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玮
2015年3月初的一天,春寒料峭。在中国某市,一架红色的无人机腾空而起,很快飞升至千米高空,在城区上空来回盘旋。它所配备的导航系统及高清摄像头紧张地巡逻着,其拍摄的图像通过无线传输到地面接收站,再通过光缆,直通该市110指挥中心。
“报告指挥中心,无人机已发现白色可疑贩毒车辆。”该市公安110指挥中心大屏幕上,清晰地传送来正在交易毒品的嫌疑人图像。随着指挥中心一声令下,地面警力迅速反应,3分钟内从附近出警点赶到现场。
这个场景并非出自警匪大片,而是今年3月的一次反恐演习中,由海鹰航空通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海鹰航空”)研制生产的海鹰无人机在高空发现可疑贩毒车辆,快速将其拍摄的图像传送到110指挥中心,帮助和引导警方将“毒贩”一网打尽。
这并不是海鹰无人机第一次发挥实力,在舟山群岛、西沙永兴岛岛礁测绘中,在刑侦缉毒、交通疏导和边海防巡逻中,在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及北京7·21特大暴雨救援中,海鹰无人机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7月16日—25日举办的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成果展上,海鹰无人机备受关注。它体格小、噪音低,人工遥控,自主悬停,能在短时间内升至千米高空,可以搭载多种高科技侦查设备,提升了立体监控能力,强化了反恐侦查手段。
军民融合,打造无人机“国家队”
近年来,关于无人机的消息铺天盖地。亚马逊等电商巨头开始尝试使用无人机物流,为消费者配送产品;好莱坞的许多影视大片中,也出现了无人机的身影;有玩家甚至使用无人机求婚……无人机产业的市场价值正在快速膨胀,许多国产消费级无人机产品也获得了世界市场的认可。
然而,与消费级无人机频频吸引眼球不同,中高端无人机产品却并不为大众所熟知。
海鹰航空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下称“航天三院”),成立于2012年,是航天科工集团、航天三院航空通用装备的核心研发单位及军民融合发展的支柱型企业。
面对中国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对无人机提出的广泛应用需求,以中国飞航导弹领域50多年的技术积累、人才基础和研发保障为基础,海鹰航空研制生产出了高端、低成本的系列化无人机产品,可以应用于空中侦察、通信中继、输变电线路巡检、物品定点投放、航拍测绘、公安警用侦察巡视、应急救援等多领域。
在航空领域,脱胎于航天系统的海鹰无人机算得上是一个“新兵”,但其发展的起点却很高,它承载着五十余年飞航技术深厚的沉淀。据海鹰航空董事长高文坤介绍,该公司已整合现有资源,将编队飞行、组网通信、立体防控等先进的飞航技术,应用到工业领域无人机系统技术开发,目前已取得无人机方面技术专利13项。
全方位起步,服务民生需求
海鹰航空公司成立时间很短,但目前海鹰无人机已初具完备产品体系,应用领域多方位覆盖。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航天三院了解到,在北京北部山区禁种铲毒任务中,海鹰无人机负责航空遥感监视,对首都打击遏制种毒贩毒蔓延化趋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国家电网的线路巡查任务中,海鹰无人机适应复杂的地形环境条件,对输电线路进行快速巡查,提高了线路巡查覆盖率,保障了巡查人员安全,节约了巡线成本。
针对大庆油田、青海油田等用户的定制需求,海鹰无人机快速改款,提供了无人机油田巡检系统解决方案,有效地满足石油管线巡查、油井监测、水灾评估、油田规划和应急巡查等应用需求。
海鹰无人机还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农业植保应用,应用面积达数百万亩。
“海鹰无人机可以24小时全天候实施监控,可在低温环境下工作,抵抗6至8级大风,也可抗击大风沙,曾在我国边疆巡飞,保卫国家安全。”海鹰航空市场部蔡亚邦介绍说。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发生,海鹰无人机正在深入到各行各业的应用场景中。在抗震抢险的一线,在反恐维稳的战场,在刑侦禁毒的山区,在人迹罕至的能源管线处……得益于体内的航天高科技基因,海鹰无人机犹如一个个智能化空中机器人,捍卫着国家的安全。
我国飞航导弹技术专家、航天科工科技委副主任杨宝奎曾如是评价:“以信息化为主导构建的无人机应用系统体系具有机动能力强、通用性强、使用便捷、互联互通、即插即用、功能齐全等优点,具有传统无人机不可比拟的优势。”
实施“无人机+”战略 建设无人机服务梯队
《中国制造2025规划》把“智能化”与“互联网”视为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关键,将“机器人”和“航空装备”列为需要突破发展的制造业重点领域。
车载发射
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情报副总师张冬青根据目前的无人机市场和技术推测认为,未来10年这方面的市场价值总额可达709.8亿美元。
海鹰航空董事长高文坤表示,海鹰航空积极实践“无人机+”的概念:无人机+应急救援、无人机+公共安全、无人机+环境保护、无人机+石油巡线等,将无人机与应急救援、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相结合;进一步拓展无人机应用领域,同时在国家捍卫安全、履行社会责任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为确保公司的长期发展,提高市场开拓能力,海鹰航空重点建设无人机总体集成和应用专业,拓展载荷、链路等无人机应用专业,提高应用行业的大系统解决方案能力,并充分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水平。”高文坤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公司将集中研发优势资源,重点攻关,发展系列化产品,增强自主研发和自适应能力,全面提升无人机品牌竞争力。
高文坤说,立足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下一步海鹰航空将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紧扣多领域市场需求,以海鹰无人机系列产品为核心,着力打造航空通用装备体系,着力拓展产品服务领域和服务模式,打造航天科工无人机服务梯队,为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无人机发展“双引擎”——
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新
海鹰航空副总工程师、总经理助理 刘铁军
无人机作为近年飞速发展的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新成为其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动力源。
无人机与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特别是“互联网+”概念的引入,将可能颠覆人们对无人机的认识,使无人机成为真正的空中智能机器人,促进技术的升级换代;“无人机+行业”的深度融合,将会渗透国计民生的各行各业,形成无人机的应用创新,促进无人机的市场应用。
海鹰航空作为航天科工唯一的无人机产业化发展平台,从成立就将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新作为公司的核心发展思路。 海鹰系列无人机产品已装备全国31个省份,多款无人机保持国内多项领先纪录,在总体集成和应用专业方面的技术创新,形成了行业应用的大系统解决方案的核心能力。
国内无人机产业近年经历了大浪淘沙的发展之路,发展逐渐规范。接下来,要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升级换代,解决当下无人机在体系化、智能化、集成化及多机协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应用创新实现无人机市场的创新发展,使无人机在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都发挥作用。
专家点评
飞航导弹技术专家、中国飞航技术研究院无人机总设计师杨宝奎:
把握“无人机+”发展脉搏,加速军民融合式发展
无人机是航空工业中典型的高技术系统集成体,是衡量一个国家航空工业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和《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和实施,逐渐形成了以“无人机+行业” 的深度融合式创新发展模式,并在逐步颠覆传统无人机的概念。
目前中高端无人机产品主要以军工和科研院所为主导,而以大疆等为代表的创新企业引领了消费级无人机的发展。可以预见未来3~5年将是无人机的高速发展期,从产业发展趋势来看,军民融合将是其必由之路;从技术层面来看,体系化、智能化、集成化及多机协同成为其发展方向。
依托航天三院军工企业强有力的管理体系,利用其多年从事武器装备研制生产所形成的技术研发和工程制造优势,结合“互联网+”,海鹰航空将形成研发、生产上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创新无人机研发机制,打破以往军民相对独立研发、成果垄断的格局,高效利用研发成果,形成军民融合式发展,推动国民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