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横沟桥之变

2015-09-10 07:22查英
决策 2015年9期
关键词:乡镇干部城建乡镇

查英

“讲政策不如上访户,讲法律不如拆迁户,讲技术不如专业户,讲发展不如个体户,谈感情不如贫困户。”谈到基层治理中的“五不如”时,乡镇干部带有一点自嘲。

全国有近4万个乡镇,通了高铁的屈指可数,横沟桥是其中之一。10年前《决策》记者采访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横沟桥镇时,那还是一个典型的农耕旱作、水陆不便的“旱包子”镇。

从2005年到2015年,农业税取消、城镇化加速给乡镇释放了巨大活力。家庭分工由“老老少少绑在土地上”变成“年轻人打工+老一辈种田”,乡镇治理和农村、农业、农民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可以说,横沟桥之变,带有过去10年中国乡镇变迁的影子。重返横沟桥,纵观旧貌与新颜,或许能为当下基层治理寻找一些“痛点”与“实感”。

变与稳

再见刘琼时,她的一头长发已经剪为干练的齐耳短发。她的职务也经历了三次变动,从横沟桥镇党委委员到横沟桥镇长,再至现在的横沟桥镇党委书记。用刘琼的话来说,她和横沟桥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十来年”。

“请投我一票!”刘琼做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演讲后,振臂一呼。

这是在2003年,横沟桥镇差额直选镇党委委员的现场,刘琼成为在竞职演讲中第一个为自己拉票的乡镇干部,并成功当选为党委委员,进入党委班子,分管文教卫、宣传等工作。

这次竞岗的胜利,也让刘琼与咸安政改连在了一起。咸安政改曾是湖北省乡镇综合改革推出的范本,轰动一时。

从刘琼职务的调整到咸安政改,这背后蕴含一条发展的逻辑。2000年后,在农村税费改革背景下,乡镇在农业税取消后出现财政困难,倒逼乡镇进行机构改革。在咸安,改革包括撤并乡镇、撤销“七站八所”,变“以钱养人”为“以钱养事”,以及具有“咸安特色”的干部外出打工锻炼等。

2006年,中央全面取消农业税,整个国家的战略走向也发生重大转折,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成为时代主题,这是近10年中国乡镇变迁的背景。

刘琼告诉《决策》:“10年,让横沟桥由一个农业大镇变成了工贸强镇。”2009年之前,横沟桥因为缺水,农业发展与集镇规模都受到限制。“过去集镇上的楼房最高不超过3层,现在也有了高层电梯房。”在刘琼眼里,2009年横沟桥水库建成后,这个“旱包子”镇被激活了,“以前没有水,许多事情都没办法实现。”

客观上,水库建成解决了横沟桥发展的先天制约,而主观上,乡镇干部的观念解放,补充了横沟桥发展的后天条件。“干部的变化和那次改革有很大关系,一是人员竞争上岗,二是干部外出打工锻炼。竞争上岗的人更加珍惜这份岗位,打工回来的干部在思想观念上更开放。整个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发生了根本变化。”刘琼对此深有体会。

对比10年前的横沟桥,刘琼用得最多的一个词是“变化翻天覆地”。铁路大提速后,区位优越的横沟桥率先分享到高铁辐射的福利。2013年“武汉—咸宁”城际高铁开通,设横沟桥东站。从武汉到横沟桥,高铁最快49分钟到达。而横沟桥、咸安区和咸宁市构成了一条边距为10公里的等边三角形,从2015年开始,横沟桥镇整体被纳入咸宁高新区托管。

当下,决策层对县域治理高度重视,乡镇作为县域发展的“肌体”,起着支撑县域发展的战略作用。“发展始终是重心,这是不会改变的。”刘琼说,“横沟桥的发展要服务地方发展,我们还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民盼民需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钱和事

一周七天,横沟桥镇副镇长黄辉宇的手机都会24小时开机。他有一个习惯:右手总是搭在装有手机的口袋上。他解释说:“因为会议多,手机都设为震动模式。又怕有人找我听不见,手就这样一直摸着。”记者也发现,接受采访的一小时内,黄辉宇接了5次电话。

在横沟桥镇干了20年,“70后”黄辉宇是从传统农业大镇“牵猪赶羊,三提五统”走过来的“老乡干”,同样经历过乡镇综合改革。

“乡改留下的‘以钱养事’制度至今保持。七站八所撤销之后变‘以钱养人’为‘以钱养事’,原系统里有18人通过公开竞聘成为横沟桥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方。”黄辉宇介绍说。

实际上,人、钱、事之间的矛盾与利益纠葛,多数乡镇普遍存在。在横沟桥镇,“以钱养事”将“钱”和“事”通过签合同购买服务的方式摆上了台面,因时代变迁环境改变,更容易在聚光灯下被放大。

以黄辉宇分管的城建为例,在乡镇综合改革中,城建站撤销成立了城建服务中心。“原来城建站11个人加房产所9个人,一共20人。那个时候,20人来管横沟桥的城建是多了。但是近10年来城镇化速度加快,目前只有3个人在做城建管理和服务,这又少了,正常情况最低应该在8个人左右。”黄辉宇告诉《决策》。

“四化同步”背景下,城建的工作量在过去10年的发展中是一个变量。“我们这边的规划包括道路、交通、住宅、新农村建设、工业园、农业产业园等,另外功能分区和市政建设都需要从事城建的人来做。规前、规中、规后以及控制农民违规建房的工作量远远超过从前。”黄辉宇解释说,“以前是20人管农民建房,现在3个人除了管以前的事还要管新增加的事。”

城建的变化只是一个缩影。横沟桥镇14项具体公共服务项目包括:农技、畜牧、文体、水利、农机、基层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水产、城建、计划生育、农村能源建设服务等。

其中,乡镇上以城建、水利的工作量变动最为突出。华中科技大学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团队在多次下乡调研中发现,城建和水利的人力与服务范围之间的比率畸形,“最严重的是一个人服务一个乡镇的水利。”而且,水利服务必须是对当地水文很了解的人才能胜任,“不是什么人都能干,也不是谁都愿意干的。”

再以城建为例,“以钱养事”中的“事”增多了,但是“钱”没有相应增加。黄辉宇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以钱养事”负责城建服务的有3名工作人员,每人每月的工资为1250元,一年下来每个人收入为1.5万元。“这很难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去年咸安公务员工资改革后出现更大落差,他们甚至为此想去上访。”

“钱”和“事”的矛盾,在横沟桥镇是台面上的“公开账”。专家认为,这种矛盾,很容易导致基层公共服务流于形式,质量也难以保证。但在横沟桥镇采访发现,并不是所有农村公共服务都如此,在农技服务领域发现了一个改革后的新现象。

对横沟桥镇丰顺农业合作社负责人余伟文来说,承担政府“以钱养事”后的项目经费,只在他的收入来源中占很小的比例。

余伟文1986年参加工作,1993年开始经营农药化肥。2004年“七站八所”撤销时,他是横沟桥镇农技站副站长。农技站撤销后余伟文依托前几年积累的基础,注册成立了“丰顺农业合作社”,一边批发农业生产资料,一边成功竞聘为农技公共服务提供方。通过承担农技服务,余伟文每年获得2.6万元。

10年间,余伟文的生意越做越大,他的目标是将三农服务做到横沟桥以外的地方,成为地区性的服务中心。当被问及如果有机会是否愿意再回“体制内”时,他摇摇头。

依据咸安区2014年农村服务经费分配的一份文件,区财政预算256万元,乡镇安排45万元,湖北省“以钱养事”补助资金585万元,湖北省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项目经费60万元,合计946万元,比2013年增加了61万元。946万元要分配到咸安区十多个乡镇的14项具体公益服务项目上,每个项目能做到的只是保基本。

因此,不论在乡镇干部眼里还是专家学者看来,“以钱养事”解决了曾经的问题,但当下该“以多少钱养多少事”也应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对于不能完全市场化的服务项目,应该重新考虑其承载制度。

干部与群众

“讲政策不如上访户,讲法律不如拆迁户,讲技术不如专业户,讲发展不如个体户,谈感情不如贫困户。”谈到基层治理中的“五不如”时,乡镇干部带有一点自嘲。但这“五不如”自嘲却也揭示出乡镇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层治理对乡镇干部提出的能力要求。

采访中,多数乡镇干部认为,乡镇工作的特点是“繁杂、琐碎”。怎么干好工作?怎样搞好基层治理?横沟桥镇党委班子“发明”了多套办法。

“相互抬桩求支持”是办法之一。“我们每个干部都有分工,但分工不分家。这一阶段同事落下的工作我支持,下一次我有落后于进度的,他们来帮我抬抬桩。这也是团队意识,在任何困难面前,我们不是个人是团队集体,这样就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刘琼告诉《决策》。

“团队监督、群众监督”是办法之二。刘琼介绍说,“在廉政建设方面,横沟桥是一个风清气正的地方。从改革到发展,再到服务高新园区,遇到过很多困难,拆迁、征地在别的地方可能出现的乱象,在横沟桥没有出现。为什么?因为有底气,干部队伍腰杆硬。”

“以老带新传帮带,实行‘三在’机制”是办法之三。“乡镇留不住年轻人是大环境,但年轻人也要看怎么去留。在横沟桥镇工作的年轻人比较多,不是留不住而是感觉能力上青黄不接。”刘琼直指年轻干部的问题所在。

“在上层讲政策,在基层重感情。如果和老百姓之间有感情基础,他们会很配合,工作就好开展。”刘琼发现年轻干部在农村工作能力上的脱节比较明显。

针对这一问题,横沟桥镇37名干部实行以老带新。“通过夜学夜讲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每个人演讲不少于15分钟,主题是围绕怎样在基层履职尽责,怎样做好自己的工作。”刘琼说。

这背后有刘琼的一番良苦用心,“把工作的经验、心得、总结通过‘夜学夜讲’的形式,和大家分享。通过演讲逼着学,提高演讲能力,锻练嘴皮子功夫,用沟通把矛盾化解,把两颗心连起来。”

另一个方法创新是实行“三在机制”,即岗位在村,重在服务,责在人心。

从2014年底开始,横沟桥的乡镇干部人手一本“驻村工作日记”,下村做什么、每月驻村多少天、和哪些人联系、解决了哪些问题,在工作日记上一一记录。“干部驻村的工作情况,每个月评选一次,由工作时间长的乡镇干部针对性地对年轻干部做一些指导。”横沟桥镇党委委员周巧荣告诉《决策》。

在乡镇工作20年,黄辉宇还感觉到,乡镇干部应该是全能型选手,“分管什么就要成为那个领域的专家,基层治理对乡镇干部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黄辉宇业余时间还在学法律,“不学法律真不行,保不准哪里就容易出错。”黄辉宇开玩笑说:“活到老,学到老,头发都学白了。”

不论是刘琼对干部培养的创新,还是黄辉宇自觉的内生动力,其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干好服务群众的工作,形成良好的干群关系。但有些时候,一边是乡镇干部的苦与累,一边却是老百姓对政府公共服务的不满意,“有时候就像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黄辉宇感慨。另一方面,多数乡镇干部一直在思考:“有些困惑也想不通是什么原因,是领导的原因还是政策的原因?或是老百姓的原因?”这种感慨发人深思。

10年前,横沟桥因乡镇综合改革走在前列而引起极大关注;10年后,发展的外部环境已发生根本改变,未来之路如何走,基层干部的困惑怎样解答,都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猜你喜欢
乡镇干部城建乡镇
国企工匠——北京城建集团首届“城建工匠”事迹展示(三)
隧道股份城建置业瑞创谷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乡镇干部如何摆脱“身份迷茫”?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对加强城建档案管理的相关思考
河南城建学院简介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