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这一方拼图(2015年第38期)

2015-09-10 07:22
新民周刊 2015年39期
关键词:中美关系变化

上一次参与元首访美报道是在2011年,一晃四年过去了。每一次访美报道都要谈中美关系,学者的关注点和分析其实差不多,大选声音、反恐、网络安全、亚太局势,还有那几个美国发起的、对中国欲拒还迎的经济体系。

但是回过头去看,这几年中国社会和美国社会变化都很大,两国老百姓之间的交往变化更大。比如,那个时候中国孕妇流行去美国生孩子,现在准父母们更乐意去美国找个白人妇女给中国人代孕生孩子。

4年的变化已经能够让人清楚地感知,30多年的变化就更可观了。在梳理历史资料时,有一张照片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拍摄背景是上世纪70年代末某个冬天,皮尔·卡丹先生穿着一袭黑风衣走在北京街头,和周围穿着清一色劳动布衣裤的人们形成鲜明对比,因此中国人纷纷好奇地打量着他。

时至今日,你如果从上海南京西路或是静安寺地铁站出来,走十分钟没遇上一个外国人,反而是件怪事。中国人对于在地铁、星巴克、公司电梯里遇见形形色色的外国人,早就熟视无睹。他们穿着和你一样在Zara或马莎百货买的衣服,用着同一款iPhone。

还有些变化不仅仅是在表面。我经常在采访中遇到各种在上海工作生活的美国人,以前的感觉是,很多美国人,不管是留学生还是生意人,都声称喜欢中国文化,但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只是浅尝辄止,会几句“你好,谢谢”,打车只会去新天地。说到底,他们没真正花什么力气去理解这个国家和其他地方的不同,只想在这里停留几年镀层金,回美国发展时有更多筹码。

但这些年,我发现越来越多美国人在深入地了解中国和中国人,可以说非常努力和刻苦,因为他们真正想在中国寻找职业发展的机遇,或是商机。我采访过美国公司派驻中国的高管,看中了中国儿童培训市场的巨大潜力,现在做青少年国际化教育;有刚毕业来上海的美国女孩,开了一家专为中国人取英文名的网站,很多白领都向她咨询;有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授,为了上《非诚勿扰》时表现出众,练了一口流利的中文。

这些人起码都为了解中国付出了成本,放低了姿态,他们找到了值得他们这样做的目的——笼统地说,中国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身边的中国人去美国工作学习也越来越频繁。报社有个同事,每天上午会和在西雅图工作的儿子通个电话,她去美国探亲并不比去趟外地难多少。以投资移民、技术移民方式去美国定居的朋友也不少,送子女去美国求学的就更多了,而且求学年龄越来越小。更不用说年轻人对美式文化的习惯度了。你追《碟中谍5》时,大洋彼岸的影迷也在感叹靓汤一把年纪还是很拼,你看奥巴马搞笑演讲时很容易知道梗是来自《权力的游戏》。

中美之间的交往,不仅仅是政治外交上,也不仅仅是经济金融领域。在国家层面的合作之外,将两个国家拴在一起的绳子,来自民间。就像采访中达巍说的,中美两国都负担不起关系全面恶化的后果。毕竟,这是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时代。

在访美专刊中,上到政治经济金融军事,下到旅游留学电影文化,既有中美之间宏大敘事的方向,也有老百姓关注、“接地气”的话题。这次采编过程中,编辑部开了一下午语音会议,将所有话题“包产到户”,记者带着各自对中美关系的理解和感受去采写,最后呈现的效果,有着对中美关系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理解。就像是一方拼图,把所有碎片组合在一起后,才能看出整个格局的面貌。这是很好看又值得回味的一期。

(本刊记者 任蕙兰)

猜你喜欢
中美关系变化
从9到3的变化
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下的中美关系走向
这五年的变化
对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内部构成变化的思考
鸟的变化系列
中美关系向何处去
从积极推动到保守谨慎——美国国务院在中美关系缓和中的角色(1969—1972)
“让路”让出的变化
“冷战与中美关系”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
略论朝鲜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