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阳++谢泽锋+++孟杰
在很多央企开始不断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的同时,“恒天系”却选择逆行,做减法,不断卖壳导致A股市场将只剩下经纬纺机(000666.SZ)一家上市公司。看似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背后却有着中国恒天自己的资本逻辑。
8月10日,“股灾”过后的阴霾被近超过万亿的成交额冲淡了一些。第二天,经纬纺机“因发生对股价可能产生较大影响、没有公开披露的重大事项”而宣布停牌。
经纬纺机现在是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恒天”)核心主营业务在A股和H股的上市公司,距离其宣布停牌一周前,中国恒天董事长张杰及部分高管接受了《英才》记者的独家专访。
中国恒天旗下上市公司引起投资者关注已不是新闻。2012年,集团在A股曾经有四家上市公司,即中国服装(000902.SZ,后更名为新洋丰)、恒天天鹅(000678.SZ)、恒天海龙(000677.SZ)和经纬纺机。在过去的三年中,中国恒天分别以转让股权、资产置换等形式出让了中国服装和恒天天鹅的两家上市公司的控股权,从资本市场上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目前恒天海龙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也已披露公告多日。
买资产、推动业务整合后再通过资本市场运作寻求价值最大化,张杰上任以来,恒天资本路径似乎就在遵循这样的模式。中国恒天做资本“减法”的同时,其收入和产业规模上快速增长,令人刮目相看。2010—2014年,集团营业收入从230亿元增加至462.96亿元,年均增长率19.11%;营业利润从10.2亿元增加到29.11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29.98%。
中国恒天收购上市公司增加了两项重要的主营业务——整车制造和新材料,加上纺机及纺织贸易业务构成核心业务主体,再凭借辅以收购来的金融和文化创意两个板块,恒天“一体两翼”的产业体系已基本成型。
“我们的战略是分三步走,即先解决有没有,再解决好不好,然后是考虑未来强不强的问题。”张杰这样对《英才》记者描述。
张杰说,恒天在资本市场上的运作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而科技创新和资本运作也是张杰眼中大型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面向未来,纺织机械要从最大向最强升级;新材料技术接近成熟,获得规模化的利润尚需时日;新能源汽车板块提速在即;金融板块方兴未艾,新业务呼之欲出……还有很多不确定在等待中国恒天。
上市公司做减法
6月的一场股灾,使投资者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又有了新的认识,上证指数从6月15日最高的5178点一路下挫至7月9日的3373点,指数跌去三成。尽管监管层强力救市稳住了市场,但目前仍未完全恢复牛市的元气。
相比于大盘的走势,张杰认为,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对于中国经济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而这一方面需要制度的不断完善;另一方面市场也呼唤健康、稳定发展的上市公司。
而中国恒天之前在资本市场的一系列运作,背后的逻辑就是要“把不好的上市公司拿来,在适当时让渡出去,注入好的资产”以使上市公司能够健康地发展。纵观资本市场,真正有意识采用这样运作模式的国有企业并不多。
为实现产业的“从无到有”,自2008年便开始了资本市场上的一系列收购。
2008年4月,中国恒天以高出拍卖价(1.63元/股)1分钱的价格从华源集团手中收购凯马股份(凯马B, 900953.SH)约1.08亿股,占总股本比例16.98%成为第一大股东,自2009年开始,中国恒天继续从凯马B其他股东手中收购股份,到2010年9月,已持有凯马B股本的29.83%。
在2009年,中国恒天通过国有股权无偿划转方式受让保定市国资委持有保定天鹅化纤集团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从而间接控制保定天鹅(后更名为恒天天鹅)48.08%的股权。
2010年,在转让中国服装控股权4年之后,恒天集团再次收购中国服装,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2011年,中国恒天完成了海外第一笔收购,以5港元/股的价格获得了香港立信工业(恒天立信,00641)的大股东地位。
一年后,山东海龙(后更名为恒天海龙)的控制权也转至中国恒天名下,后者以每股1.43元的价格收购海龙29.77%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
自此,中国恒天旗下的上市公司增至6家,集团产业从原有的纺织机械和纺织贸易,拓展至纤维新材料和汽车、重工等领域。
一直以来,张杰对于旗下公司的价值有着精准的判断,这也是为何中国恒天能够靠资本市场的布局为产业发展赢得大量的资金。从并购到出让股权,2012年对恒天是买和卖的分水岭,也正是在这一年,恒天的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13年12月,中国服装通过资产置换、增资扩股等步骤将第一大股东的位置转让至洋丰股份手中,中国恒天在重组后变成中国服装的第二大股东,占股比例约12.17%,此时距2010年恒天集团再次成为中国服装第一大股东仅仅3年。2014年经过几次减持后,中国恒天完全退出中国服装(后更名为新洋丰),通过资本市场减持获得的收入合计约7.91亿元。
去年,中国恒天转让集团及子公司持有的恒天天鹅总股本29.8%、共计2.26亿股股份份,转让价格为每股5.94元。按此计算,中国恒天获取投资收益13.424亿元。受让方为深圳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转让后仍持有恒天天鹅18.27%的股权,为第二大股东。
今年4月27日,恒天天鹅复牌,市场反应热烈,自复牌日起连续15个交易日涨停。中国恒天持有的恒天天鹅18.27%股份、即13835.41万股截止发稿时市值约合27.6亿元,资本价值得到明显放大。
连续两年通过资本市场“套现”,中国恒天并未停止整合上市公司的脚步。今年3月,恒天海龙发布《关于控股股东拟协议转让公司部分股份公开征集受让方的公告》显示,中国恒天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协议转让其所持公司不超过20,000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3.15%)。
目前,中国恒天及相关各方正在积极推进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各项工作。预计股权转让价格会远高于收购海龙时的1.43元,借此机会,中国恒天新材料业务技术创新投入将获得更多资本支持。
通过对三家上市公司做“资本减法”,中国恒天过去几年在资本市场的投入将能够获得非常可观的投资收益,而这还不包括继续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未来增值的部分。
其中,恒天天鹅的重组案例从回报上看最为成功。张杰认为,此次重组实现了恒天和受让方的双赢。当初申请受让恒天天鹅股份的共有三家企业,最终脱颖而出的华讯方舟是一家主营全球宽带集成网络服务提供商,董事长为吕向阳,第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是吴光胜。吕同时也是比亚迪(002594.SZ)的创始投资人,中国恒天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开始发力,给人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
中国恒天出售控股权的这三家上市公司,接盘的全是民营企业。选择买家时中国恒天有三个标准,“第一,卖老股的时候什么价格;第二,我们重组的老资产置出时有什么优惠;第三,未来买家注入的新资产有多少增值。三个加起来算账,决定谁来进入。”
纺织资本新玩法
选择出让上市公司,而非注入集团自身的资产,这与过去中国恒天的主营业务的发展状况不理想有一定关系,集团目前仍有部分低效资产。受行业周期影响以及人工成本的升高,有30%-40%左右的子公司处于亏损状态。
投资者眼中恒天之前的资本路径已经比较清晰,而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恒天运用资本市场的逻辑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张杰告诉《英才》记者,中国恒天未来希望站在全球的角度来整合资源,从被动转向主动。
为此,中国恒天准备成立恒天金石投资管理公司,预计募集25亿-30亿元左右的资本。
中国恒天总会计师颜甫全向《英才》记者介绍,经纬纺织旗下有一家名为“北京京鹏投资管理公司”的子公司,成立时间已逾10年。2014年集团对京鹏投资进行了改制,改制后恒天、中植集团和公司管理层分别占40%、40%和20%的股权,核心管理团队由恒天及经纬纺机派出。
通过经纬纺织旗下的京鹏投资牵头出资约9亿元,通过其他渠道募集20亿元左右,构成了恒天金石的资金来源。中国恒天试图通过发起产业基金,对纺织行业的上市公司进行投资和业务整合。
张杰判断,未来纺织新材料和文化创意领域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传统行业的纺织企业“就两大资源,除了主业以外,一个是上市公司的壳资源,第二就是土地资源。”
“纺织行业上市公司的问题在哪里,恒天集团肯定会比企业企业和投资人看得清楚。”张杰对《英才》记者称,中国恒天在纺织机械领域的优势,使其对下游公司的了解程度远超一般资本,“首先对纺织产业类上市公司的主业进行诊断,如果有发展前途,就整合全球资源让它更好,如果没前途,就让其退出。”
前不久,中国恒天在宁夏银川与如意集团等7家企业联合开发的银川恒天如意科技产业城项目正式开工,张杰在开工仪式上表示,希望全国各地愿意到银川发展的纺织企业拎包入驻。
期间,中国恒天和中银绒业股份有限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为中银绒业(000982.SZ)提供全方位的纺织设备服务,双方还在就通过基金等金融手段进一步整合资源、提高中国羊绒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商谈中。自去年8月25日起,中银绒业就一直因重大事项停牌至今。
金融超额回报
成立产业基金之前,中国恒天已在金融领域进行布局。
央企中,恒天进入金融领域并不算早,最大的突破是2009年从中植集团手中获得了中融信托36%的股权,耗资12亿元,分三年支付。当时市场上对于信托公司的平均估值(PE)水平是6倍,而恒天最终果断以8倍市盈率高价收购,并与对方签订了对赌协议,保障了未来的利润和公司价值。
谈及收购中融信托的背景,颜甫全告诉《英才》记者,当时中国的金融企业都比较萧条,中国恒天甚至考虑过入股银行,但后来放弃了。信托业当时遇到了发展的瓶颈,经历了一轮调整,尽管当时情况不理想,张杰却预见到信托公司会成为银行之外的另一重要融资渠道,入股信托是一个好的机会。
当时,除了中融信托外,中国恒天还考虑过多家金融机构,包括入股重庆信托。颜甫全在重庆与后者商洽了半个月。
“重庆信托的盘子比较大,而且控股了当地的三家银行和重庆市的几家企业,比如重庆市政路桥都是重庆信托的子公司。”彦甫全回忆道,如果选择重庆信托,耗资将在30亿元左右,考虑到盘子较大且后续的问题也比较多,最终放弃了。
与重庆信托谈合作的同时,中国恒天也在接洽其他信托公司。一个偶然的机会,张杰通过朋友结识了当时中融信托的实际控制人解直锟,中融信托有意寻求外部资本加入,“合作可以说是一拍即合”,至今也比较顺利。
事实证明,入股中融信托给中国恒天带来了丰厚回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从2009—2014年信托行业经历了高速扩张的一段时期。截至2014年末,中融信托管理资产规模达7227.93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近50%,相比于恒天入股时更是翻了数倍。
从大的经济环境来看,2008、2009年也是中国恒天经营面临困境的两年,彼时张杰刚刚接手中国恒天,他回忆那两年恒天过得“不顺畅”。一方面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需求严重下滑,另一方面是财务报告数据也不理想,BBB的评级想要在银行贷款并不容易。后来张杰在谈到企业发展的经验时特别重视对负债率的管理,坚持负债率一定要在70%以下。
“恒天在金融方面,首先是把已有的信托、租赁、财富管理做好;接下来新增的业务,内部建立集团的财务公司,外部发展恒天金石这样的产业基金。”张杰表示。
过剩产业突围
实际上,中国恒天介入金融板块,其最主要的原因仍是反哺产业发展。张杰认为,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的发展要依靠双轮驱动:科技和资本缺一不可。
业界专家认为,很多传统的国有企业以往更强调科技,如果没有在资本上获得增值的收益,科技创新投入的力度是不够的。
纺织机械是中国恒天当仁不让的核心主业,主要包括棉纺、化纤、印染和无纺布等几个细分纺机产品板块。自集团成立起,就一直希望把纺机主业做大、做强。在“十二五”期间,中国恒天的纺机营收规模已经超越竞争对手,成为世界第一。但中国恒天内部也明白,从最大到最强还有距离。
为做强纺机全产业链,中国恒天先是收购了香港立信工业集团,而后又在海外收购了几家纺机企业,其中包括竞争对手奥瑞康公司的部分资产。目前保留的上市公司中,经纬纺机和香港红绸上市公司恒天立信分别是中国恒天在棉纺纺机和印染设备领域的代表企业。
据中国恒天副总裁、经纬纺机董事长叶茂新向《英才》记者描述,中国恒天在国内棉纺产品上的占有率已达50%左右,而“化纤部分产品的(占有率)更高。”在国际上,按照市场需求和公司销售规模的比例计算,中国恒天的市场占有率在10%—15%之间。
即便有着较高的市场份额,但纺机市场本身属于一个相对专业的市场,市场规模有限且竞争激烈。叶茂新估算,国内纺机企业的市场总体规模也就是在500亿左右,对应这500亿的市场大概有1170家纺机厂。
2014年,经纬纺机营业收入90.72亿元,其中纺机占比约35.57%,收入30.27亿元;恒天立信的制造及销售染整机械营业收入25.14亿港元。加上集团其他纺机产品的收入,纺机整体收入约在百亿元左右,在国内分散的纺机市场中已属于巨无霸级别。
不过整个行业面对的大环境却不怎么乐观。自中国加入WTO以来,纺织产能就一直在高速增长,纺锭从3500万锭到2014年超过1.2亿锭,几乎占据了全球六成的产能。业内普遍认为,中国纺织业产能不可能持续如此高增长,目前的产能是过剩的。
在成本方面,包括纺织企业在内的中国制造业也同样面临挑战。有报告提出,中国的制造成本已与美国相差无几,劳动力、汇率和能源成本的上升是造成综合制造业成本上升的重要原因。从2004—2014年,中国工人的时薪涨幅达187%、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升35%、电力、天然气成本分别上涨了57%和138%。
受到进口配额的限制,以往每吨棉花国内的价格要比国外高出4000—5000元。叶茂新说,“尽管地方政府给予企业一些优惠政策,但只能弥补劳动力、水电等成本。”
第一季度经纬纺机的披露数据显示,公司营业收入约为8.58亿元,同比下降18.04%。不过张杰判断,今年上半年纺机的需求量几乎是历史的低点,下半年将会逐步复苏。
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跟踪企业调查数据显示,上半年棉纺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1.98%。从亏损面来看,5、6月棉纺织企业亏损面收窄明显。
今年上半年,国内棉均价约在13300元/吨,国际棉价受到棉花产量预期下降和美元走强等原因呈震荡形势,国际棉价为11000元/吨左右,内外价差也在减小。
同时,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加速了中国纺织产业向海外以及宁夏、新疆等西部地区进行转移。叶茂新认为,下半年开始乃至未来的两年之内,纺机特别是棉纺产品的需求将会有较大增长。
而在海外,中国纺织企业为寻求更低成本,增加了在东南亚甚至是美国等地的投资规模,经纬纺机在海外的销售也因此大幅增长。据2014年报显示,经纬纺机海外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
经纬纺机在规模和技术上的优势,使其能够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保证订单数量,“我有活干,别人没活,差距就逐步拉开了。”叶茂新说。即便需求面逐渐转好,纺机企业跑路、停产的并不在少数,行业的集中度面临进一步提高的趋势。
“我们今年供不应求,加班加点。就是这些年科技创新的积累,很多人都说我们资本运作,其实我们资本推动的是技术进步。没有资本运作,技术进步哪有基础呢?”张杰如此说解释。
不做第二个丰田
按照“一体两翼”战略设想,“一体”中新材料刚在技术上实现突破,距离实现盈利尚需时日;纺机已经成为世界最大,恒天未来的目标更注重“质”,而非“量”;张杰认为,现在恒天应该提速的就是新能源汽车板块。
恒天造车,外界难免会与日本丰田集团做一番比较。丰田集团早年也是以纺织机械起家,“而且现在丰田纺机还是恒天的竞争对手”,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领先的汽车公司。有人说恒天也要“做丰田”,而张杰却解释称恒天是要“学习丰田,没说过做丰田”。
恒天进入汽车领域,多少有些“机缘巧合”。2008年中国恒天重组凯马股份,而为了将这家不断亏损的上市公司做好,中国恒天就需要围绕凯马的产品“配置资源”。同时,集团也正在谋求一个纺机以外的主营业务,汽车就成为了不二的选择,国资委也同意将汽车制造列入中国恒天的主营业务之中。
收购凯马股份后,中国恒天分别拥有了郑州宏达汽车、河北利达特种车辆公司,并在2010年通过经纬纺机入股新楚风汽车有限公司,并在海外并购领域进行了探索,先后收购欧洲领先重卡企业GINAF及客车制造业企业DURABUS。
之所以在一开始选择专用汽车制造领域,中国恒天也有过一番思考。集团总裁助理、经纬纺机副董事长王江安向《英才》记者分析称,公司进入专用车领域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中国的专用车市场仍有发展空间。以重型车为例,2003年中国重型专用车占重型车比例的23%,到2013年,这一比例提高至46.7%,依照发达国家60%—70%的专用重型车比例依然有上升的空间;二是竞争不如乘用车市场激烈,恒天凭借自身的资源和能力,能够有所突破。
可对于投资周期长、投资规模大的汽车行业来说,恒天作为新进入者,到底有何优势?
对此,张杰对《英才》记者描述称,恒天造车有三方面的优势,首先是中国恒天对于制造业的理解不输给任何企业,“我们自信的是纺机作为全世界机器设备里最难做的、完全充分竞争的市场,恒天把这个细分产品做到世界第一”;第二个优势是有对行业资源进行整合的经验和能力;第三就是地方政府的支持,中国恒天把新能源汽车的总部基地设立在天津,并得到了天津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目前,中国恒天对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投入已经近40亿元,张杰认为,未来5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将会有巨大的变化和进展。
实际上,王江安在担任安凯客车(000868.SZ)董事长期间就已经预见到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潜力,他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玩笑地举例道:“2009年2月,我们卖了5台车,公司股价连续拉6个涨停板,你说市场追捧新能源概念到什么程度了。”
显然,中国恒天和王江安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判断是正确的。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从2014年开始出现“井喷”。据中汽协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新能源汽车生产19307辆,销售16884辆,同比分别增长2.2倍和3.3倍。而1-7月新能源汽车生产95530辆,销售89549辆,同比分别增长2.5倍和2.6倍。
可新能源汽车翻番增长的背后却是传统整体汽车销量的放缓。数据显示,今年1-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1.27万辆和1335.3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0.8%和0.4%。月度累计增幅继续回落,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8.7和7.8个百分点。
截至2014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约1.54亿辆。有相关分析称,到2030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可能达到2亿-2.5亿辆,王江安对于这个巨大的市场十分看好,“如果到时候新能源汽车占保有量40%是多少?你说未来这15年会怎样?”
自特斯拉重新“定义”了新能源汽车以来,众多非制造业企业都在跃跃欲试,试图成为下一个“颠覆者”,国内包括乐视在内的企业都已经明确宣布要进军汽车领域。
“概念谁都会说。装备制造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用产品说话,即便你有再好的思维,安全性、操控性不行,也无济于事。”张杰说道,目前中国恒天在新能源汽车已经掌握了整车技术、零部件技术和三电技术。
仅入行五年,中国恒天更多地是踏实地往前走,面对问题不回避,主动解决问题。按照计划,恒天的新能源汽车也将分成“三步走”:靠商用新能源汽车额起步;形成核心零部件优势(王江安认为这是关键);第三步就是通过合资合作,引入全球顶级的技术,进入智能移动空间领域。
据王江安介绍,随着天津生产基地的开建,恒天两年之内就能够全面生产配套零部件,包括对内和对外配套,并且在两年之内,中国恒天新能源的产能将达到5万—10万辆。
“汽车未来实现几百乃至上千亿收入的目标是能够完成的。”张杰总结道。
独家领袖高端对话
下一步整合全球资源
学会用未来的钱
《英才》:恒天近几年在资本市场上的动作不断,如何理解这种变化?
张杰:现在的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着很大的波动,很不稳定。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及健康发展应该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共识。
如何能使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地发展?或许各有各的解读,但以恒天在资本市场上的体会来说,稳定和健康的资本市场要求的是稳定和健康发展的上市公司。这是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
没有这个基础,其他的都可能不会长久。恒天之前做的事,就是把一些传统的纺织上市公司拿来,在适当的时候让渡出去,注入好的资产,是比较简单的模式。但是我们接下来做的事情就不仅仅这么简单了,我们希望站在全球的角度来整合资源,从原来被动变成主动。
《英才》:这样的想法是如何产生的?毕竟很多央企都是产业思维。
张杰:第一,是资本市场稳定繁荣的想法。第二,我认为企业的成长一定建立在两个基础上,科技创新和资本双轮驱动。
很多传统央企或国有企业更多的只是强调科技,而科技创新发展得缓慢或者力度不够,就源于没有在资本上获得增值的收益。另一方面,资本市场也有很多弊端。比如说现在杠杆的过度使用,比如说蚕食实体经济的利润,比如说分散企业的注意力,不能专注于科技创新和发展实体经济,让整个市场的分配严重不平衡等等。
资本市场的收益高,反而踏踏实实做业务的人就越来越少。但促进社会进步最重要的杠杆就是资本市场,能给科技创新的企业溢价,让企业获得超额收益来促进创新,这是最好的模式。
传统的方式是挣一块钱花一块钱,你现在挣了一块钱、或者未来能挣一块钱,资本市场可以用10倍,20倍甚至更多的市盈率先给到企业,企业拿到先得的这些利润去推动创新,我认为这才是上市公司最重要的逻辑。
产业布局
《英才》:对于未来的产业布局,中国恒天是如何规划的?
张杰:中国恒天在“十三五”期间提出了“一体两翼”的整体战略。一体是以高端制造业为主体,涉及三大核心业务。
一是纺织机械,我们要由全球最大变成全球最强。二是新型纤维材料,中国恒天让渡这两个上市公司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我们的新型纤维材料,其中包括三大产品——碳纤维、聚乳酸和莱赛尔纤维。三是新能源汽车,经过几年的在各个车系的积累,现在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能源汽车也是国资委赋予我们的第二个主业,虽然过去大家不太了解,但是未来五年一定不一样。以上三项高端制造业为主体,贸易围绕三个主体做相应的产业延伸。两翼,是指金融和文化创意产业。
《英才》:中国恒天会怎样布局金融?
张杰:恒天的金融资本产业其实分如下几部分,已有的产业包括信托、租赁和财富管理;接下来内部新增的有中国恒天财务公司,外部新增的是恒天金石产业整合基金。
更重要的是,未来的金融和资本市场,有三个重大的变化。第一,未来金融资本中第一重要的就是财富管理的概念,这一点我们走在了别人的前面。未来不仅仅是存款、贷款或者是委托理财等等,未来无论是私人的还是机构的,要考虑如何对这些人或机构拥有的资本制定一个合理的产品,根据其偏好实现最合理的配置。比如今后借助互联网,要考虑怎么把财富管理做得更加个性化,甚至可以根据不同人的偏好设计不同的模式;第二,未来更重要的是资产的证券化平台,即如何把资产迅速地证券化、流动起来。第三是创造新型信用凭证,用于信息技术时代现代商业贸易中的支付和结算,这可能是未来十几年金融领域会保持持续性进步的重要课题。
改革动真格
《英才》:我们接触的很多大型企业,都觉得今年和2008年的资本市场有些相似,但似乎实体经济的发展潜力并不相同?
张杰:2008年中国经济整体产能没这么大,实体经济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但是经过这几年,产能过剩成为当下一个很大的问题,企业也有很大压力。另外,由于这两年经济结构调整,包括政策的变化,使得生产成本上升得很快。无论是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乃至各种综合成本也上升了很多。全球格局的变化,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到了第二位,成为全球瞩目的国家,尤其对于美国来说,怎么建立自己的强势地位,对中国的战略和策略也会有一些改变,这会导致外部环境发生改变。中国的内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各种环境的变化。
我认为,2015年才是中国真正开始改革、动真格的时候,深化改革、转型升级是国家发展的大趋势,在今天全球这种大势下,哪个企业能最终胜利就需要看“真功夫”了。