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钢琴要用意念来弹

2015-09-10 07:22胡越菲
音乐爱好者 2015年3期
关键词:琴童郎朗弹琴

胡越菲

2015年1月23日下午,联合国和平大使、国际钢琴巨星郎朗携新书《跟郎朗学钢琴》亮相上海贺绿汀音乐厅,举行新书签售会,有近六百名琴童及家长到达现场。这次由上海音乐出版社重磅推出的《跟郎朗学钢琴》系列共有五个分册,每册包括八个单元、二十四首作品,侧重钢琴弹奏的阶段性关键技术。其中,每首作品都有郎朗亲自撰写的启发性评语和详细的演奏指导,包括演奏的指法和音乐表情等,尤其是后面两册,关于如何把握作品的风格,有一些他从美术作品或其他艺术形式中得到的灵感,非常形象生动。

在新书发布会上,上海音乐出版社社长、总编辑费维耀表示,这套书的英文版和德文版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赞誉,“现在,作为中国人,我们出版了中文版,因此可以说它是一套全球通用的钢琴家的教材”。这本书在西方出版时是五个分册,而中文版是做了一个套装版,将郎朗精心调选的共一百二十首作品融为一体,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呈现出全新的出版形态。《跟郎朗学钢琴》系列新书的一版一次在尚未运抵仓库时,全国的预定量已经供不应求了,这在出版业是不多见的。最后,他热情洋溢地表示,下个星期,英国菲伯尔音乐公司的总裁将要来上海,商谈《跟郎朗学钢琴》后续系列丛书的出版。“未来,我们会尽量做到英文版和中文版同步出版。这样,作为一个中国的钢琴家,郎朗的书在中文版的出版上,就不再落后于英文版和德文版了。”

郎朗:钢琴要用意念来弹

当天,郎朗也和现场的乐迷们分享了他在钢琴学习道路上的经验与体会。早在几年前,就有出版社问郎朗能不能做一些曲集,比如“我们喜欢的作品”这样模式的教材,或者是把贝多芬奏鸣曲、肖邦作品变成比较有他自己想法的一个版本。“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我们很多演奏家在诠释作品时,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也就是所谓个性化的想法。”于是他想,能不能做一套教材,把一些他小时候非常喜欢弹的曲子,以及他认为他小时候没有弹到的曲子,都放在一起。“在这么多年的音乐学习道路中,我也遇到了很多酸甜苦辣的经历,肯定不是只有甜,也不是只有苦。如果能把我们有过的一些好的记忆放在书里,同时牢记当时错在什么地方,学习中的弊端在哪儿,认识到我们有可能会碰到的困难,就再好不过了。”

郎朗认为,现在学钢琴的孩子,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从技术上来讲,都要比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学生好得多。“举个例子,上一代人,要想弹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起码得十八岁以上。但对我们这代人来讲,我十三岁就弹‘拉三’了——当然,那个时候弹得一般啊,”郎朗不忘幽默地“自嘲”了一下,“我的意思是,如今,我们的技巧是突飞猛进。但是我小时候,往往是弹大曲子比较容易,弹小曲子有点儿困难。为什么呢?并不是基础没学好,而是我们太快地学习飞跃的感觉,还没好好学习怎么行走,这是目前整个社会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

在郎朗看来,弹一首曲子,练习过程诚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准备的过程,只要准备好了,就能知道怎么去练。“其实,钢琴很多时候是要用意念来弹的,这听起来很可笑,但确实如此。比如贝多芬奏鸣曲,很多时候贝多芬写曲子时,都是音弹下去以后写‘渐强’,你觉得这在钢琴上能做到吗?很难做到,但只要你去想,音弹下去之后怎么做‘渐强’,有时候还真有点儿那感觉。当然,这需要一点技术,但这技术很多时候也是用脑部来控制的。”对此,郎朗举了一个“连音”的例子:“弹连音时,要将手指真正地黏在琴键上。大家可以想一想壁虎脚上的吸盘,想象你就是一只壁虎,你的手指就是那个吸盘,你怎么把你的手指、你的吸盘,黏在琴键上,这就是连音。”与之相似的还有“断奏”——“大家都知道弹断奏时手指是怎么样的,但是要弹出非常美妙的断奏,可以在脑海中想象一只非常漂亮、轻巧但又顽皮的小猫。想象一下,如果你是那只猫的话,你会怎么跳?”还有,演奏“极弱”时,他会“尝试体验极其敏感和悲伤的情绪”,演奏“极强”时,他会“改变自己的心情,一下子调整到非常激动,有时甚至是非常疯狂的状态”。

如果说《跟郎朗学钢琴》的第一册到第三册都在说演奏技巧的问题,那么第四、第五册,郎朗则开始讲音乐风格了。“学习音乐,就是学习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我们不可能把德国音乐弹得跟俄罗斯的音乐一样,我们不可能把中国音乐弹得跟美国音乐一样,这是因为有音乐语言在里面。比如说,听中国音乐,你能完全感受到它和中国文化连在一起,和我们中国人追求的价值观、诗情画意、韵律连在一起。西方音乐也一样,你绝对不能以我们中国的韵律去弹莫扎特,一定要配合上西方的文化。”这一点对郎朗的影响很深,他至今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出国比赛时,发现外国小孩弹钢琴,有可能技巧不如中国小孩,但是他对音乐的洞察力以及对音乐语言的掌控非常纯正。“所以在第四、第五册书中,我讲了很多关于风格掌握方面的问题。在学不同风格乐曲的时候,先把注意力放在什么样的乐句上。通过不同注意力和不同曲式在每一个释放点的处理,会弹出完全不同的味道。”

总体来说,郎朗希望大家能往音乐本身去钻研,通过这些练习,对音乐有更立体的认识。“学习并学好钢琴没有捷径可走,但学习之路应富有想象力,挑战与成就并存。我编写这一系列教材的目的,就是为了使钢琴的教学更加有创造性,从而吸引下一代的钢琴家们——不管他们在世界的哪个角落!”

琴童家长:“约束”与“放手”并存

随后,通过网络微视频海选出的五位幸运的小琴童,现场表演了舒曼《疯狂的骑兵》等《跟郎朗学钢琴》系列丛书中的代表作品。郎朗对孩子们的表演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每首乐曲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点评。他的语言风趣幽默,深得小孩子的欢心。“这个能不能再高兴一点儿?像只小兔子一样,喜悦一点。”“不要有换手的痕迹,完全地、慢慢地挪,音要弹得巨黏无比,像壁虎一样。”“相同力度的音要换手指,虽然一指神功也挺牛的,特别是在江湖里面,但还是得换一换。”讲到踏板的用法,郎朗认为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当你觉得你需要‘湿漉’的时候,你就踏上去;当你觉得‘脏’的时候,赶紧换下来,就像空气调节器一样”。在郎朗看来,音乐最重要的是绝对不能弹得不痛不痒,“你一定要给我留下痕迹,不管是什么样的感觉,痛苦还是高兴,必须要留下”。台下的小琴童们全神贯注,听得津津有味。当天第一个上台表演的小琴童爱儿是一个很有灵气的女孩,学琴两年半,弹了一首《四小天鹅舞曲》。一开始,郎朗觉得她的“四小天鹅”弹得太重了,“你能不能再跳得优雅一点儿?”面对郎朗的指点,她很快予以消化、改正,第二遍弹时效果好了很多。值得一提的是,爱儿的妈妈孙晶女士是复旦大学出版社的总编辑。作为一名出版人,同时又是一个琴童的家长,她的教育方式颇为独特。“和很多其他琴童家长相比,我是比较放手的。爱儿平时弹琴我从来不陪,一天都没有跟过,所以她每天弹些什么曲目我都不太清楚。”孙晶女士从不会去强迫女儿练琴,所以爱儿的练琴时间可以说是“非常少”的,每天平均下来也就一刻钟左右,“但她是自觉去弹的,她会主动坐到琴凳上去弹琴,这十五分钟她是百分之百投入,是有感觉和体悟的,我觉得这就够了”。

今年九岁的爱儿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孩子。在弹琴之前,她学过中国舞,而且跳得非常好,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编舞。孙晶女士说:“我很惊讶,女儿居然可以像模像样地编排一个几分钟的舞蹈,并且在半天时间里教会一群小朋友。”爱儿成绩优秀,兴趣也很广泛,绘画、体育无所不通,“她画简笔画得得心应手,拿起铅笔很快便能勾勒一个图形”。体育则是她最爱的一门功课,“她的短跑成绩非常好,立定跳远能跳一米五十几”。不过,音乐在爱儿的心目中还是占据了一定分量,为了参加这次《跟郎朗学钢琴》的网络微视频评选活动,她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整两天,练习了一首全新的曲目。“其实,当时没敢奢望一定会入选,但让我特别感动的是,在这两天里,她完全投入进去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平时的积累上有了一个突破,我觉得这对她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经历。”

在孙晶女士看来,如今条件好了,家长都希望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关键是如何看待这个可能性,“如果试图抓住每一个机会,在每一种可能性上倾尽全力,小朋友疲于应付,反而成了一种压力”。她认为从孩子一落地,家长就要仔细观察他的性格特点和先天禀赋,并据此决定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她的建议是,先给孩子设定一个大的发展方向,就好像按照不同的树种预留不同的空间,或为不同的瓜果搭好不同的架子,按照孩子的不同禀赋,也应设计一个大致的发展框架,“没有框架,孩子会无所适从,难有成就,好比植物肆意生长,或者因倒伏而影响收成;框架太小,限制了孩子的发展空间,不能把潜力发挥到极致,好比植物生长的空间受限,使参天大树矮化变形;框架太大,几近于没有框架,孩子会为应付各种可能疲于奔命,就好比植物徒生枝蔓,而难以成才结果”。有了合适的框架,就不要约束他,让孩子自由发挥,“比如这次网络评选,我本来想让她弹《秋日的私语》的,我很喜欢那首曲子,但她觉得现场感可能还是《四小天鹅》比较好,因为是舞曲,很有节奏感,能抓住观众,我就完全尊重她的选择”。最重要的是,“要关心孩子”。平时,她非常注重和孩子的沟通,“我会保证每天有一刻钟到半小时跟她聊天的时间,基本上雷打不动。如果周一到周五实在太忙,那我会在周末和她多聊一会儿,我觉得这对我和她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是很有帮助的”。

在孙晶女士独特的“放养”式教育下,爱儿就好像是一棵从未受到约束的、自由生长的树。跟其他小朋友的琴技相比,她的琴技可能不是特别突出,但她有一个优势,就是现在能弹的曲子,基本上都可以背谱演奏。“这就证明她爱这个曲子,她不是盲目地去弹,而是弹到心里去了。”孙晶女士说,爱儿很享受弹琴的感觉,“她的眼神投射出一种光芒,她不仅在学弹琴这个动作,而且是把音乐和她的人生感悟结合到一起了,也许她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我的感受是这样”,也许这就是她弹琴的视频能够被郎朗选中参加现场表演的原因吧。

猜你喜欢
琴童郎朗弹琴
“郎朗山艺行”活动掠影
郎朗与吉娜 在婚姻里活成孩子
郎朗背后的那个男人
会弹琴的沙丘
我和郎朗
用腿弹琴的孩子
弹琴
教爸爸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