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国根
阳阳平时学习非常认真,只是每每到了期末,复习时总是容易乱了方寸。这不,最近他屡次考试都一塌糊涂,因此忧心忡忡,上课都无精打采。
阳阳的闷闷不乐引起了班主任老师的注意。一天,老师拿起一张纸扔到地上,请阳阳回答这张纸有几种命运?阳阳答道:“它的命运就是一张废纸。”老师又当着大家的面在那张纸上踩了几脚,然后,又请阳阳回答同样的问题。“这张纸完全变成废纸了!” 阳阳垂头丧气地说。老师没有说话,捡起那张纸,撕成两半扔在地上,心平气和地请阳阳再次回答同样的问题。阳阳彻底被弄糊涂了。这时,老师不动声色地捡起撕成两半的纸,很快在上面画了一匹奔腾的骏马,而刚才踩下的脚印,则恰到好处地变成了骏马蹄下的原野。老师举起画问阳阳:“现在请你回答,这张纸的命运是什么?”阳阳的神情顿时明朗起来:“废纸有了生命。”
进入五月,一个学期的学习又将临近尾声。考出满意的期末成绩是每位同学的愿望,然而“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考试这件事,对于学生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复习也一样。复习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对课本知识的第二次学习,也是迎考的必备环节。但是这个阶段最容易形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很多人会乱了方寸。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心态往往能在关键时刻助人一臂之力。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调整好复习的心态呢?
天生我材必有用
阳阳的故事告诉我们——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张废纸都能焕发生命,何况是青春朝气蓬勃的我们。因此,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复习时找到科学的、适合自己的方法,把握好复习的节奏,不要盲目依赖老师。
适度焦虑也未尝不可
到了复习阶段,有些同学会感到越复习情绪越紧张。其实,这很正常。通过复习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找出问题,正是复习深入的表现。
心理学研究发现,焦虑并不是一个绝对消极的概念。焦虑与考试成绩之间存在着一种倒U型关系。也就是说,一定范围内的焦虑可以维持大脑兴奋,促进学习。因此,焦虑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可怕,适度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绪。
用激情赶走厌倦
每天面对有些重复的复习,难免会产生厌倦和惰性心理。从心理学上来说,这是因为我们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所以,在感到厌倦和消极时,我们应该立刻振作起来,使一切重新充满活力,不能被厌倦情绪占据。
劳逸结合才是王道
到了考前复习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会把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凑,分秒必争,甚至拼命熬夜,向时间要成绩。虽然勤奋学习是需要的,但是过于疲劳反而不利于复习。很多中考、高考状元都有共同的心得:不打“疲劳战”,而应打“效率战”。所以,我们要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张弛有度,提高效率才是王道。
考试的季节即将到来,对于高三、初三的同学而言,现在正处于紧张的复习迎考阶段。希望大家都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微笑着迎接人生中这必经的重要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