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映宇 骆春华
交流,就是一个互相了解的过程。可以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互相了解,也可以是东方与西方之间的互相了解。这需要一个媒介,音乐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让不同气质的年轻人走到一起,分享音乐。
谭咏麟说他“永远25岁”,李宗盛亦然,胡子白了,但依然有一颗少年心。
李宗盛近年来仍然坚持持续创作、开演唱会、做吉他,忙得不亦乐乎。他逗趣说,之所以自己在现阶段还可以拥有创作的热情,都是被年轻人给激的。当自己听到年轻人的音乐时,往往都会想:“我还能创作出与年轻人一较高下的作品呢!”
“简单生活节”,他是主席,去年,他在“简单生活节”演唱,引来观者如堵。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卖瓦斯的少年,李宗盛越过山丘,看过多少时不我予的哀愁,再也唤不回的温柔,成就了现在的乐坛老大哥。
向年轻创作人致敬
《新民周刊》:你之前有一首歌叫《和自己赛跑的人》,歌词唱到:“亲爱的Landy,我的弟弟”,一直以来都是把张培仁当弟弟来看待吗?
李宗盛:当然!所以他来找我我一口答应,“简单生活节”也是我们两个人的事。
《新民周刊》:去年你在“简单生活节”上献唱,今年会不会也亲自上阵?
李宗盛:“简单生活节”对于我来讲,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我希望在这个场合,呈现给观众的是特别的演出。去年的“简单生活节”,我完整地演唱了个人第一张专辑《生命中的精灵》,是向所有年轻创作人致敬。之所以会做这样的安排,我希望重温过去年轻时创作音乐的状态,“简单生活节”是一个有意思的地方,这里的氛围非常健康、轻松、愉快,如果不出新歌,或带来新的演出形式,我不敢擅自登上这里的舞台。
《新民周刊》:今年的“简单生活节”启动了全国范围音乐创意征选,是特别想从年轻人中找到好的新人加以培养吗?
李宗盛:是的。每一代年轻人都是表达自我的态度和立场,能够在“简单生活节”的舞台上看到他们的展示与表演,是非常令人开心的。
《新民周刊》:你觉得台湾的年轻人和内地的相比,音乐趣味上是不是有一些不同?
李宗盛:当然不一样。所以需要交流。以前因为隔膜,台湾和内地之间会有一些魔神感,各自看对方都有点神秘。就像我们当年——1960年代——通过英文歌来想象英国利物浦的年轻人一样。当时,四个利物浦的小伙子组成了一支乐队,迅速风靡全球,它的名字叫披头士。那时候我们靠音乐来想象他们的生活。
现在可以有更多的交流。交流,就是一个互相了解的过程。可以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互相了解,也可以是东方与西方之间的互相了解。这需要一个媒介,音乐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让不同气质的年轻人走到一起,分享音乐。所以我们也在向内地音乐人征集音乐作品。
真人秀与演唱会
《新民周刊》:唱片业萧条之后,真人秀成为音乐最大的支柱,你有没有打算去做哪档音乐选秀节目的评委?
李宗盛:我没有想过去做评委。
然后,我觉得每一个时代有不同的介绍音乐人的方式吧,真人秀也是一种,到底它对音乐界有什么帮助还不清楚,到底什么是有价值的内容,什么是有利润的内容,现在还不知道。它没有对错,很多都只有时间去说,将来就会知道,我们20年以后回头看这一阵子所有的这些选秀对中国的音乐、对华语流行音乐到底产生了一个什么样的结果,现在不好说。另外一个问题,我跟其中几个操办团队的leader也是很好的朋友,所以我很清楚其中的问题。我们能不能把所谓出好内容的责任全部交给媒体?电视媒体把节目炒红了,收视率弄高了,产生经济价值了,这是不是就结束了?当一个媒体是一个利益团体的时候,你就明白这节目为什么看起来像是一个秀,这就是媒体本来该做的事情,媒体就是要做出一个收视率高、好看的电视节目,关于有没有好歌跟媒体之间有什么必然的关系,这我还不知道。
上图:纽约,当地时间4月5日,华语乐坛“圣堂教父”李宗盛“既然青春留不住”世界巡回演唱会林肯中心站。
《新民周刊》:再过几天就是你的生日了,生日会怎么过?
李宗盛:在家烧饭!
《新民周刊》:哪个城市的家?
李宗盛:我在台北和北京都有家。我在台北的时间多,可是在现代人来讲比较悲伤的一件事就是你很难去定义你到底在哪里定居?比如说我有朋友在杭州工作,他杭州人,一天到晚出差半年不着家。我也是,我在北京的时候号称我是北京人,我有半年时间都不在北京;我现在在台北,我有半年时间以上不在台北,所以你很难去定义现代人到底locate(定居)在哪里,非常难。特别是过去的一年多,严格讲从“纵贯线”演唱会开始就够呛了,“纵贯线”五十几场,开始搞得晕头转向,然后“既然青春留不住”演唱会和“还是做个大叔好”演唱会又三十几场。别人看上去风光,其实你自己知道,开巡回演唱会,精神压力之大,你不能感冒不能病,你得整年都维持这样一个状态。你上台哼三个小时,其实非常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