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安
据中华网2015年4月8日消息:4月7日清晨早7点半左右,中国人民大学宿舍楼品园5号楼,一男生从8层厕所跳下,当场死亡,现场有部分树枝被压断。
近年来,学生自杀事件偶尔会见诸报端,有的还形成一时的网络热点。虽然这些学生自杀的直接原因可能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其心理处于非健康状态。
作为一名高中生,我觉得这些事件的发生应该不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导致的。学校虽然管理严格,但也没设置苛刻的竞争机制啊。所以,我个人认为应该有别的原因。
@渡口边嘉袖:
学校除了课业繁多,考试压力大之外,怎么就逼死人了呢?我觉得大学生活是人生最美好的回忆,难道就没什么值得你留恋的吗?
@一吐为快:
人生的旅途才刚开始,就此匆匆结束,孩子,你太任性了!
自杀不仅是生命的逝去,而且也会使家庭和社会蒙受巨大损失。据统计,每个自杀身亡的人周围都会有6~10位亲友心理遭受巨大冲击。青少年的自杀事件对父母、亲友、老师和同学造成的精神痛苦,是长久延续且难以弥补的。
那么,青少年为什么会自杀呢?
研究发现,偶然的应激性生活事件是导致青少年自杀的促发因素,而造成青少年自杀的根本因素却是内在的,如长期的家庭环境不佳、不良的人格心理以及精神疾病等。
当然,近期频发的青少年自杀事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刺激因素——气候变化。据统计,入春之后,自杀事件呈明显上升趋势。春季,也是各类精神疾病、心理问题的高发季节。由于春季气候变化剧烈,人体为了适应气候,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就会积极地进行调节,因而可能出现生物性代谢紊乱,导致情绪波动。资料显示,春季患精神疾病的可能性比其他季节要高20%~30%。如果再加上精神压力大等因素,健康的人也容易产生精神问题。
人的一生会遭遇各种不顺心的事情,我们如何才能形成强大的心理抗挫能力,预防自杀行为呢?
正确面对 认识到“我们出现情绪反应是正常的”,接纳自己的情绪。
自我减压 尽力而为,顺其自然。不设计过高的期望和目标,让自己的情绪有个缓冲。
及时排解 多跟朋友倾诉,或是通过写日记、唱歌等方法进行宣泄。
积极运动 早睡早起,多进行体育运动。大量的运动可使身体、肌肉放松,情绪也会随之松弛下来。
专业咨询 时常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保持与外界的沟通。如果发现自己长时间情绪消沉、悲观厌世,并出现全身乏力、记忆力下降等情况,可以与父母、老师或同学进行沟通。情况严重的,应及时到专业的精神卫生机构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