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英国驻华大使吴百纳:习主席访英是“黄金一年”中的黄金事件

2015-09-10 07:22:44张璐晶
中国经济周刊 2015年41期
关键词:英中访英国事访问

张璐晶

英国驻华大使吴百纳《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肖翊I摄

10月19日到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开始了对英国的国事访问。这是10年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为中英关系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今年2月,英国首相卡梅伦在祝贺中国羊年春节时,首次提出了中英关系将迎来“黄金时代”的表述。此后“黄金时代”一词迅速流行,成为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第二个十年开局之年的关键词。

习近平主席访英前夕,10月16日上午,英国驻华大使吴百纳(Barbara Woodward)在北京大使官邸召开新闻吹风会,并回答了《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的提问。

“超级国事访问”——英国将大力支持中国举办2016年G20峰会

吴百纳在新闻发布会一开始就多次强调中英关系进入“黄金时代”,希望习近平主席此访能进一步推动中英过去10年所享有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中英关系确实已经进入蜜月期。今年3月初,英国剑桥公爵威廉王子访华;5月,英国率先决定加入亚投行,成为首个加入亚投行的西方国家;9月份,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访问英国;9月下旬,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George Osborne)来华参加第七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

“我们经历了两国关系中精彩的‘黄金一年’,”吴百纳说,“而习近平主席偕夫人访英,将成为‘黄金一年’中的‘黄金事件’。”

在吴百纳大使于中国就习近平主席访英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前一天,10月15日,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英国举行中外记者会,介绍习近平主席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的重要意义。

刘晓明表示此次访问规格超常,“国事访问”是最高规格的访问,除了英方的高度重视以外,中方对此访亦高度重视,以往中国国家主席出访时通常一访多国,此次习主席是专访英国,即英国是唯一一站,这极为罕见。可以说,此次国事访问堪称一次“超级国事访问”(Super State Visit)。

而在吴百纳眼中,习近平此次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极为重要,其原因有三。

首先,英国将以习近平此访为契机,再次展示其极高的对华开放程度。吴百纳表示,英国对中国投资的开放程度超过任何一个欧洲国家。现在每年有13.5万名中国学生在英国学习,赴英旅游人数持续增长,“我们依然欢迎更多的中国人到英国来。”吴百纳说,无论对中国的投资、贸易还是人民,英国都高度开放。

其次,习近平此访将奠定英中两国未来合作的基础。吴百纳表示,伦敦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走在了世界前列,希望通过习主席的访问,帮助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也帮助英国保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我相信在其他领域也将有一系列重要声明,”吴百纳说,“英中两国未来的合作前景广阔,特别是在教育和医疗卫生等领域。”她还表示,英国大力支持中国在2016年举办G20峰会。

第三,英中两国在应对全球性挑战时的共识不断增加。吴百纳说,英中两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已经有多年的密切合作;今年伊核问题达成协议,中国功不可没;在抗击非洲埃博拉疫情的过程中,中国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依然有大量的全球性挑战需要我们与中国合作解决,”吴百纳表示,“在医药卫生、气候变化等众多领域,都需要英中两国紧密合作。”

两国合作领域广泛:高铁、核电、金融突出

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总体放缓,但中英两国投资经贸合作持续发展。

目前,中国是英国第四大贸易伙伴,英国是中国在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投资目的国。中国驻英大使馆公布的数据显示,2004年中英货物贸易额为197亿美元,2014年达809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3倍多。截止到2014年底,英国对华直接投资项目超过7000个,总投资金额达到200亿美元。迄今为止,中国在英国整体的投资总额已超过400亿美元,覆盖基础设施、商业地产、品牌网络、研发中心、高端制造等诸多领域。

迄今为止,已有500余家中国企业在英国设立了分部、分公司或开展业务,这不仅拉动了英国经济增长,同时为英国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根据英国投资贸易署(UKTI)公布的数据,2014/2015财年,来自中国的投资为英国创造了6000多个就业岗位。

当前,英国政府制定了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打造“英格兰北部经济中心”、“英国工业2050战略”等宏大计划,这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有很多合作契合点。

此次访问,最受瞩目的是中英关于核电和高铁项目的合作。

10月21日,以中广核为首的中国核电企业与法国电力公司(EDF)签署协议,将在英国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中投资60亿英镑,持股33%。这场历时两年多的努力终于结出硕果。欣克利角核电厂将是英国20年来新建的首座核电站,更是我国核电企业首次在西方发达国家参与核电建设。

除了核电,另一项中英高铁项目的合作也备受期待。

吴百纳坦言,众所周知,英国确实只有一条高铁线路,而中国拥有18000公里的高铁线路,因为有这么多公里的里程,所以我们知道中国在机车和轨道技术方面都有非常好的高铁经验。

今年9月24日,英国内阁财政大臣奥斯本在成都宣布启动英国高铁项目HS2的建设招标,他邀请中国机构参与这一118亿英镑巨额高铁项目的投标。

吴百纳表示,奥斯本在成都参观了最先进的机车,去年李克强总理访英的时候双方已经就高铁合作达成了共识,非常欢迎中国的竞标者来竞标英国高铁。吴百纳补充道,英国可以竞标的项目既包括陆上的高铁项目也包括地铁项目的现代化改造。

“我们与中国中车紧密联系,以保证他们可以全面了解英国的情况,使他们的相关技术更符合英国情况,”吴百纳说,“我们是公开采购,所以他们必须要在平等的条件下和其他的竞标商公开竞争,我不能保证中车一定会竞争成功,但我们对他们的技术很感兴趣,希望他们能提供最适合英国的技术。”

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伦敦也成为了仅次于香港的人民币离岸交易市场。伦敦金融城数据显示,2014年伦敦人民币外汇交易日均交易量高达615亿美元,较2013年增长143%。

对于中英金融合作的未来,吴百纳也充满信心。

“伦敦是一个重要的金融枢纽,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所处的时区(0时区),它可以在任何时候和全球的任何市场进行交易,所以伦敦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吴百纳说,“另外,伦敦作为久负盛名的金融服务中心,有着开放的市场和成熟专业的金融服务,对于寻求人民币国际化的中国政府和银行来说也相当有吸引力。”

猜你喜欢
英中访英国事访问
习近平主席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
新华月报(2024年11期)2024-06-15 14:03:51
本期导读
环球时报(2022-05-07)2022-05-07 12:13:03
从《神秘博士》到英中创意经济
环球时报(2019-01-31)2019-01-31 04:19:54
1943年宋美龄访英态度变化及原因考察
《英中共建“一带一路”案例报告2016》研讨会在重庆举办
中美建交以来的四次国事访问
新民周刊(2015年38期)2015-09-10 07: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