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民潮,欧洲在打怎样的算盘?

2015-09-10 07:22郑若麟
新民周刊 2015年39期
关键词:利比亚难民叙利亚

郑若麟

因一张照片而突如其来地爆发一场空前的欧洲难民危机,令全球战略学家们瞠目结舌。数周之内,小艾兰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一大悲剧的象征。然而,当第一波情绪化的激动过去之后,人们开始对难民事件进行反思。各种各样的声音开始泛起。如同历史上所有诡异、复杂的事件一样,我们对小艾兰照片引发的难民危机之来龙去脉不是越来越清晰,却相反日益困惑。特别是对于远在东方的中国人而言,这次欧洲难民危机使我们看到的不是解决问题的答案,而是更多的问号。这些问号同时又是一帖清醒剂,因为有时问号比答案更能说明问题。它能帮助我们看清当今世界的本质,特别是进一步理解欧洲文明的内涵及其体制的弱点。它能告诉我們,今天人类的悲剧是怎么产生的、它将会如何发展、最终会走向何方……

人口红利:未来的经济王牌竟是难民?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腾飞在很大程度上是拜赐于“人口红利”: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经过前三十年的普及教育与大规模职业培训,一方面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守纪律、勤奋且吃苦耐劳的劳动力,另一方面这批高素质劳动力却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再加上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因素,从而使得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以及其后的三十年中,在几乎所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全球化竞争中脱颖而出、无人可敌。而今天中国经济出现所谓的“新常态”,实际上也与中国人口红利开始耗尽、人口老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密切相关,因而中国国民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也正是考虑到人口红利,西方经济学家们今天看好全球人口构成最为年轻的非洲与印度,认为这两个地区在未来将会展现出强大的经济活力,甚至有可能取代已经因独生子女政策而导致人口严重老化和劳动力日益缺乏的中国,成为未来三十年后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反观欧洲,从目前以及可以预见的未来(通过其出生率前瞻)看,今天的世界头号经济实体恰恰处于人工极其昂贵、纯人工竞争力几乎是全球各大洲最低的时期。欧洲、包括德国在内,目前在国际市场上主要依靠的是技术优势。但这一优势正在不可逆转地日益削弱;不仅亚洲发达国家已经形成欧洲的重要竞争对手,而且世界历史上最为庞大的国家——即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经进入技术创新的快速通道,在很多科技领域已经迎头赶上甚至正在实现对欧洲的超越。因此,可以说欧洲正处于一个近代史以来从未遇到过的一个巨大危机的十字路口。欧洲已经意识到,要在21世纪的全球化背景中继续保持其经济优势,特别是相对美、中这两个经济大国,仅仅靠服务业和高科技是不行的。欧洲的唯一出路,是“再工业化”。而“再工业化”的一个重要关键就是人口。

就在小艾兰照片事件爆发前后,欧洲已经出现了种种鼓吹加强引进外来劳动力的呼声。德国副总理Sigmar Gabriel不久前曾表示,移民将能够“帮助德国解决一个其经济所面临的重大挑战:缺乏高素质的劳动力”。戴姆勒—奔驰汽车集团总裁Dieter Zetsche也公开表示,移民将“为德国创造新的经济奇迹”。欧洲中央银行副行长Vitor Constancio说,“日前日益衰老的欧洲需要外来移民。”法国著名学者(已经出版六十多部专著)、密特朗总统的秘书长雅克·阿塔利也表示,移民涌入将有可能使欧洲“重新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实体”……

比利时布鲁塞尔,欧盟就移民问题召开紧急首脑会议。

法国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即法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三十年”时代,就曾经从其前殖民地北非和地中海法语国家引进了大量移民,以补充当时法国严重不足的劳动力。法国著名的房地产大享、控制着法国最大电视台“电视一台”的法朗西斯·布伊格当时所雇佣的建筑工人80%是来自马革里布的移民。这些移民工资比同工种的法国人要低得多。没有人口的支撑,任何国家经济高速发展都是不可能的。而且欧洲的人口不足问题早已众所周知。这次由一张照片令人倍感蹊跷地引发的难民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好为欧洲引进其所急需的劳动力,起到了猛推一把的作用。

因此,说是一场危机,但也许这场难民危机实际上却正在为欧洲解决一个历史难题。从这个思路进一步进行“黑天鹅逆推理”的话,我们难道可以得出结论:这场难民危机其实是欧洲经济的救星?是欧洲在未来全球竞争中的一个转折点?

欧洲:难民危机的始作俑者?

法国有一位著名的知识分子:贝尔纳·亨利-勒维。目前他是属于大声疾呼欧洲及法国更多地接纳难民的重要舆论人物之一。恰恰是亨利-勒维,在利比亚危机刚刚爆发时,将利比亚的反对派领袖带到爱丽舍宫,引见给当时的法国总统萨科齐。萨科齐在亨利-勒维的影响下,当即宣布承认利比亚反对派,而且准备出兵干预。而当时的法国外长朱佩还在布鲁塞尔对欧洲其他外长说,法国不准备采取行动呢!后来的故事众所周知。可以说,如果没有亨利-勒维,就没有利比亚卡扎菲的倒台。至少法国不会那么快地军事介入利比亚。也正因为如此,法国前外长迪马曾与著名律师雅克·维尔热共同调查、撰写、出版了一本书,《受贝尔纳?亨利-勒维影响的萨科奇》,揭露亨利-勒维在这场战争中的关键作用,指控他在这场造成数十万人死亡的灾难中应负重要责任。今天从利比亚或通过利比亚逃往欧洲的难民正是由于利比亚国家机制的崩溃而急剧上升;而利比亚今天之所以会内乱一片,法国的军事干预可以说是打开了潘多拉之盒。

而叙利亚危机爆发后,也是这位亨利-勒维力推法国支持叙利亚反对派。而正是叙利亚危机的恶化,造成了今天欧洲难民危机。小艾兰一家正是从叙利亚逃亡出来的。再往前追溯,亨利-勒维等其他法国舆论界的“大V”亦曾力主支持“阿拉伯之春”运动,导致了阿拉伯部分国家陷入动荡,同样也是造成移民涌来欧洲的原因之一。

甚至我们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今天在法国执政的是左翼社会党。社会党历来有对外输出欧洲价值观的传统。非洲大多是欧洲以前的殖民地。而最重要的两个宗主国就是法国和英国。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法国在社会党总统密特朗执政时期,就要求法语非洲国家“必须推民主制度”,否则将得不到法国的经济援助。结果当时大多法语非洲国家都进行了政治改革,都按法国的模式建立了西式民主选举体制。然而结果却是大多数国家陷入了内乱之中长期挣脱不出来。不管这些国家的内乱究竟是民主太多还是不够,事实是残酷的:这些动荡国家今天也都成为涌入欧洲和法国的非法移民的来源地。

小艾兰照片事件爆发后,还是亨利-勒维等法国左翼势力在舆论上大声疾呼要竭尽全力收留外来移民,引起法国政论激辩,引发右翼特别是极右翼舆论的强烈反弹。法国多次民调都表明,反对外来移民(包括难民在内)的法国人占据着多数。但支持者却占据着道德高地。因而双方争论得不可开交。难怪法国会出现新一轮“阴谋论”:小艾兰事件就是传统左右翼法国政治统治集团正在根据大企业集团的利益,有意地任由难民问题激化,以便最终敞开法国大门接纳外来移民,以解决法国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是耶非耶?我们不得而知。

一张照片改变世界?

小艾兰倒在海滩上的那张照片确实震撼了整个欧洲,以至于欧洲各国群情激动,出现一股接纳难民潮,似乎不接纳难民者就是万恶不赦之魔鬼。问题在于,这样的照片,实际上过去就有过,将来也还会——非常不幸地——继续出现。唯一的问题应该是“为什么这一张在这个时刻引起这样的轰动”。可惜,我们对此却并没有一个现成的答案。

一句“阴谋论”就可以把这个疑问打入冷宫。但“阴谋论”却无法提供一个令舆论信服的答案。事实上,细心的观察家综合目前对此进行质疑的各种论点后可以发现,这股难民潮确实是有其诡异之处的。一种说法,是叙利亚战火陷入僵局,阿萨德政权、“伊斯兰国”和所谓的“传统反对派”(特别是以库尔德人为主的反对派,也就是这次难民的主要构成。小艾兰一家就是库尔德人)形成了三足鼎立之态。

更要西方“命”的是,在这叙利亚三国演义中,西方支持的反对派最弱,大有第一个被消灭的可能性。于是西方需要进行军事干预,如同在利比亚那样。但在什么样的借口下呢?在利比亚,当时的借口,是卡扎菲要在班加西大开杀戒,因而西方在联合国安理会提出在利比亚建立空中禁区的决议案。但令世界舆论始料不及的是法国和西方借这一决议中的一些模棱两可的话语,居然打着联合国的旗号空袭利比亚政府军,最终推翻了利比亚卡扎菲政权。

9月2日,马其顿盖夫盖利亚,移民试图穿越希腊边境,一名警察把一名婴儿抱到安全地带。

2015年9月9日,丹麥Padborg,一名警察与移民女孩玩耍。

今天要介入叙利亚,唯一能动员起西方舆论支持向叙利亚动武的,就是某种人道主义危机。曾记否,美国在第一次海湾战争出兵伊拉克前,曾蓄意制造了一起“伊拉克士兵将科威特新生儿从保温箱中取出任其死亡”的大谎言,从而使美国舆论一夜之间从反对美国出兵转为全力支持。小艾兰事件后,法国宣布开始对叙利亚进行空中识别飞行,为干预行动做准备。小艾兰与可能的西方对叙用兵是否有关联?我们对此还是不得而知……就在本刊截稿之际,从法国传来消息,法国已经开始对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悄悄地进行了首轮空袭……

另一种看法,目前世界经济面临最大潜在威胁,是美联储加息。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国银行研究人士表示,美联储加息会立即造成全球市场震荡。如果这时欧洲难民问题突起,便会造成欧洲资本外逃。而欧洲这次主动借小艾兰照片加深难民危机(事实上难民问题已经存在好几年了。目前突然突出起来,确实有某种“可控加深”的迹象),进,可以将资本外逃的风险在美联储加息之前先将其有意降低;退,可以借机强化欧洲国家统一应对机制,如建立一个跨国财政调配机制,以难民配额为突破点,建立欧洲难民配额制度,并给接收难民的国家以资金补助。这其实是一套以帮助难民为名义建立的跨欧洲财政转移体制。

欧盟建设史表明,欧洲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与危机有关。这次法德的积极态度令人印象深刻。其中是否有其他考虑,我们也不得而知……

2015年9月26日,德国海军护卫船搭载140名移民难民行驶在地中海。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的内阁16日决定,德国计划扩大海军军事行动,作为欧盟在地中海打击人口贩运任务EUNAVFOR Med的一环。

德国:借打难民牌以建立“德国欧洲”?

欧洲舆论明确分裂成为两大块。包括德国在内。但舆论大多反对因经济因素而大量涌向欧洲的非法经济移民,但却很难——至少在道义上很难反对因战争因素而出逃欧洲的难民。德国当局就是利用这一点,一度对难民敞开了大门。德国目前在欧盟内部拥有最强大的发言权,欧洲各国甚至包括国内有着欧洲势力最大的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的法国,也不得不尾随德国,对难民打开大门。上面已经提及,接纳难民有利于德国强化其日益缺乏的劳动力市场。

从这一点出发,这次难民危机充分显示了今天谁是欧洲的真正“霸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德国今天已经将欧洲建成了“德国的欧洲”。希腊危机已经显示出,欧洲出现了“债主欧洲”和“债务欧洲”之分,德国俨然是欧洲主导了金融、经济和贸易的轴心之国。而难民危机再度展示了德国的力量。是德国要求接纳难民,是德国提出要建立配额制度,是德国要求通过难民接纳来建立一套欧洲财政再分配体制……

2015年9月23日,希腊莱斯博斯岛,移民乘坐小船穿越爱琴海抵达,一名志愿者抱着一名叙利亚难民儿童从船上走下。

应该看到,这次前来欧洲的叙利亚难民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库尔德人。他们在叙利亚时站在反对派一边,积极参与推翻叙利亚政府的行动,但没有想到的是,从他们的背后又杀出一个“伊斯兰国”。两面遭遇夹攻的库尔德人大败亏输,于是大量出逃。但他们有一个去处,就是德国。德国境内目前生活着大约75万库尔德人。他们就是这些难民的所期盼的落脚处。库尔德是中东地区的一个大民族,但却没有一个独立的国家。他们四散在利比亚、叙利亚、土耳其等各个国家。他们的梦想就是从这些国家独立出来,建立一个独立的库尔德国家。

德国认为这批难民其实是叙利亚的中产阶级,是一批高素质的劳动力,因此很欢迎他们前往德国。有报道声称,在难民逃亡的途中,一直有德国的各种非政府组织和人道主义组织为他们提供各类后援,包括为他们指点逃往德国的路线、提供食品药物,甚至教导他们如何应对沿途各国的法律,以使沿途各国无法驱赶他们……

德国因难民问题而再度显示出一个隐形的“欧洲霸主”模样。难怪欧洲部分国家反德情绪目前正在高涨。这些现实将会对欧盟建设前景产生何等样的影响?我们拭目以待。

欧洲的人道主义很伟大吗?

今年年初惨遭恐怖袭击的法国《查尔利周刊》继续有选择性地挖苦着这个世界。这次不幸找到了小艾兰的头上。两幅漫画消费小艾兰,再次触怒了亿万公众——这次不再仅仅是穆斯林,也包括了众多基督徒和不信仰宗教的人。人们同情一个不幸过早逝去的幼小生命的神圣感情,突然被劈头盖脑地砸了一板砖,于是“我们不再是查尔利”顿时传遍全球。这时,“捍卫言论自由”的说法再也无法说服舆论了。

问题是,讥讽一个不幸的儿童伤害了亿万民众的感情,羞辱一个宗教的先知不同样是伤害亿万信徒的感情吗?作为局外人,我们还真很难理解其中的“巨大”区别到底何在,为何前者曾将数百万人变成“查尔利”,而后者被“我们不再是查尔利”淹没?这就使很多评论者神经分裂。于是一些“专家”就以为《查尔利周刊》真的是讽刺一切……从纯理论角度来讨论的话,我们是无法拿出逻辑上能够自圆其说的解释的。

但如果我们了解《查尔利周刊》从来就是有一条从不逾越的红线的话,这就完全没有什么可以稀奇的:讽刺先知与讽刺小艾兰实质上是一模一样的,都是在讽刺红线以内的,都是以穆斯林为对象的。只是这一次打击面过大了一点,毕竟小艾兰比穆罕默德更易激起人们——包括非穆斯林民众——的同情心。仅此而已。

2015年9月6日,德国慕尼黑,移民乘坐火车抵达,消防员帮助搬运行李。

2015年9月24日,德国哈瑙,移民生活在由体育场改造的临时避难所中。

从小艾兰到“我们不再是查尔利”,欧洲的核心价值观让我们越来越难以理解。只有当我们找到那条红线时,我们才会真正理解。

问题是,红线在哪里,你找到了吗?

欧洲面对难民,在小艾兰照片的冲击下,开始时表现出一副慷慨激昂的神情,博得了一片喝彩声。“欧洲的人道主义真是伟大”——一位中国朋友如是对我说,我也同意;“我們中国就不行……”我的中国朋友继续说,这,我就不同意了。

我在法国时认识很多难民。他们有的从越南逃到法国。有的从伊朗逃过去。有的从北非过去……其中不乏华裔难民。上个世纪70年代,他们曾从祖辈生活的印度支那被赶出来,其中有一部分海上难民逃到了欧洲。他们当中有很多是华裔。他们大约在70年代中期抵达法国。当时他们几乎一无所有。今天巴黎已经有了一个非常像模像样的“唐人街”,或日“中国城”。他们中间出现了不少富翁,甚至是百万富翁。大多数人都成功地融入了法国社会。他们对我说,他们对法国充满了感激之情。在他们人生最为困难的时候,法国接纳了他们,收留了他们,使他们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其实中国又何尝不是。

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国一下子接收了20多万越南难民。当时我们的国家奉行的是“为每一个来到中国的越南难民提供永久性难民庇护”的承诺,在联合国救助难民史上绝无仅有。联合国难民署对中国政府当年安置这些难民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赞扬,称之为“世界上难民安置和融入社会最成功的范例之一”。中国才是一个真正的人道主义国家。要知道,当时的中国并没有开始经济起飞,中国本身在当时的世界上绝对是一个穷国。然而中国却慷慨地向难民伸出了援手。

小艾兰照片之后仅仅几周,欧洲实际上已经表现出了尬尴的面孔。即便是当时一口承诺要开放边境的德国,今天也重新开始封闭了边界。欧洲“伟大的人道主义”正在现实面前开始出现裂痕。事实上,以中国的人口和土地面积,接收20万人比欧洲要更为困难。我认识的欧洲,以法国为例,其实真正是一个富裕得流油的国家。法国的人口密度也非常低。人均可耕地却非常高。法国的农业要再养活两三百万人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法国仅仅承诺接收24000名难民。

事实上,目前叙利亚等地的难民大量滞留在约旦、土耳其等国。约旦一国收留的上百万难民已超过其人口的四分之一。而这次前往欧洲的难民总人数也仅仅为47万多,占欧洲人口的0.1%。欧洲有何可自夸或担忧的呢?

法国和欧洲民众其实担心的是两点,一是这批难民大多为穆斯林。大量伊斯兰教信徒涌进欧洲,很有可能改变欧洲之文明的性质,使之出现在欧洲、特别是法国的右翼和极右翼选民谈之色变的“伊斯兰化”;二是大量难民涌入正处于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和衰退之中的欧洲,无疑会大大影响欧洲民众现有的生活水平,甚至导致其在一个阶段之内大幅下降……所以,欧洲最终将会在小艾兰照片的冲击波过去后,再度悄悄地关上其“人道主义”的大门。

综上所述,这次欧洲难民问题大致给我们勾勒了这样一幅欧洲的未来画卷:欧洲经济需要大量外来移民来补充其严重的劳动力不足,但这种有利于上层大财团的做法却严重损害了下层民众的利益,从而将会进一步使欧洲社会向着极左和极右两个极端加速分化,造成未来欧洲社会的内部动荡;这种动荡将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到欧洲国家的对外政策上来,欧洲与北非、中东的关系将会进一步紧张、恶化,欧洲将必然会加大对叙利亚等国家的干涉力度;但加大干涉力度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剧难民危机的恶化,更多的难民将会源源不断地涌入欧洲;而力不从心的欧洲也将因此面对内部社会的进一步动荡和撕裂……甚至可能因对外来移民需求不同而使欧洲内部各国之间的矛盾迅速加剧、恶化。

可以预见,欧洲将因难民危机——至少在短期内——陷入严重的恶性循环之中。如果在这一时刻,中美两国因各自的经济调整和改革、特别是通过习近平主席对美国的访问而形成新一轮中美关系缓和,从而一起走出经济困境、恢复增长的话,欧洲的前景实在是令人不甚乐观。

欧洲难民政策为何由松变紧?

当美国的难民政策体系日趋完备的时候,欧洲各国改变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欢迎难民的态度,转而采取了十分严格甚至苛刻的措施,具体做法主要是:

1, 加强对边境的控制,防止不符合避难条件的难民非法入境。

2, 加强国内的检查力度,被发现不符合避难条件的外籍人,一律视为非法移民驱逐出境。

3, 通过欧共体和欧盟成员国的多边合作,采取集体性的协作措施,加强对难民入境的限制。

欧洲限制难民入境的根源在于两个方面。

第一, 西欧国家的经济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减速,并长期陷入滞胀。这种形势使西欧国家普遍终止了引进客籍劳工的政策。

第二, 難民来源发生了变化。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要求入境的难民绝大部分来自非洲和亚洲国家,其中包括越南、柬埔寨、埃塞俄比亚、阿富汗、黎巴嫩、智利、海地、乌干达、萨尔瓦多和危地马拉等国家,其中多数是欧美国家以前的殖民地。他们不是西方国家所考虑的整治难民,而是谋求生计的“经济难民”。(根据《现代欧美移民与民族多元化研究》整理)

猜你喜欢
利比亚难民叙利亚
150万乌克兰难民涌入邻国
叙利亚
美军撤离预示着新的叙利亚
利比亚首都争夺战牵动世界
为让小难民开心 他冒险送去上万个玩具
俄罗斯撤军叙利亚
叙利亚难民去往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