们一家时却不是很顺利。李文讲话很散,往往说很多却不达主旨,而她爱人柳旭和她儿子都是不太说话型。想问出李文和柳旭为什么相知相恋?有什么波折感悟?如何协调生活?短时间内很难。想挖掘出他们的情感共鸣点,负重生活的心理基础更难。
笔者采访陷入困境,这时李文要上卫生间,柳旭立即起身,先进了卫生间,然后回头再推着轮椅上的妻子进入卫生间。为何柳旭要先进卫生间?原来是看看卫生间是否有水,怕妻子滑到,19年来,天天如此。笔者询问、观察得知,生活中这对夫妻类似动作还有很多。他俩常常不用语言,只看彼此的表情就知道该做什么了。这些细节让笔者找到了灵感,于是笔者放下采访本,走进他们的生活,完全用家常式说话,和夫妻俩聊天、一起做饭……笔者发现坐在轮椅上的李文有一头长长的秀发,却是很随意地披着,同样扎着头发的笔者干脆给她设计一个很好看的编发造型,并亲手把她的头发盘好,还给她拍了照。李文看着镜中的自己,开心地笑了。渐渐地笔者和李文的心理距离拉近了,李文于是把自己的日记本拿出来给笔者看,让笔者了解他们的情感生活。
接下来,笔者又幾次来到李文家,和李文、柳旭一起送孩子上学、一起散步……渐渐地这对夫妻不再把笔者看成记者,而是当作朋友。笔者一方面体验着他们的生活,一方面注意“察言观色”,观察他们的生活细节和动作、表情等肢体语言。
在上述整个采访过程中,笔者既是“参与者”(他们中的一员),又是一名观察者。这种“既参与又保持距离”的采访方式,使笔者能客观真实地记录下这对夫妻的酸甜苦辣,进一步了解到他俩不同的性格特征、心理状况以及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相互帮助的感人细节,也找到了自己行文的主题和灵感,写成的稿件《比翼双飞,与子偕老》刊登在2014年8月6日《安徽日报》“人生百味”版。该稿件生动感人,很多残疾人和健全人都来电表示深受感动。
总之,在新闻采访中,记者要学习、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并巧妙地加以运用,这需要记者在实践中不断揣摩,总结提高,从而使新闻采访取得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①②刘京林主编:《新闻心理学原理》[M].新华出版社,2012:44
(作者:安徽工人日报社记者)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