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琴
新课改积极倡导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实践创新,做数学课堂的主人,心理学研究表明,快乐、兴趣等对一个人的认知有促进作用,新课改形势下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更是一个师生合作交流、心理相融的过程。面对新形势,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彻底摆脱陈旧的教学形式,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热爱数学,主动探索数学。下面我就针对怎样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数学教学的关键是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的良好氛围,给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积极思考与自主探索的机会。只有在交流中,学生才能主动去学习,主动去创造,因此,在学习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时,我彻底抛弃“教师讲、学生听”的陈旧教学方式,不再以自己为中心,不再主宰课堂,而是走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交流,一起合作,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学习“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等课时,我不再站在高高的讲台上给学生讲述重难点,而是积极转变角色,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与他们同进步、共成長。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有人曾经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贵有疑”,质疑是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产生的,质疑更是自主学习的体现形式。因此,在学习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时,我常常运用多种方法引发学生的认知上冲突,让学生在不断发现、分析中有所感悟。例如,鼓励学生质疑就是我经常运用的方法,因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的每次质疑都闪烁着思维的光芒,都包含着不懈的努力,因此,有时学生的质疑有点“偏离”,我也从不训斥他们,而是正确引导、及时调整,把他们引上正确的轨道。例如,在学习“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直线和平面平行与平面和平面平行”等课时,我积极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努力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索者,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需要我们广大师生的不懈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用新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黄鹤立.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周刊,2011(13).
[2]陈昌平.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02).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