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在哪里?

2015-09-10 07:22卫毅
南方人物周刊 2015年33期
关键词:白先勇桃花源乌托邦

卫毅

我仍能记得大学毕业前的一段日子。那时候,我几乎每天都会去中文系资料室,翻看几十年前的报纸复印件和港台版书籍。我当时认为,出了校门,想看到这些东西并不太容易。

我的毕业论文原本是要写白先勇。虽然最后写了别的题目,但相关资料看了不少。和白先勇一起办《现代文学》的台大外文系同学进入了我的视线。当我在资料室书架上发现好几部台湾版的陈若曦作品时,几乎全都借来看了。她的经历让我吃惊。一个台湾人居然写了这么多关于“文革”的东西。就像她的大学同班同学王文兴说的,“海峡两岸当时没有几个人能做到这样的事情,能够跳进去,还能跳出来。”

大学毕业后,某些时候,我在书上碰到过陈若曦的名字。我会想,能够采访陈若曦那该多好。但只是想想而已,我似乎总是在为眼前的稿子疲于奔命。

2015年4月,我去青岛参加路遥文学奖颁奖会。进会场前,我发现签名簿上竟然有陈若曦的签名,真是喜出望外。

在陈若曦离开青岛的前一天,我第一次采访了她。采访从早上9点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半。午饭和晚饭时间都一直在聊。我被她的讲述深深吸引。能看出她是一个急性子的人,语速很快,话语的密度非常大,就像她的人生一样。一个在世界华人圈有那么多深刻经历的人,太难找了。比如说,“二二八”是台湾的痛,“文革”是大陆的痛,而她竟然都经历了,这样的人屈指可数。

从青岛回到北京后,我看了欧逸文的《野心时代》。这本书是以林毅夫的经历作为串联章节的线索。可见这位在1979年从金门游到厦门的国民党军官对欧逸文的吸引力。我想到了陈若曦,她的经历比林毅夫还要传奇。她从台湾去美国,从美国经欧洲回到大陆,从大陆去香港,从香港去加拿大,从加拿大去美国,再从美国回到台湾。1961年,她从台湾去美国留学时,想着学成就回台湾。没想到的是,她绕了地球一大圈,时隔18年后才回到家乡。

陈若曦13岁时便成为受洗的基督徒,到美国后,向往社会主义,成为了无神论者,后来,她对佛教充满兴趣,参与佛教活动,研究佛教,并写了两本关于现代佛教的小说,然而最终,她又回到了基督教。她在精神世界里也绕了一个圈。

在台北,我再次见到陈若曦时,是在基督教真理堂。接下来的十多天里,陈若曦带着我们从台北到南投到高雄,转了一大圈。这十多天是美妙的经历,令人有发自心底的愉悦。我想,同行的同事大食和小祥都有同感。陈若曦在台湾荒野保护协会有一个“自然名”:台湾栾树。此时,正是台湾栾树的花期,浓绿的树冠上,布满了粉色的花朵,温暖且充满活力。这就是陈若曦给人的感受。而当你忽然想起她这77年的经历时,更觉得此时的她是多么不易。

陈若曦的作品里出现过好多次“桃花源”。她有一本书甚至就叫《寻找桃花源》。她一直在寻找桃花源,并且不断调整自己对桃花源的理解。“桃花源”这个词可以用“伊甸园”、“理想国”、“乌托邦”、“大同世界”来代替。“从古至今书本中描写得美轮美奂的乌托邦真是不少,然而在历史上,人类的乌托邦真正存在过吗?”这是白先勇的疑问。

至少现在的台湾是陈若曦希望参与打造的桃花源。“台湾并不完美,所以需要我们去努力,让她变得更好。”她是一个“起而行”的人,对国家和社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她认为,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

陈若曦在台北自由广场 图/本刊记者 大食

猜你喜欢
白先勇桃花源乌托邦
走进桃花源
再造“桃花源”
《四季桃花源》独幅版
艺术乌托邦的缔造者
白先勇与《红楼梦》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旅美作家白先勇的家国情怀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隐匿的桃花源
白先勇:我有一颗天真的老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