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的产物
20世纪60年代,美国提出了“F-X”计划以研制新型重型空中优势战斗机。作为美国的死对头,苏联提出了“先进战术战斗机计划”。1972年,苏联空军正式将新型战斗机的研制工作交给米高扬设计局,并要求新型战斗机能够替代已经装备很久的米格-21和米格-23。起初,米高扬设计局内部将新飞机称为“计划-9”,后来正式定名为“米格-29”。为了达到设计要求,米高扬设计局先后生产了19架试验机,其原型机最终于1977年成功试飞。经过5年的各种试飞和改进,米格-29战斗机于1982年批量生产,并在1983年开始装备苏联空军。
米格-29战斗机机长17.23米,翼展11.36米,机高4.73米,最大起飞重量18吨,实用升限17000米,最大平飞速度2818千米/时,作战半径350千米。米格-29战斗机的机身内有一门30毫米航炮,机翼和机身下有7~9个挂点,可以挂载多种型号的空对空导弹、空对地导弹、炸弹、火箭弹等武器。米格-29战斗机最大的一项技术突破是使用了头盔瞄准具,在激烈的空战中,佩戴头盔瞄准具的飞行员只要转动脑袋看到敌机就能够发射导弹进行攻击,这比传统的固定瞄准器可要先进得多。无疑,米格-29战斗机在服役初期就成了可怕的空中杀手。
决战长空
其实米格-29战斗机还在试飞时,美国的间谍卫星就拍摄到了它的图像,北约称它为“支点”。1986年,随着苏军一队米格-29战斗机访问芬兰,人们第一次看清了这种飞机的真容。1988年,米格-29战斗机在英国范堡罗航展上首次参展并进行了特技飞行表演,其出色的性能震撼了北约国家。
装备部队不久,米格-29战斗机便参加实战,其在1987年的阿富汗战争中击落4架试图攻击阿富汗总统府的苏-22战斗机。随着苏联的解体,其原来装备的800多架米格-29战斗机被瓜分,其中俄罗斯仅获得了约300架。由于军费紧缩,俄罗斯空军处于现役状态的米格-29只有200多架,不过随着经济好转,其又开始采购米格-29K/КУБ舰载战斗机。
与苏联装备的米格-29战斗机不同,外销别国的米格-29经历了更多的战火。在1990年爆发的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空军装备的米格-29战斗机在对方优势的空中力量打击下被击落5架;在1998年爆发的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的冲突中,厄立特里亚装备的米格-29战斗机在取得战果的同时也被击落5架;在1999年爆发的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空军装备的6架米格-29战斗机被北约击落;2008年的南奥塞梯冲突中,俄罗斯空军的米格-29战斗机击落了格鲁吉亚的1架苏-25战斗机;而正在进行的叙利亚内战中,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叙利亚空军的米格-29战斗机参加战斗的画面。
但在米格-29战斗机参加的绝大部分战斗中,其表现并不理想。这一方面是因为飞机老化,另外也是因为其使用国很多时候都是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参战的,再加上飞行员的训练不足,即使曾经优秀的米格-29战斗机也真的是无力回天。
远去的支点家族
从1983年装备苏军到今天,米格-29已经走过了32年。在这32年里,米格-29诞生了众多型号,形成了一个大家族,其中包括:早期型的米格-29,外销型的米格-29B-12,教练型的米格-29UB-12,改进了雷达和武器挂载的米格-29S-13、米格-29SM,战斗轰炸型的米格-29M,早期改进型的米格-29SMT,舰载型的米格-29K等。目前米格-29家族中最新的型号是米格-35战斗机,在经过全新设计和提升之后,它已具备了与世界先进战机较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