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豪
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期间专门召开座谈会。他强调,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已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国家要加大支持力度,东北地区要增强内生发展活力和动力,精准发力,扎实工作,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
今年4月上旬,李克强总理同样来到吉林考察调研。在4月10日的东北三省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总理直陈“你们的各项数据的确让我感到揪心”。
2014年,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的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5.8%、6.5%、5.6%,位列全国后五位;2015年一季度,三省经济增速又分别降到1.9%、5.8%、4.8%。一时间,“东北经济失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东北经济缘何“失速”?东北“财政收入下滑、经济增速下滑、劳动力人口对外净转移”的状况如何改观?多位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东北经济需要克服结构调整和体制转型的压力,坚持多轮创新驱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
东北面临结构调整和体制转型双重压力
东北面临着两个方面的困境,首先就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困境。东北地区重化工业比较集中,而中国经济近5年的回落过程中,回落幅度最大的就是石油、煤炭、钢铁等重化工业。由于产业结构上的这个特点,东北在这一轮经济调整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压力。
另外一个是体制上的困境。不仅仅是东北,全国其他地区资源开发型或者重化工业集中地区都面临着这样的压力。这些地区产能严重过剩,面临着很大的去产能压力,企业的效益大幅度下降,财政收入也遇到很大的困难。越是这种时候越能看出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如果东北在产业结构调整大环境下面临的困难更多的话,说明企业竞争力存在问题。一些不属于重化工业,从全国来讲增长还可以的行业,比如说汽车行业,在东北也表现得比较差,原因就在于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
作为中国地理大区和经济大区之一,东北地区也可以通过成立特区或改革试验区进行体制转型,虽然以前东北地区也做过一些尝试,但效果不太好。这一轮可以更大力度把内外开放结合起来。对内,对民营经济、对东南沿海地区开放;对外,对国外投资者开放。
东北人口流出问题同样引发了广泛关注,东北要改变人口净流出的状况,就要把经济振兴起来,才能有更大的吸引力,才能把人留住,把人吸引过来。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政:
要从“等靠要”变为“闯改创”
目前东北经济出现的困难,与缺乏一股强劲的东风激活这些优势资源与要素有关。这股东风就是全面深化改革。东北经济增速较快下滑,正可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倒逼机制。只有使出狠劲,全面深化改革,由“等靠要”变为“闯改创”,才能真正走出困境。应当看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东北地区具有独特的产业与科教资源优势。其中,尤其应抓好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和简政放权,从财政、税收、金融及服务等方面为创新创业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二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使国有企业焕发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三是结合自身特点和区位优势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融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改造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化。四是坚持多轮驱动,既依靠创新创业,又扩大政府基础建设投资、扩大出口和消费,合力拉动经济增长。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应采取措施吸引和留住人才,优化人口结构。
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于左:
应加快自贸区战略在东北的推进
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要重点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包括研发创新、金融、信息、物流服务等等。工业及制造业发展离不开服务业支撑,现代服务业是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强有力支撑,是推动工业及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引擎。此外,服务业还是吸引高端人才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就业主要都是去服务业,把服务业发展起来才能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有了人才才能更好地创新发展,东北应实现工业与服务业发展相互支撑,相互促进。
对于东北未来发展,最为关键的还是创新思维加快服务业发展。政府应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制度与政策创新,为服务业发展创造开放的、透明的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放开准入和创新体制机制,利用市场机制释放经济活力,使所有企业都受益,而不单单是某个、几个或某个行业受益,这是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最佳途径。
此外,对东北现行体制机制最好的修正和调整,是加快自贸区战略在东北的推进。自贸区是全方位的体制机制创新。国家应从战略角度和高度,在辽宁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具体应以大连市为龙头,建立全城自贸区,以沈阳和丹东为两翼,带动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