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思考

2015-09-10 08:06柳汝军
新课程·中旬 2015年8期
关键词:自主化审美素养

柳汝军

摘 要:让理性审美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多以学生更容易接受的现当代艺术形式激发学生对美、对生活的思考;走近生活,让初中生将审美之心用到生活中去;通过“一专多能”培养初中生自主化的审美意识。

关键词:审美;素养;自主化

从事初中美术教学工作已经有五年了,怀着一颗热诚的心从事这份工作。如果问五年当中我最大的成绩和收获是什么,我想应该是我教学理念的逐渐成熟。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从刚入校门的热情、自信到后来的气馁与平庸,以及之后的思考与实践,让我对今天的初中美术教学在本质上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带来了观念上的一点转变。

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义务教育阶段接受艺术洗礼的一批学生,那么我们的目标就绝对不是培养一个“画家”或者一个“小小画家”那么简单,而且初中美术教学也绝不是本着这个目标设计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删繁就简,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以一种美的方式去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培养一种艺术的生活方式,让理性审美成为一种习惯。孔子说:“吾十五而有志于学。”它指十五岁正式确定了一生中治学的目标,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是自我意识开始苏醒沉淀的时期,因此,初中美术教学,对于审美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关于初中美术教学的理念中强调,在美术教学中“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把形成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放在首位。而美术素养如何提高呢?耳边常常听到诸如“现在的孩子难教啊”“现在的孩子顽皮成性成天打电脑啊”诸如此类的话,我们说任何的现象都是具有两方面性的,难教我们可否认为是他们主观意识的苏醒呢?顽皮成性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思维活跃呢?不错,这都是新时期下孩子的显著特点,如果我们今天面对的都是“一心只读圣贤书”学生,是不是可以认为是社会的退步呢。学生有主观意识,思维活跃,这才是我们应该肯定的地方。那么面对这样的学生如何提高起美的素养呢?

一、传统艺术形式对于新时期的初中教学无异于鸡肋

学生对于王胜利,对于徐悲鸿,对于那些诸如此类特定历史时期以及极具专业水准的作品无法提起兴趣,我们不应该用感性的审美试图替代对传统理性的尊重。相反、米罗、达达主义、装置艺术才是真正能引起初中生兴趣的东西,因为他们更是一种“活生生”的艺术,他们追求破坏,勇于打破现有的秩序,返璞归真,这些现当代艺术更能激发起初中生对美、对生活的思考。

二、走进生活,让初中生将审美之心用到生活中去

当代美术教学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让学生学会艺术化的生活,对于美术教学成果的检测我们不能仅仅凭借学生完成了几张漂亮的图画作为标准,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的精彩纷呈,更重要的是看学生是否拥有一颗真善美的心灵,是否将这颗美的心灵融化到了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我们说:“美是无所不在的。”在这里就可以理解为美的心理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小装置生活用品的制作,对一滴水的感想,对意境的理解,以及对生活与学习的态度都能够渗入美的理念。

学生桌椅歪歪斜斜,桌上书本横七竖八,学生坐姿各有特色,这绝对不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美术课。美术课堂有其特殊性,是培养学生真善美的“圣地”,轻松不等于散漫,活跃不等于杂乱。我在每次进入教室上课时,都要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整理课桌,对齐桌椅座位,我想这应该也是一种生活化的美育吧。再比如,《传情达意的环保贺卡》一课,我们是否可以根据常态课的需求,让学生课间捡些美丽的树叶来完成贺卡的制作呢,我相信相比较让学生大量地寻找废弃物制作贺卡的做法,这会更加有利于学生艺术化的生活方式的培养。

三、通过“一专多能”培养初中生审美意识的自主化

美术课堂教学中涉及的题材非常之多,剪纸、泥塑、折纸、科幻画、服装设计、卡通画、收藏等等,教师根据地区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一个艺术专长,使学生在课堂之外通过对“一专”的持久的兴趣继续深化审美意识。艺术的课程都是相同的,每一个专项都包含了基本的审美能力以及深层次的审美意识。如何做到“一专”呢?在最新的教学改革中,提倡校本课程的制作与研修。每个地区、学校都有其独特性,这就为学校的美术教学提供了契机,这种地方性的资源是本地、本校学生最为熟悉的,合理、有计划地修订校本课程,培养学生一项艺术特长,从而以此为突破口,深化自己的审美意识,进而触类旁通。

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学生的美术学习是一个由童趣的稚拙表现向理性思维过渡的时期,这时候学生在大量的感性基础上获得美术的体验,想象的空间得以拓展,艺术的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在拓展中得以梳理,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我们不应该从学科知识出发去指导学生的感受,而应该更进一步地从学生的感受出发引申学科知识,让美的营养在学生的头脑中开出胜利之花。

参考文献:

郎巧玮.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J].教育教学论坛,2011(15).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自主化审美素养
大型核电汽轮发电机组自主化成果介绍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基于SSM-HAZOP的自主化ATP等级转换功能建模与验证
计算机联锁与自主化RBC接口测试研究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钢轨探伤车自主化超声检测系统的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