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抗日企业家竺梅先

2015-09-10 07:22竺士性
新民周刊 2015年37期
关键词:伤兵宁波

竺士性

爱国企业家竺梅先。

他担任了上海市各界抗敌后援会等要职, 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在宁波旅沪同乡会上,他带头捐献了相当于购买一架飞机的巨款。

竺梅先,浙江省奉化县长寿乡后竺村人,1889年10月24日生。从小家境贫困,给士绅家放牛为生。13岁上孤身到上海,在何源通五金杂货号当学徒。省吃俭用积攥微薄工钱读上夜校寻求知识。在夜校教师的启迪熏陶下而敬仰革命先驱孙中山,接受了驱除鞑虏、振兴中华的爱国民族思想。年事稍长就加入了同盟会。参加了1911年11月的上海光复起义,参与攻打南市江南制造局等。1915年奉命去长春开展地下革命活动期间,他目睹了日本开拓团的移民侵略和种种罪恶。

回沪后在1925年“五卅”惨案时,他担任六路商界联合会会长,领导六路工商界的罢市和游行。在认识到外强肆虐国势羸弱后,竺梅先认为要以发展民族工商业、增强国力来抵抗外来侵略,这是自己要走的爱国、救国、富国、强国之路,决定弃政从商,秉承着“生产救国”的理念,先后集资创办及收购接管了大来银行,民丰、华丰两大造纸厂,宁绍轮船公司等企业,成为中国近代民族造纸工业的先驱人物和商界巨子,其间国民政府曾多次邀请他出任各种显赫要职,都被婉辞了。

当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难当头之际,千千万万先辈用血肉筑起了抵抗日本侵略者的长城,涌现出一批铮铮铁骨的爱国之士,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大义,和全国人民一起书写着可歌可泣的浩然正气。竺梅先先生,便是这些人中的杰出代表。

八一三捐巨款献商船

1937年“八一三” 淞沪抗战爆发,中日两国军队在上海展开了长达3个月的血战。 此时, 竺梅先住在上海威海卫路,深夜数次登上屋顶,眺望北面方向一片火海,眼见外来贼寇肆掠我疆土杀戮我同胞,心情格外沉重。满腔的爱国热情在竺梅先身上全面迸发,他不顾个人安危,竭尽全力,毅然将抗日救国作为第一要务, 担任了上海市各界抗敌后援会等要职, 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在宁波旅沪同乡会上,他带头捐献了相当于购买一架飞机的巨款,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主席林森特为其颁发嘉奖状。

同年8月,为了阻止日本海军第三舰队沿长江黄金水道溯江而上、进逼首都南京,他积极支持海军紧急征集大型民船沉江的通令,捐献自家的“永兴”轮,与20余艘舰船一起自沉于江阴江面,构成江阴水下阻塞线,拉开了长江抗战的序幕,为长江下游人员、物资向大后方转移赢得时间而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随着闸北战事吃紧,大批难民集聚苏州河北地区急待救济,他积极支持宁波同乡会建立难民收容所,把家中历年积存的银质器皿包括长1米、高半米的银制宁绍轮模型等上百件银器,满装一卡车由司机阿海送往同乡会救难。在他的带动下,在沪宁波同乡纷纷慷慨解囊捐献现金和物资。

淞沪战场设伤兵医院

随着沪战日趋惨烈, 伤亡将士日渐增多。上海各界爱国人士万众一心纷纷伸出救治伤员的援手。竺梅先迅速地再次筹建了伤兵医院,选定长乐路富民路东北角口的大花园洋房为院址,定名为“国际红十字会伤兵医院”,邀请挚友医疗专家虞心炎为医务主任,医护及工作人员达上百人,其中有数名外籍外科专家。

众多工商界、知识界人士的家属来当志愿者义工,竺家和虞家在沪家属也全数出动参加服务。医院自有救护队去前线救下伤员,手术室几乎日以继夜为伤员手术,医护人员和家属义工废寝忘食地开展工作。当大家看到伤兵们所中枪弹无一是从背部射入的,对前线将士为了国家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的大无畏精神肃然起敬,家属闺秀们对血肉模糊之躯的畏惧已全然不顾,她们明白,是这些同胞兄弟们用自己的生命,竭力保护着我们每一个和平家园。

竺梅先除主持院务外,四处奔走募集经费。捐款者是各界精英翘楚,竺梅先承担了总投入的约三分之一经费。伤兵医院先后救护前线伤员达4000多人,为上海当时规模较大、救治伤员较多的伤兵医院。

11月日寇在金山卫登陆,国军腹背受敌后撤,竺梅先通过各种渠道遣送伤兵安全去内地,同时成立国际残废医院,继续将留沪的几十名断肢伤员装接假肢再行转送内地,妥善解决所有伤兵后医院才结束。

开辟航道,疏散难民

“八一三” 淞沪抗战期间,上海大批难民涌进租界,等着要往宁波浙东方面避难,租界当局领事团为了租界治安考虑,急于疏散难民,邀各轮船公司商议。不少船东老板顾忌船出吴淞口有被日军轰炸危险而畏缩,竺梅先挺身而出,以名下宁绍轮船公司的力量,接下转运难民的艰巨任务。此时属下“永兴”轮已为了封锁长江江面,凿沉在江阴;“老宁绍”轮因战事被封于宜昌,只剩“新宁绍”轮在航行。经过周密策划和繁杂的组织,他把“新宁绍”轮改名为“谋福”轮,意为为同胞谋福利,为了运输安全,按照战时国际航运条例,巧妙地向德国驻沪领事馆注册,难民船悬挂德国旗,规避日寇攻击。冒着鬼子炮火轰炸和水雷的风险,日夜往返沪甬、浙东各地航线,累计无偿运送难民人数达十数万,成为解救华夏同胞的“诺亚方舟”。

同时,他还冒险将蚕茧、棉花从内地运到上海,通过谋福轮将大批军需物资如布匹、医药用品、五金器材、军衣军鞋等海路运至第三战区各口岸,直接支援前线抗日。竺梅先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奔走于上海浙东各地,途中数次遭遇日机扫射轰炸,一次乘船在长江口突遭日机袭击,他及时跃入江中,攀附船沿躲避才幸免于难。1939年宁波沦陷,沪甬断航。为了开辟新航线,竺梅先数次冒险乘小舟出海,遍视浙东沿海各岛屿,勘测航轮碇泊之所,运输军需物资的海运交通赖以维持达两年之久。

资助青年赴后方学习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上海顿成孤岛。许多在南京各大学求学的有志青年,不及跟随学校西迁滞留上海。当时长江航道已中断,绕道奔赴大后方又缺少旅费。彷徨无措之际,竺梅先知道这一情况后立马表示,青年乃国家之未来栋梁,多助一个青年,就多一份抗日力量,多一个建设祖国的人才,凡此他获悉的一律资助。先后受他资助赴内地求学的爱国大学生达几十人之多。其中有一批是南京金陵大学学生钱洪元、周伯勋、徐明光、丁瑞康等14人,从上海搭船南行至香港,经广州、梧州、贵阳、重庆到成都,全部旅费由竺梅先资助,次子竺培德和四子竺培勋也在其中。这些青年以后有些加入了革命队伍,有些从事各行业颇有建树。

竺梅先一贯对有志青年爱护有加,资助出国深造也不乏其人。如大油画家沙耆(沙引年)原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因宣传抗日进步主张遭逮捕,竺梅先获知出资营救,1937年沙耆由徐悲鸿先生介绍,竺梅先资助去比利时国立皇家美术学院学习,一年后获学院金质奖章。

大义凛然保民族气节

1937年11月起,上海沦陷,嘉兴(11月19日)沦陷(10月26日民丰厂大礼堂和职工住宅遭日机轰炸),杭州(12月24日)沦陷。竺梅先执掌的国内两大造纸厂,嘉兴的民丰造纸厂和杭州的华丰造纸厂相继停产。日寇早已垂涎处于中国造纸龙头的两厂,有先进的设备、优秀的技术人才和熟练技工,源源不断产出高质量的纸张。鬼子妄图霸占觊觎已久的两厂来为他们侵略服务,先是委托素有业务往来的德商前来说项,提出与日商合作办厂,遭到竺梅先否定,又多次派日本领事馆官员和日本王子株式会社代表到家中要求租借,又遭到严词拒绝。

竺梅先为了不让日寇利用两厂复工,采取几大紧急措施。包括将设备设法改道运往内地;将现有造纸大型设备全部用水泥浇封;把部分专用器材和贵重仪器转移至奉化灾童教养院坚壁藏匿,金属构件用油纸严密包封沉入湖底;撤出所有工程技术人员和熟练技术工人,只留少量工人护厂等等。

日寇见游说利诱均无成效,恼羞成怒,采取特务和浪人打手上门恐吓威胁,扬言限时要对他下毒手。一个月内,竟十几次上门威胁、利诱、恐吓。竺梅先始终不为淫威所屈,宁可钱不赚,宁可苦心经营的实业全毁,绝不屈服投降,绝不为鬼子服务。在亲友们的劝说下他被迫离沪避至宁波。翌年宁波沦陷。日寇素知竺梅先在浙东一带颇具名望,通过甘心投敌的民族败类,强邀竺梅先出任伪宁波市长,再次遭到竺梅先怒斥。他连夜避至奉化山里的泰清寺灾童教养院。来人追到教养院,竺梅先再避入后山深处农户家坚决不从。

拯救灾童,毁家纾难

上海沦陷后,一度繁华的上海滩已经疮痍满目,百业凋敝,民不聊生,原由各界人士成立的难民收容所和慈幼院相继关闭,大批孤儿重又流落街头凄惨乞讨, 挣扎在死亡边缘。竺梅先目睹此景焦急万分、寝食难安。几经深思熟虑后,他在宁波旅沪同乡会董事会上慷慨陈词:“国家灾难深重, 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竭力主张创办灾童教养院,以收容灾童教养成人。 他的远见卓识当即得到赞同。

竺梅先亲自筹办并担任院长,夫人徐锦华任副院长。计划接纳遗孤500名(实收610名)。为了尽可能避免和减少日寇的干涉骚扰,又邀请了同情中国抗日正义战争的国际友好人士戴安德(法籍)、安得尼(英籍)加入院董,通过他们的关系,取得各驻沪领馆支持,发给证书。竺梅先由此定名“国际灾童教养院International Refugee Children Asylum”。有社会名流和国际友好人士的挂名支持,为救助养育灾童的事业开展带来了便利,为教养院的生存安全做了考虑。竺梅先亲自奔走,凭着他的社会地位和人脉资源,第一年预算5万元在上海一地募足。查阅现有资料,国际灾童教养院是战时全国唯一一家由民间出资兴办的较大规模较长时间的灾童教养机构。

为了抗日救国,为了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复兴,竺梅先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爱国诺言。1942年5月30日,带着国难深重的忧虑,竺梅先离世,年仅54岁。(作者系竺梅先之孙)

猜你喜欢
伤兵宁波
宁波第二激素厂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污水零直排,宁波已经动起来
大家来做伤兵之友*
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