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浩峰
“读者对《抗日战争》的青睐,不是我老王有个人魅力,而是我以非常谨慎加谨慎的心态,在完成写作。”这是8月22日,《新民周刊》记者采访王树增时,聊了近一小时后,王树增说出的一段话。而本次独家专访,足足聊了近三个小时。这是我于本次采访之前,并没有想到的。毕竟之前与王树增并不认识,不能预料他能给出多少采访时间,也不能预料是否能把话题聊开来。
在本刊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特别报道策划选题时,编辑部认为,应该采访王树增。军旅作家王树增近年来以长篇纪实文学享誉文坛。其《朝鲜战争》、《解放战争》、《长征》等作品,广受读者喜爱。在抗战胜利70周年到来之际,他的三卷本180万字《抗日战争》即将面世。我不是王树增“粉丝”,不过他的战争系列,包括已发行的《抗日战争》第一卷,我都通读过。作为专业媒体人,我同样认为——由他来解读抗战,听他讲述对抗战历史的一些看法,确实可飨读者。
另一方面,王树增毕竟不是专业的历史学家,其文本表述中,有些地方受到了专家和一些读者的质疑,作为一份时政类周刊,如能请到作者当面回答质疑,善莫大焉。
然而,近来王树增人气颇高。回看《新民周刊》近年的采访记录,上一次采访他还是将近十年以前,并且没有他目前的联系方式。 周刊同仁找来人民文学出版社朋友的电话,联络不上;通过上海书展组委会联系,得到的信息是王树增确实会来上海书展签售,但具体的时间尚未定;有朋友给了我王树增工作室的座机电话,打过去无人接听——时常出差在外的王树增显然不常在办公室。及至同事王煜联系到部队上的朋友,由此联系到王树增夫人王瑛女士。感谢王瑛女士的帮助,又由她联系人民文学出版社刘健先生与我接洽。然而,刘健告诉我,即使我当时飞北京,也无法安排采访,原因是王树增的日程都排满了。于是我们商定,在8月下旬王树增来沪参加书展期间,进行一次面对面的独家专访。
当上海书展公布王树增签售时间时,我也从刘健先生处了解了王树增的具体行程。我们商定,在8月22日签售之前,做独家专访。查看签售时间定在当天17时,于是刘健安排了采访时间在14时。21日晚,刘健发来微信,问是否能改在上午采访,地点也由书展现场改在王树增下榻宾馆咖啡厅。这当然再好不过,于是就有了这三个小时比较透彻的长谈。采访完毕,我立即赶到杂志社,恰逢周末,悄无一人,正好写作。三小时后,完成专访稿《中国人团结起来就不可战胜》,上传自家手机。在回家的地铁上,一鼓作气用手机wps软件做了初步修改。在此,还要感谢本刊品牌策划主管吴轶君。曾长期担任本刊图片编辑的她,不仅在本次周刊抗战特别报道中,选编大量老照片,还在专访王树增时,冒着倾盆大雨赶来摄影。并且,最后由于版面需要,牺牲了她的作品,而上了王树增提供的戎装照。这里,不得不套用王树增先生的话——读者对《新民周刊》的青睐,是因为我们以非常谨慎加谨慎的工作态度在完成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