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孟哲 贺璞薇 哈尔丁·斯坎旦尔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个在很多中国人眼里稍显陌生的节日,已经悄然走过了20年的历程。
近日,多家机构的阅读调查已经显示,电子书正在逐渐取代纸质书,成为人们阅读的最主要途径。在这个数字化阅读、碎片式阅读蔚然成风的时代,中国人的阅读现状究竟如何?和以往捧一本纸书安静阅读相比,现在的人如何读书?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年轻一代,究竟有着怎样的读书习惯?而已经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全民阅读”,又在经历着怎样的发展?
数字阅读首次超过纸书
起床之后习惯性地打开“听书”软件,把昨晚没听完的长篇评书再接上一段;走去地铁的路上边吃早餐,边刷App推送的早间新闻;在一个小时的拥挤通勤路上,进入ipad里存放的科幻小说的世界;晚上休息之前,打开音乐再读一会儿kindle才能睡着……这是家住北京的年轻白领蔡芳华对我们讲述她的每日读书习惯。
“读屏时代”,无论是地铁、公交上,还是马路边、商场里,抑或是更加传统的“读书场合”如图书馆、教室内,到处都能看到聚精会神于眼前方寸屏幕的“低头一族”。相较于传统的捧一本纸书翻阅品味的方式,这种更加快捷、更加碎片式的阅读,也正在悄然成为趋势。
4月20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了《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的数字阅读率达到58.1%,首次超过了纸质书58.0%的阅读率。而数字阅读率的增长速度,也比纸质书的阅读增长率高得多——从2012年到2014年,中国成年国民的数字阅读率提高了18.2个百分点;同期的纸质书阅读率,则仅仅提高了3.1个百分点。
类似的数据也在当当网发布的《2015中国网民阅读行为报告》中有所体现。在该项调查中,有62.2%的用户每周都有阅读纸质书的习惯,而有70%的用户每周都读电子书,并且频率超过纸质书。
在东北,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则提供了一个更加直观的数据。他们的统计显示,近年来,该馆纸质图书的借阅量逐年下降,从2012年超过44万册,降至2014年的30万册,下降比例超过30%;形成对比的是,该校电子图书的使用量则逐年递增,从2012年的50万册,激增至2014年的163万册,在校生的人均年电子书阅读量达到53册左右。
不过,在这个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共同的辞世之日,依然有很多人以不同的方式,延续着传统的阅读习惯。
去年4月,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开办了第一家24小时“不打烊”书店。一年的时间,这家书店营业额比之前翻了一番。
在上海,一年时间内累积举办61期的“思南读书会”,今年把主题定为“静心读书”,并邀请了一批著名作家和演播艺术家,以为现场读者朗读文学经典片段的形式,来让读者静心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
当年轻人成为读书的“中坚力量”
读书,“成本最低的奢侈行为”。而随着人群年龄的更迭,年轻一代正在成为读书的“中坚力量”。
《2015网民阅读行为报告》显示,2015年,在网民阅读者的群体内,20~50岁的人群占比最高,尤其是“80后”,占据了48%的比例,成为绝对的主力人群。这些人阅读的频次更高,书籍的购买量和消费金额也更高。
而在获取信息的阅读渠道方面,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也在改变着不同年龄层读者的阅读习惯。上述调查显示,在“60后”“70后”中,超过80%的有纸质报纸阅读习惯的人群;而到了“90后”那里,这一数据已经降至不足70%。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结果则指出,年龄越小的群体,手机阅读接触率越高,呈阶梯递增趋势,18~29周岁群体的手机阅读接触率最高,为42.7%,与其他年龄群体拉开较大距离。
“‘80后’‘90后’作为与网络共同成长的一代,具有更多的网络性格和更强的网络适应性,因此比生长于印刷时代的‘60后’‘70后’更倾向于选择电子阅读的方式。”在接受采访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表示。
在京工作的媒体人华司文则告诉我们,工作后的读书时间更为零碎,但也更加自主了。“上下班路上,吃饭的间歇,以及睡觉前,是几个主要的读书时间。”他说。
网易去年的一项调查也显示,“移动阅读”使用场景分布最频繁的,就是“床上”和“地铁/公交上”。
通过大数据,我们也能看到不同的年龄、地域带来的阅读内容的多元化选择。
在湖南长沙市图书馆,最受欢迎的借阅图书是玄幻、言情、穿越、宫廷类网络休闲小说。而诸如《纸牌屋》《何以笙箫默》等电视剧的热播,也带来了原版书籍的走红。
当当网的阅读报告也显示了这一点。在销售最热的作家榜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和因为《平凡的世界》热播而重回大众视野的路遥,实现了从“60后”到“90后”的“通吃”;同时,《红高粱》《狼图腾》等书,也因为电视剧、电影的热播受到热捧。
读者的阅读选择分野也是显而易见的。报告显示,在“60后”“70后”那里,古典文学、巴金、金庸等更受欢迎,而在年轻一代人眼中,以韩寒、郭敬明为代表的“青春文学”显然更有市场。
同时,在“60后”那里,阅读比例最高的是保健、旅游类书籍;受年龄增长、家庭组建等影响,“70后”“80后”则开始更多地关注亲子、育儿类书籍;而更加年轻、以学生群体为主的“90后”,阅读比例最高的则是青春文学、旅游、运动、美妆等书籍。同时,进入职场上升期的“80后”,则青睐经管、外文、传记、文学类书籍。
全国不同地域,购买书籍的倾向也不太一样。当当网去年发布的全国图书消费报告显示,北京、上海、云南、广西的读者喜欢购买旅行类图书,而青海、辽宁等地的读者买得最多的是小说,教育大省山东的读者买得最多的则是教辅资料,而在湖北、西藏,销量最多的却是字典。
各省的读书热情也能从这份报告中窥视一斑。去年,广东、北京、江苏、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网络购书购买力名列前茅;而在过去的五年中,购书增速最快的,则是新疆、内蒙古、河南、西藏、江西等省区。
线上线下互动的阅读方式
在中国,数字阅读究竟有多火?
从数据就能直观看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移动阅读的用户规模已达到2.42亿。这意味着,有接近一半的用户通过手机看书。网易云阅读的报告则称,中国人2014年电子书总阅读量已经超过14亿册,换成纸质书,首尾相接相当于绕赤道8圈,而纸书还原成树木,相当于绿化了两个北京城。
张颐武表示,数字阅读的蓬勃发展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在很多年前大家也都有所预见。对此我们应该保持冷静的态度,一方面要鼓励数字阅读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应对纸书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关切,二者皆不可废弃。
“数据说我国的人均纸质书阅读量低于发达国家,这种情况是历来就存在的,必须正视。对此,我们应试图建立一种好的书评机制,加大对纸质书阅读的宣传力度。但从另一方面来讲,中国的网络阅读是全世界发展得最为充分的,呈现出一个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更活跃的发展态势。其实,无论是数字阅读还是纸书阅读,都是阅读的一部分,只是两者所依附的媒介平台有所不同。在发展趋势上,纸书阅读所占的比重可能会逐渐变小,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两者还会平行地发展,纸书还不会被数字阅读所取代,只是数字阅读的便捷性会使其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张颐武说。
“互联网+”的模式,也在催生着传统的变革。
中国最大的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在拥有3000万册纸质文献总量的基础上,已经配备了1000多TB的馆藏数字资源,并与部分省市图书馆建立了资源共享渠道;而在“慕课”方式的启发下,国家图书馆也开办了“国图公开课”,将此前积累的1000多小时的讲座内容经过信息化编排,开放在互联网平台上供读者使用。
2015年,“全民阅读”已经连续第二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我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个转型升级的阶段,这就会对国民素质和文化修养有不断提升的诉求,这也是中国崛起和民族复兴的必经之路。通常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读者普遍对文化的需求会更强烈。因而,实现‘全民阅读’还需要全面的经济发展作为支撑。”张颐武说。
“读书日”20年我们热读的那些书
2015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走过20年。在这强调“全民阅读”的20年里,中国人喜欢看的都是什么书?
记者搜寻了20年来的畅销书资料,并结合出版单位、读者及记者本人的经历,回顾中国畅销书的变迁轨迹,希望寻找出畅销书与社会变迁以及读者心理之间的关系。
历史题材卓然而立
运些受读者欢迎的“畅销书”从类别论可谓是五花八门,有时政类的《中国的崛起》《中国可以说不》,经管类的《穷爸爸富爸爸》《货币战争》,少儿教育类的《告诉孩子你真棒》《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等。
其中唐浩明的《曾国藩》和二月河的《康熙大帝》是1995年历史题材小说中的两大品牌。此后,《雍正皇帝》《大清相国》等也都榜上有名。
同时,《品三国》《明朝那些事儿》《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这些书的作者用直白的语言、讲故事的口吻,将历史娓娓道来,生动浅显,让读者颇有兴趣,从而摆脱了“教科书般”的历史学习。
文学类书籍20年来也一直活跃于畅销书的行列。不过细究之下,这些书的吸引点又各有不同。《平凡的世界》《活着》《兄弟》,这些作品都颇具现实感,反映了当代中国时代变迁中普通人物的命运,仿佛就是成长于那个年代的你我他的写照。而《挪威的森林》《失乐园》《苏菲的世界》,则重在文中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上,表达了对人性、道德、理性及生活意义的思考,让习惯于快节奏生活的人群停下来重新审视自己。
当然,每个年份的畅销书并不一定只是上市的当年比较火,有的书也能火上几年。除了新书,一些经典之作也可能焕发第二春,比如《张爱玲文集》《金庸作品集》《围城》等等。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致加西亚的信》等外国著作虽然面世时间较早,但因引入中国偏晚,因而与国外“热销”的时段相比有些滞后。
畅销书随时代起伏跌宕
畅销书的畅销不只取决于内容本身,也与当时大众关注的热点话题、热门人物不无关系。
“比如当下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近两年的《朱镕基答记者问》,都因为这些领导人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富有较高水平的语言表达技巧。对于大众来说,领导人的讲话很多时候体现他们及整个班子对国家发展与政策的思考,从而解答了读者在这些方面的困惑。”提及时政类畅销书,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博士袁野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随着改革的推进及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的市场经济程度进一步深化,《联想为什么》《货币战争》《郎咸平说:谁在谋杀中国经济》等经管类图书及时回应了这种趋势。
而同样也在这个时期,由于大众物质生活水平变得丰富,素质教育、医疗养生等更高层次的话题开始受到关注,于是乎捧火了《素质教育在美国》《哈佛女孩刘亦婷》《求医不如求己》《从头到脚说健康》等书。
“当然,有时候书的作者或人物也是一个‘引爆点’。记得当时《三重门》火的时候,周围好多女生都是被韩寒不寻常的个人经历和帅气的外表所吸引的。”身为畅销书铁杆读者的也子坦率地说。她表示,像《未来之路》《史蒂夫·乔布斯传》的热销也都是因为比尔·盖茨和史蒂夫·乔布斯在当时成为了不少人的偶像。
“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2001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推出讲座式栏目《百家讲坛》。不论是诸子百家的语录解读,还是对历朝历代事件的再现与思考,都由各界名家学者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在此进行展示,为大众献上文化的饕餮盛宴。易中天、于丹、刘心武、袁腾飞都在这里获得了不少粉丝,而他们的《品三国》《于丹<庄子>心得》《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也因此受到了热捧。
另外,同为艺术作品,畅销书和热门电影、电视剧也有着相映生辉的关系。有的是先有畅销书,之后带动了相同题材影视剧观看的高潮;有的则是先有屏幕上的热度,之后观众回过头来阅读原著,让原本安静的书籍变得“炙手可热”。比如《廊桥遗梦》《我为歌狂》《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教父》《纸牌屋》等。
持续写畅销书和带动朋友写书
就作者而言,自己的作品能成为畅销书是一种来自市场的肯定。对于这样的激励,有的作者只是“一笑而过”,但也有作者却以此为起点,新作持续现身于排行榜。
“从内容上讲,其实余秋雨的散文创作,走的仍是最传统的‘文以载道’的古典路线。文风的纵横捭阖,题材的忧国忧民,很有古风。”著名作家、出版人杨葵如是说。从1995年《文化苦旅》热销开始,余秋雨随后创作的《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再到2004年的《借我一生》,10年中他的作品不断受到读者关注。
同样,二月河的历史题材小说也经历了多次的辉煌。袁野博士表示,在二月河的三部曲中,《康熙大帝》演义气息最浓,刻意安排悬念、文学地塑造英雄形象,读起来引人入胜;《雍正王朝》主要围绕历史上明暗的政治斗争,扣人心弦;《乾隆皇帝》则有不少模仿《红楼梦》的段落,读来也别有风味。“三部作品既各有特色又有所继承,所以能持续受到读者喜爱。”
此外还有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韩寒的从《三重门》到《独唱团》,郭敬明的从《幻城》到《小时代》,都是作家不断创作热销作品的经典例子。
另外,记者还发现有的作者出书会带动周围同伴集体参与的联动效应。1996年,当时的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赵忠祥出版了《岁月随想》,拉开了名人的出书热。杨澜、倪萍、白岩松、水均益、宋世雄、吴小莉、陈鲁豫、王小丫、姜昆……这些知名人物纷纷拿起笔来“当作家”。在杨葵看来,大众阅读中,窥私欲从来都是一大要点,读者渴望了解名人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于是,《日子》《庄则栋与佐佐木敦子》《笑面人生》《不过如此》《陈鲁豫心相约》等密集出版,成为名人圈的一大流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